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羞恼成怒(羞惱成怒)
因羞愧恼恨而发怒。红楼梦第七一回:“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倘这医生羞恼成怒,喝道:‘你嘲笑我的好药料主义,就开出你的药方来!’那就更是大可笑的‘现状’之一。”
《国语辞典》:怒臂当车(怒臂当车)  拼音:nù bì dǎng chē
螳螂因发怒而举起双臂,欲阻挡车轮前进。语本《庄子。天地》:「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辙,则必不胜任矣。」比喻自不量力,妄想与强者为敌。或做不可能达成的事。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一五出:「小生怒臂当车,自取戮辱,惭愧惭愧!」也作「怒臂当辙」。
《国语辞典》:努目讪筋(努目讪筋)  拼音:nǔ mù shàn jīn
瞪大眼睛、暴出青筋。形容发怒的样子。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自做师婆自跳神,一会难禁努目讪筋,俺那娘颩著一个冷鼻凹。」
分类:眼睛发怒
《国语辞典》:脸红头胀(脸红头胀)  拼音:liǎn hóng tóu zhàng
发怒、急躁的样子。如:「不要老是脸红头胀,讨论问题必须心平气和。」《红楼梦》第二九回:「又见林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
分类:发怒急躁
《国语辞典》:粗脖子红脸(粗脖子红脸)  拼音:cū bó zi hóng liǎn
面部、颈部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高昂的样子。如:「他一生起气来便粗脖子红脸,好不吓人。」也作「脸红脖子粗」。
《国语辞典》:伸手不打笑面人  拼音:shēn shǒu bù dǎ xiào miàn rén
(谚语)比喻不向和颜悦色的人发怒。如:「所谓『伸手不打笑面人』,你去向他赔个笑脸,就没事了。」也作「伸手不打笑脸人」。
《国语辞典》:严词厉色(严词厉色)  拼音:yán cí lì sè
说话时,言词和脸色都很严峻。指人发怒。如:「他严词厉色的指责对方的不是。」
《国语辞典》:喑恶叱吒(喑恶叱吒)  拼音:yīn wū chì zhà
发怒而厉声喝叫。《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项王喑恶叱吒,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也作「喑呜叱吒」。
分类:发怒厉声
《国语辞典》:喑呜叱吒(喑呜叱吒)  拼音:yīn wū chì zhà
发怒而厉声喝叫。《北史。卷四一。杨敷传》:「喑呜叱吒,所当莫不震慑。」也作「喑恶叱吒」。
分类:发怒厉声
《国语辞典》:犯脾气(犯脾气)  拼音:fàn pí qi
发怒使气。如:「尽量不要犯脾气,免得损身体,伤和气。」
分类:发怒使气
《国语辞典》:料毛  拼音:liào máo
兽类发怒或警戒时,毛发竖起、抖动。比喻人有所倚仗而发威。常用作骂人或开玩笑的话。《金瓶梅》第七六回:「贼奴才!你见你主子与了你好脸儿,就料毛儿打起老娘来了!」
《国语辞典》:泼猴(泼猴)  拼音:pō hóu
辱骂发怒不讲理的猴子。如:「西游记中,孙猴子常被骂成泼猴。」
《国语辞典》:勃然变色(勃然变色)  拼音:bó rán biàn sè
形容人因发怒生气而脸色大变。《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也作「勃然作色」、「勃然色变」。
《国语辞典》:发威动怒(发威动怒)  拼音:fā wēi dòng nù
生气、发怒。《红楼梦》第五五回:「他是个姑娘,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
分类:生气发怒
《国语辞典》:布衣之怒  拼音:bù yī zhī nù
布衣,平民的服饰,借指平民。「布衣之怒」指百姓为天下正义公理而发怒。《战国策。魏策四》:「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