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8,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4  75  76  7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双林树
双非
双卷经
双持
双流
双鱼宫
双圆
双运
双树
双树林下往生
双观经
双印二空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说听双全
说听双寂
双林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娑办双树也。
双非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句分别之时,谓第四句第一亦非第二亦非也。又曰双亡。(参见:四句分别)
双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有二卷。故名。观经玄义分楷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馀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本,阿弥陀经名小本,嘉祥名双卷,净影道绰与今家同(名大本),龙兴名两卷经。」
双持
【佛学大辞典】
(杂名)见瑜乾驮罗条。
双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也。四教仪曰:「道观双流。」三论大义钞一曰:「德备三忍,道贯双流。」
【佛学常见辞汇】
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
双鱼宫
【佛学大辞典】
(天名)十二宫之一。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以二鱼为三昧耶形。见胎曼大钞六。
双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圆海也。圆之又圆,圆满之至极也。释摩诃衍论曰:「大本华严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德诸佛胜,其一切佛不能成圆圆海,劣故。」性灵集六曰:「双圆大我。」
【佛学常见辞汇】
圆之又圆,是圆满之极的意思。
双运
【佛学大辞典】
(术语)犹言并行。唯识述记三末曰:「刹那刹那,真俗双运。」
【佛学常见辞汇】
解行并重或福慧双修的意思。
双树
【佛学大辞典】
(杂名)娑罗双树之略。佛入灭之处。寄归传一曰:「迹灭两河,人天掩望。影沦双树,龙鬼摧心。」
双树林下往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事赞所说极乐净土三种往生之一。往生极乐之化土也。双树林为释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极乐之化土借之。
双观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无量寿经之异名。本经为明净土观行之经,故名观经。有两卷,故曰双。以与单卷之佛说观无量寿经拣别。往生十因初曰双观经。后曰双卷经。
双印二空
【佛学次第统编】
双印二空者,谓双印境空识空也。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馀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有所以也。疏即义疏,别解品内之文。疏,通也、决也,谓令经文所诠义理,通决而无壅碍也。)
〔一、人法〕,人即观世音,法即普门。观世音者,谓此菩萨以中道妙智,观于世间众生受苦求救之声,一时皆令解脱也。普门者,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实相妙理,互通遍摄,无所障碍也。此品具两问答:依前问答,论观世音人。故经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种种说法。故经云: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以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前后问答者,无尽意初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答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等。是也。次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等。答云: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等。是也。)
〔二、慈悲〕,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三、福慧〕,福即福德,谓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度也;慧即智慧,谓般若一度也。五资于慧,慧导于五,犹目与足,不可互阙。今观世音智慧庄严也,普门福德庄严也。以智慧庄严,则大悲誓满,拔苦义成;以福德庄严,则大慈誓满,与乐义成。故以福慧次慈悲而明之也。
〔四、真应〕,真即真实,谓真身也;应即应现,谓应身也。真身是体,应身是用。今观世音中道妙智,契于实相之境,即是真身;普门说法,随所应现,即是应身。若福资于慧,显出真身;慧导于福,显出应用。故真应次福慧而明之也。
〔五、药珠〕,药即药树,珠即如意珠。药能愈病,喻观世音真身益物,以真身冥理,理显则三惑皆消;珠能雨宝,喻普门应身益物,以应身对机,机感则众善普会。故药珠次真应而明之也。(如意珠者,天上胜宝,状如芥粟,能出众宝,随心降雨也。冥理者,契合于理也。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
〔六、冥显〕,冥即冥密,显即显现。谓观世音真身被物,冥作利益,以众生不见不知,称之为冥;普门应身,对机说法,显作利益,以众生有见有知,称之为显。故以冥显次药珠而明之也。
〔七、权实〕,权即权巧,权智也;实即真实,实智也。今观世音随自意,以实智照之众生,即得冥益;普门随他意,以权智照之众生,即得显益。如是冥显获益不同者,盖由二智之力,权巧无方,赴机允当,不失其宜。故以权实次冥显而明之也。(权、实二智者,权即一切智、道种智;实即一切种智也。)
〔八、本迹〕,本,犹根本;迹,犹足迹。譬人所居之处,则有行往之迹。今观世音不动本际,而能实智益物;普门曲垂迹化,而能权智益物。观音既是过去正法明佛,其本已高,所作权、实之迹则妙。故以本迹次权实而明之也。
〔九、缘了〕,缘谓缘助,了谓晓了。即性德本具缘了二因也。前之八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顺论生起也。今挹流寻源,逆而推之,则真身智慧悲誓,及观音之人,皆是性德了因种子而显发也;应身福德慈誓,及普门之法,皆是性德缘因种子而显发也。自行次第既尔,化他次第亦然。谓本證实智冥益药树属乎了种,迹化权智显益珠王功归缘种。故缘了次八双之后而明之也。(缘助者,以缘资了也。本具缘了二因者,谓缘了二因,一切众生本性元具也。若顺性而修,了因显至果,则成智德;缘因显至果,则成断德。缘、了二因,皆名种子者,种有发生之义,谓果上智、断二德之显,皆从因中缘、了二因而发生也。)
〔十、智断〕,智能照理,断能断惑。即果上所显智、断二德也。智德即般若,断德即解脱,亦涅槃也。前明缘了,是却讨因源;此明智断,是顺论究竟。所谓始则起自了因,终至菩提大智;始则起自缘因,终至涅槃断德。若入涅槃,众行梵息,故居第十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却讨者,却退也,谓从果德之中,却退推讨因德之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说听双全
【三藏法数】
谓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故,是名说听双全。
说听双寂
【三藏法数】
谓佛即众生,故非佛;众生即佛,故非众生。互夺双亡,则说听双寂。故净名经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是也。
【三藏法数】
谓众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众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佛心中之众生无听,众生心中之佛无说,是名说听双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