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及笄  拼音:jí jī
笄,发簪。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后世遂称女子适婚年龄为「及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漢語大詞典》:及事
(1).犹成事,谓做某事至于成功。《公羊传·僖公元年》:“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 邢 已亡矣。”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事,教臣鼓琴。” 唐 韩愈 《复志赋》:“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2).犹及笄。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 禹钧 ﹞祝付妻曰:‘养育此女,及事日,当求良匹嫁之。’”
《漢語大詞典》:弱岁(弱歲)
男子弱冠之年,女子及笄之年。亦泛指幼年,青少年。晋书·姚泓载记论:“ 景国 弱岁英奇,见方 孙策 。”北史·儒林传下·沈重:“ 沉重 字 子厚 , 吴兴 武康 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述旧言怀》诗:“弱岁游 玄圃 ,先容幸弃瑕。” 孙汝听 注:“弱岁,谓弱冠也。” 宋 司马光 《送崔尉之官巢湖》诗:“弱岁家 淮 南,常爱风土美。” 曾延年 《阅历》诗:“弱岁甘嬉笑,心如浊水浑。”
《国语辞典》:绣面(绣面)  拼音:xiù miàn
1.黎人女及笄,点额为细花纹,称为「绣面」。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女及笄,即黥颊为细花纹,谓之绣面。」
2.妆饰面部。唐。白居易〈东南行〉:「绣面虽家婢,鸦头几岁奴。」
《国语辞典》:上鬟  拼音:shàng huán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时,把原本披垂的头发挽上去,并插上簪子,表示已经成人待嫁了,称为「上鬟」。唐。蒋防《霍小玉传》:「此钗,吾所作也。昔岁霍王小女,将欲上鬟,令我作此,酬我万钱。」《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共捧簪珥,促令上鬟。」
《漢語大詞典》:笄岁(笄歲)
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