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3
词典
3
分类词汇
60
共6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抛家髻
童角
鬅头
发髻
椎头
两丱
婆焦
丱髦
娅鬟
抓髻
鹁角
发丫
两角丱
楂髻
头套
《漢語大詞典》:
抛家髻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
新唐书·五行志一
》
:“ 唐 末京都妇人梳髮,以两鬢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
:“重点檀唇臙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
分類:
妇女
种发
发式
《漢語大詞典》:
童角
(1).一种儿童发式。角,总角。 章炳麟
《钱唐吊龚魏二生赋》
:“歧童角以説经兮,古今不可乎盍戠。”
(2).指儿童。 明
刘基
《梁甫吟》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分類:
儿童
发式
总角
《國語辭典》:
鬅头(鬅頭)
拼音:
péng tóu
头发散乱的样子。《三国演义》第八八回:「耳带耳环,鬅头跣足,身长力大之士。」
分類:
头发
种发
发散
散乱
发式
发髻
《國語辭典》:
发髻(髮髻)
拼音:
fǎ jì
一种挽束头发,将其盘结于头顶或颅后的发式。
分類:
发髻
种发
发式
头发
脑后
顶部
两侧
《漢語大詞典》:
椎头(椎頭)
椎发。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式。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蛮子朝》
:“椎头丑类除忧患,瘇足役夫劳汹涌。”
分類:
边远
远地
地区
少数民族
发式
《國語辭典》:
两丱(兩丱)
拼音:
liǎng guàn
本为幼童头上扎的两个发髻。后泛借幼年。唐。
李商隐
〈
安平公
〉诗:「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宋。
欧阳修
〈
拜赦
〉诗:「州人共喧喧,两丱扶白发。」
分類:
幼童
发式
发髻
向上
上分
分开
两角
《漢語大詞典》:
婆焦
古代 蒙古 发式。
分類:
发式
《漢語大詞典》:
丱髦
童年的发式。 宋
叶适
《谢景思集序》
:“ 谢公 尚童子,脱丱髦,游太学,俊笔涌出。”
分類:
童年
发式
《國語辭典》:
娅鬟(婭鬟)
拼音:
yà huán
婢女。《水浒传》第四回:「金老下来,叫了家中新讨的小厮,分付那个娅鬟一面烧著火。」
分類:
少女
种发
发式
《國語辭典》:
抓髻
拼音:
zhuā jì
将头发梳拢盘结于头顶所成的髻,为女孩或女仆所梳的发式。《老残游记》第二回:「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也作「髽髻」。
分類:
指头
头发
头顶
顶上
种发
发式
《國語辭典》:
鹁角(鵓角)
拼音:
bó jiǎo
一种宋代儿童的发式。《宋史。卷六五。五行志三》:「理宗朝……剃削童发,必留大钱许于顶左,名『偏顶』,或留之顶前,束以䌽绘,宛若博焦之状,或曰『鹁角』。」
分類:
宫妃
种发
发式
《漢語大詞典》:
发丫(髮丫)
少女发式。 宋
梅尧臣
《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
诗:“ 谿山 小女儿,姹姹两髮丫。”
分類:
少女
发式
《漢語大詞典》:
两角丱(兩角丱)
犹两丱。古代儿童的发式。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因酬三十韵》
:“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分類:
儿童
发式
《漢語大詞典》:
楂髻
女子发式的一种。将头发盘至额角两边,打成髻,似“丫”形。旧时丫环、婢女多用此发式。
《金瓶梅词话》
第四十回:“ 西门庆 灯影下睁眼观看,却是 潘金莲 打着楂髻装丫头,笑的眼没缝儿。”
分類:
女子
发式
头发
额角
两边
《國語辭典》:
头套(頭套)
拼音:
tóu tào
一种演员表演时的化妆用具,套在头上,按剧情的需要而有不同的款式。
分類:
演员
等头
使头
发式
符合
需要
化装
用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