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6,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选友
亲友
亲友七法
朋友
四种法为善友
七事──善友七事
无善友
师友恩
善友同居不退
外加恶友
随恶友行
其它辞典
郑桓公(世称 桓友 友 )
季友(别称 成季 )
先友
然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771 【介绍】: 西周末郑国国君,名友。周厉王少子,宣王庶弟。初封于郑。周幽王时任司徒。幽王失德,诸侯多叛,桓公迁其民于郐、东虢之间,为建郑国立下基础。后,申侯联合犬戎杀幽王于骊山,并杀桓公。在位三十四年。
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公名友,厉王少子,宣王母弟。为周司徒,封于郑。从平王东迁,建国于新郑。传十三世幽公,为韩所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44 【介绍】: 一作成季。春秋鲁国人。庄公弟。有兄庆父与叔牙。叔牙欲立庆父,季友奉庄公命鸩杀叔牙。庄公卒,立公子般(斑)为君。庆父杀般,季友奔陈。庆父立庄公子启方,为闵公。季友归鲁。庆父又杀闵公。季友复奉庄公少子申出奔。旋庆父不容于鲁,奔莒。季友归国立申,为僖公,又逼庆父自杀。后为相。其后称季孙氏,三桓之一。
先友 朝代:春秋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晋献公时大夫。献公有子数人,未知立谁。使太子申生攻打东山皋落氏,先友为车右。临阵勉励太子,成败在此一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滕国人。滕文公为太子时,友为其傅。定公死,文公曾使友问丧礼于孟子。
选友
【佛学大辞典】
(人名)婆罗门名。悉达太子就此人学书。佛祖统记二曰:「太子时七岁,令学书。访国中聪明,婆罗门名曰选友,起大学堂床榻学具。太子问师书有几种。」
亲友
【佛学大辞典】
(杂语)观无量寿经,释迦如来称念佛者为我善亲友。(参见:善亲友)
亲友七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成。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穷不轻。见释氏要览下。
朋友
【佛学次第统编】
因果经曰朋友有三要法:
一、见失辄相晓谏。    三、在苦厄不相弃舍。
二、见好事深生随喜。
四分律曰友要具七法,方成亲友:
一、能作所难作。      五、互相覆藏。
二、与所难与。      六、遭苦不舍。
三、忍所难忍。      七、贫贱不轻。
四、密事相告。
六方礼经曰人见亲属朋友,当有五事:
一、见作罪恶,私往屏处,谏晓呵止之。
二、少有急,当奔趣救护之。
三、有私语,不当为他人说。
四、当相敬礼。
五、所有好物,当多分与之。
孛经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如花之友,有如称之友,有如山之友,有如地之友。
一、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萎则捐弃,富贵则附,贫贱则弃,是为花友。
二、何谓如称 物重则低,物轻则慢,是为称友。
三、何谓如山 譬鸟兽集金山上,羽毛蒙光,己贵则能荣人富贵,富贵同欢,是为山友。
四、何谓如地 百谷财宝,一切与共,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为地友。
六方礼经曰佛言,恶智识有四辈:
一、内有怨心,外强为智识。
二、面前为好语,背后为恶言。
三、苟有缓急,面前愁苦,背后欢喜。
四、外若亲厚,内兴怨谋。
善知识复有四辈:
一、外如怨家,内有厚意。
二、于人前直谏,于外道人善。
三、病瘐县官,为其征讼忧解之。
四、见人贫贱,不弃捐,念求方便欲富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
一者、难晓谏,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
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
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
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奕为厚。
善知识复有四辈:
一者、见人贫穷悴乏,令治生。  三者、日往消息之。
二者、不与人诤计校。      四者、坐起常相念。
善知识复有四辈:
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于后解决之。
二者、有病瘐,将归养视之。
三者、知识死亡,棺歛视之。
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
恶知识复有四辈:
一者、小侵之便大怒。      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
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    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佛本行经曰:「世尊与长老难陀共入迦毗罗婆苏都,至一卖鱼店,告难陀言:『汝入此鱼店,取彼腐鱼上所铺茅草一把来。』难陀如教取来,佛言:『汝以手把持稍顷,乃放于地。』难陀即持彼草,经一时间,而放地上,尔时佛告难陀:『嗅汝之手,当有何气?』难陀答言:『唯有不净腥臭耳。』佛言:『实然,若人亲近诸恶智识,与为朋友,相处少时,即习染恶业,恶名远闻。』」
又曰:「世尊又与长老难陀,共至香店,告言:『汝取此店香囊。』难陀如教,从店上取香囊。佛言:『汝经一漏刻间,手持其香,而后放下。』难陀如命,经一刻间,乃放地上,尔时佛告难陀:『汝今自嗅其手,当有何香?』难陀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气,微妙难量。』佛言:『实然,若人亲近诸善智识,常自随顺,习染其德,必成大名。』」
四种法为善友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求菩提者〕,谓诸众生,若有发心乐求菩提之道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
〔二、作大法师〕,谓人深达妙义,作大法师,为众演说;以其正行,令彼进修,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三、闻思修慧〕,谓人以闻思修之三慧,倍策精进,出生一切善根者,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四、求佛法者〕,谓人修习梵行,志求佛法,则能离诸烦恼,超出世间,是为菩萨之善友也。
七事──善友七事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贫贱不轻〕,谓菩萨运平等心,见一切众生虽乏功德法财以自庄严,而知其本有法身,无德不备。是以心常爱念,不生轻慢,是为贫贱不轻。
〔三、密事相告〕,谓菩萨见诸众生,本性圆明,众德元具。无始以来,为一切客尘烦恼之所隐覆,不能显现。故委曲相告,令其断除,开发本性,是为密事相告。(客尘者,谓无明之惑,暂自外至,名之为客;以能染污真性,名之为尘也。)
〔四、递相覆藏〕,谓菩萨见诸众生,善根未熟,未能深信实道,故覆实理而以权法示之。及其善根既熟,堪任实化,故覆其权法而以实理示之,是为递相覆藏。
〔五、难作能作〕,谓菩萨但为诱掖众生,人所难为者,悉能为之,故虽著弊垢衣不以为贫,执除粪器,不以为贱,是为难作能作。
〔六、难与能与〕,谓菩萨以自己所悟真实之理,方便教化,亦令一切众生,皆得本有真实之性。犹解髻中明珠而以与人,心无吝惜,是为难与能与。
〔七、难忍能忍〕,谓菩萨见诸众生,违佛教化,作不善业,生诸恶道,即起哀悯之心,方便度脱,虽经多劫,心无退转,是为难忍能忍。(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无善友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虽有精进之心,而无善友知识,为其说法开导,终不能得佛果菩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师友恩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蒙师剃度教诲,授以经业,及得善友讲明妙道,开发慧性,是为师友恩。
善友同居不退
【三藏法数】
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由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转也。
外加恶友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劝惑于我,倍加隆盛,无由开悟,进修善业,是以流转生死也。
随恶友行
【三藏法数】
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随顺恶友,习诸不善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