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楞(發楞)  拼音:fā lèng
因心神不贯注而眼睛呆视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知道他是个有才学的,不觉肃然起敬,连桂枝也发起楞来。」也作「发怔」。
《漢語大詞典》:发棱(發棱)
发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走到堂屋里,只见 继之 拿着一张报纸,在那里发棱。”
分類:发楞
《國語辭典》:卖呆(賣呆)  拼音:mài dāi
1.故意装傻。如:「像他这样有意卖呆的人,你还得防备他呢!」也作「卖呆」。
2.发楞。如:「他喜欢望著窗外卖呆。」
3.北平方言。指閒立、閒游。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如:「他常常在街头卖呆,什么事儿都不做。」
《國語辭典》:卖呆(賣獃)  拼音:mài dāi
装傻。如:「别卖呆了,这件事你一定有份。」也作「卖呆」。
《漢語大詞典》:死沓沓
失神发楞,有气无力的样子。 郭沫若 《集外·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 夔 是死沓沓地绝望地拖垂着的, 凤 却矫健鹰扬地呈现着战胜者的神态。”
分類:失神发楞
《国语辞典》:目瞪神呆  拼音:mù dèng shén dāi
睁大眼睛,神情呆滞。形容人吃惊发楞的样子。《镜花缘》第一八回:「登时惊的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国语辞典》:立睁(立睁)  拼音:lì zhēng
寒噤、发楞。《金瓶梅》第一八回:「路上撞见冯妈妈子,如此这般告诉我,把我气了个立睁。」也作「呓挣」。
分类:寒噤发楞
《國語辭典》:呆打颏(呆打頦)  拼音:dāi dá hái
形容发呆、发痴的样子。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听说道荆棘列半日,猛觑了呆打颏一会。」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莫是取命的阎王,杀人的领袖,諕的我呆打颏空张著口,惊急力怕抬头。」也作「呆答孩」。
分類:发呆发楞
《漢語大詞典》:呆呆呆(呆獃獃)
发楞失神貌。白雪遗音·马头调·单刀赴会:“ 子敬 呆獃獃吓的那埋伏人马闭了气,个个魂飞。”《再生缘》第六六回:“呆獃獃,一体四肢如土木。”
《國語辭典》:呆呆邓邓(呆呆鄧鄧)  拼音:dāi dāi dèng dèng
痴痴呆呆的样子。《孤本元明杂剧。黄花峪。第一折》:「諕的那呆呆邓邓的麋鹿赤留出律的撞,见人呵急张张屈屈的走。」《西游记》第九三回:「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
《國語辭典》:呆呆挣挣(呆呆掙掙)  拼音:dāi dāi zhēng zhēng
形容发愣的样子。《西游记》第二三回:「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分類:发楞
《國語辭典》:呆挣(呆掙)  拼音:dāi zhēng
不知所措的样子。《西游记》第六○回:「忽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猛地前来施礼,把我吓了个呆挣。」
分類:失神发楞
《國語辭典》:呆邓邓(呆鄧鄧)  拼音:dāi dèng dèng
痴痴呆呆的样子。元。范康《竹叶舟》第三折:「你莫不是鼓瑟湘灵水面上游,却教我呆邓邓葭蒲边耐心守。」《元曲选。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鬓发婆娑。」
《漢語大詞典》:呆愣
发楞失神。 陈登科 《活人塘》十四:“﹝ 张羊氏 ﹞万分紧张的对假 七月子 说:‘不好哪!四门全被敌人封死,满街都是敌人,挨家挨户搜查,出不去啊!’假 七月子 一听这话,不由呆愣住。”
分類:发楞失神
《國語辭典》:目瞪口呆  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
受惊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样子。《三国演义》第八七回:「褒目瞪口呆,不能回答。」《红楼梦》第三三回:「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也作「目定口呆」、「目睁口呆」。
《國語辭典》:楞睁(楞睜)  拼音:lèng zhēng
迷迷糊糊、反应迟缓。《野叟曝言》第四三回:「他敢楞睁一点儿,咱就搠他三二十个透明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