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叉戟
[英trident] 英国 制造的一种尾部呈三叉形的客机。
《漢語大詞典》:托叉
古代武器之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擒虎》:“杀虎所执兵,刚叉、托叉相半。刚叉三出尖刃,托叉歧出无刃。”《水浒传》第三七回:“船上有三箇人,一条大汉手裡横着托叉,立在船头上。”
分類:武器
《国语辞典》:背叉  拼音:bèi chā
双手在背后交叉著。《水浒传》第一一回:「林冲看时,见那个官人背叉著手,行将出来。」
《国语辞典》:钢叉(钢叉)  拼音:gāng chā
武器名。用钢制成,其前端成三叉状,故称为「钢叉」。《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跳出几十个恶鬼,手执钢叉。」
《漢語大詞典》:步叉
亦作“ 步靫 ”。 盛箭器。步,通“ 鞴 ”。释名·释兵:“步叉,人所带,以箭叉於其中也。” 毕沅 疏证:“ 苏舆 曰:‘步叉即鞴靫。’广雅·释器:‘鞴靫,矢藏也。’……步鞴一声之转,靫即叉之俗体。”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鱼轩:“﹝牛鱼﹞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以为弓鞬、步靫。”
分類:疏证
《漢語大詞典》:叉道
(1).岔道。 李準 《大年初一》五:“里边拐好多弯子,还有很多叉道。”
(2).歧途。喻错误的道路。《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一些在前进路上,一度走了叉道的人们,又重新归入了革命队伍。”
《漢語大詞典》:叉蔟
渔猎之具。
分類:渔猎
《國語辭典》:飞叉(飛叉)  拼音:fēi chā
一种民俗杂技。演员舞动装有活络环形铁片的钢叉,使其在臂、腿、肩、背等处滚动或抛掷空中,然后接住。按姿势的不同,有蜻蜓点水、苏秦背剑、凤凰展翅等多种花样。
《漢語大詞典》:扢叉
(1).象声词。《西游记》第四回:“被猴王劈头一棒,慌忙将斧架隔,扢扠一声,把个斧柄打做两截。”《西游记》第三十回:“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西游记》第三二口:“那 八戒 丢倒头,正睡着哩,被他照嘴唇上扢揸的一下。”
(2).参差不平貌。《西游记》第六十回:“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扠松。”
《高级汉语词典》:扢叉
象声词。形容东西折断破裂之声
《漢語大詞典》:竿叉
叉竿。 宋 苏辙 《王詵都尉宝绘堂词》:“锦囊犀轴堆象牀,竿叉连幅翻云光。”按,此指画叉。
分類:指画
《漢語大詞典》:岛叉(島叉)
唐 诗人 贾岛 与 刘叉 的并称。 明 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诗:“摩挲忽动挥酒兴,聊吟险句追 岛叉 。”
分類:诗人贾岛
《漢語大詞典》:开叉(開叉)
在衣服下部边缘开口儿。多在两侧或后身。 张天翼 《春风》四:“ 钱素贞 堵着一张嘴。她一会儿顿着脚,一会儿又笑。可是她怕那件人造丝夹袍的开叉太小,挣扎得非常小心。”
《漢語大詞典》:磕叉
(1).亦作“ 磕槎 ”。砍砸斩杀声。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把钢鞭忙向手中抬,磕叉,打的他连盔夹脑半斜歪。” 元 无名氏 《庞掠四郡》第三折:“你覷那 张将军 剑锋吹毛般快,磕槎,可又血渌渌早躺着尸骸。”
(2).斩杀。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举我这夹刚板斧来,覷着那廝嘴缝鼻凹里磕叉。”
分類:斩杀
《國語辭典》:音叉  拼音:yīn chā
一种用钢材制成的测音仪器。形状像叉子,敲之,即发出固定频率的音。多用于乐器音调的校正或声学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