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嫢盈
发怒;呵斥。《方言》第七:“嫢盈,怒也。 燕 之外郊 朝鲜 洌水 之间凡言呵叱者谓之嫢盈。”
分類:发怒呵斥
《國語辭典》:失色  拼音:shī sè
1.对人的表情、态度不庄重。《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失去原本的容色。形容神色因惊惶改变。《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听了,面孔失色,做声不得。」也作「失容」。
《國語辭典》:庸庸  拼音:yōng yōng
1.用可用的人。《书经。康诰》:「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威威,显民。」汉。孔安国。传:「用可用,敬可敬,刑可刑。」
2.凡常无奇。汉。王充《论衡。自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文选。左思。魏都赋》:「荣操行之独得,超百王之庸庸。」
3.烦扰的样子。宋。无名氏《梅妃传》:「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
4.微小的样子。《汉书。卷六七。梅福传》:「毋若火,始庸庸。」
《國語辭典》:裂眦(裂眥)  拼音:liè zì
1.眼睛睁大到眼眶欲裂的程度。形容情绪振奋、感动。《淮南子。泰族》:「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2.眼眶裂开。形容极端愤怒。《梁书。卷二九。高祖三王传。邵陵王纶传》:「无不抱甲负戈,冲冠裂眦,咸欲剚刃于侯景腹中。」
《國語辭典》:火星  拼音:huǒ xīng
1.行星名。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有两颗小卫星。属于类地行星,外观呈现红棕色,大气稀薄。表面的奥林帕斯山是太阳系的最高山峰。古称「荧惑」。
2.物体燃烧或碰撞时,向四方迸射的火点。如:「木炭燃烧时,迸出细碎的火星。」也称为「火星子」、「火星儿」。
《国语辞典》:怒骂(怒骂)  拼音:nù mà
因发怒而对人大声斥责。《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沈琼枝在王府塘,有恶少们去说混话,他就要怒骂起来。」
《漢語大詞典》:狂花
亦作“ 狂华 ”。
(1).不依时序而开的花。 晋 葛洪 抱朴子·循本:“乡党之友不洽,而勤远方之求,涖官之称不著,而索不次之显,是以虽佻虚誉,犹狂华干霜以吐曜,不崇朝而零瘁矣。” 唐 白居易 《早冬》诗:“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宋 苏轼 《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诗:“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王十朋 集注:“狂花,在史所载,花不以时开,如桃李冬花者,谓之狂花。又金石上生花,亦谓之狂花。”
(2).俗言谎花儿。不会结实的花。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枣:“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落狂花。” 唐 岑参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诗:“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3).盛开的花。 北周 庾信 《小园赋》:“落叶半牀,狂花满屋。”
(4).喻姿色。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迴娇转盼泣君前。”
(5).指目眩时眼前乱冒的金星。《楞严经》卷二:“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於虚空别见狂华。”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6).酒醉后瞪眼发怒谓之“狂花”。 清 蒲松龄 《酒人赋》:“病叶狂花,觴政所禁。如此情怀,不如勿饮。”参见“ 狂花病叶 ”。
《國語辭典》:狂花病叶(狂花病葉)  拼音:kuáng huā bìng yè
比喻醉酒的人。饮酒的人因醉而喧闹者,称为「狂花」;醉而闭目成眠者,称为「病叶」。
《國語辭典》:激怒  拼音:jī nù
1.以言语或行动刺激他人,使其发怒。《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先激怒了众人。又道:『不是俺造谣言,他此次到省里去,定是算计咱们。』」
2.因受刺激而发怒。《后汉书。卷一八。吴盖陈臧列传。吴汉》:「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
《國語辭典》:喑哑(喑啞)  拼音:yīn yǎ
1.哑巴,口不能言。《管子。入国》:「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
2.缄默不语。《新唐书。卷五六。刑法志》:「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
《漢語大詞典》:喑恶(喑噁)
发怒声。 唐 李白 《拟恨赋》:“騅兮不逝,喑噁何归?” 清 恽敬 《后二仆传》:“﹝ 明光 ﹞于甲夜自起,喑噁独饮酒,持刀奔巡检司。”
分類:发怒
《國語辭典》:作色  拼音:zuò sè
改变脸色。指神态严肃或发怒。《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史记。卷六九。苏秦传》:「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
《國語辭典》:变容(變容)  拼音:biàn róng
改变脸色。多指发怒或惊恐。如:「中韩断交的消息传来,人人为之变容。」《列子。说符》:「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國語辭典》:拍案  拼音:pāi àn
案,桌案。「拍案」指用手拍桌子。是一种情绪激动的表现,表示惊异、发怒、感慨或振奋。《三国演义》第九回:「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及读到末句,晓得是见景生情,暗藏著求婚之意,不觉拍案大叫道:『好佳作!真吾婿也!』」《西游补》第四回:「也有大笑拍案,叫命,命,命也。」
《國語辭典》:翻车(翻車)  拼音:fān chē
1.用于汲水的水车。晋。傅玄马钧传〉:「先生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宋。陈淳〈答陈伯澡问辨诸丈人心道心之论〉:「问人心无定如翻车流转,无须臾停。」
2.车辆翻覆。如:「天雨路滑,车速过快易导致翻车。」
3.捕鸟的网子。《尔雅。释器》:「罬,谓之罦。罦,覆车也。」晋。郭璞。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
4.喻因话不投机,恶语相向而发怒争吵。如:「他们俩人是死对头,常说不到两句话就翻车,而大打出手。」
《國語辭典》:上火  拼音:shàng huǒ
1.点燃灯火。《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等到上火之后,船家果然把他们两只坐船,撑到对岸停泊。」
2.生气、发怒。如:「面对他无中生有的指责,她上火了!」
3.中医指大便乾燥、口舌生疮、鼻腔和口腔等发炎的症状。
《國語辭典》:忿懥  拼音:fèn zhì
怨恨发怒。《礼记。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分類: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