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61,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薛提( 太原公 )
陆丽( 平原王 简王 )
郭原平(字 长恭、长泰 )
王睿(字 洛诚 中山王、太原公 宣、宣王 )
拓跋平原( 简王 )
于劲(字 钟葵 太原郡公 )
元遥(字 太原 饶阳男 宣 )
裴子野(字 几原 贞、贞子 )
高肇(字 首文 平原郡公 )
尔朱荣(字 天宝 博陵郡公、安平县侯、太原王 武 )
崔庠(字 文序 平原伯 )
高隆之(字 延兴 徐 平原郡公 )
释法空( 金原宗 原宗 法兴 法云 )
王思政( 祁县侯、太原郡公 字 思政 )
其它辞典(续上)
安原( 武原侯、河间公 )薛提( 太原公 )
陆丽( 平原王 简王 )
郭原平(字 长恭、长泰 )
王睿(字 洛诚 中山王、太原公 宣、宣王 )
拓跋平原( 简王 )
于劲(字 钟葵 太原郡公 )
元遥(字 太原 饶阳男 宣 )
裴子野(字 几原 贞、贞子 )
高肇(字 首文 平原郡公 )
尔朱荣(字 天宝 博陵郡公、安平县侯、太原王 武 )
崔庠(字 文序 平原伯 )
高隆之(字 延兴 徐 平原郡公 )
释法空( 金原宗 原宗 法兴 法云 )
王思政( 祁县侯、太原郡公 字 思政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辽东胡人。安同子。明元帝时,知其骁勇,任以为将,镇守云中,备柔然,以镇边功赐爵武原侯。太武帝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后以谋逆事泄,伏诛。全后魏文·卷二十五
原,同次子。明元时,为猎郎,出监云中军事。赐爵武原侯,加鲁兵将军。太武即位,徵拜驾部尚书,迁尚书左仆射,封河间公,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坐谋逆,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 【介绍】: 北魏太原人。道武帝皇始中补太学生,拜侍御史。累迁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进爵太原公。征为侍中,治都曹事。太武帝为中常侍宗爱所杀后,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等以皇孙冲幼,议别立秦王翰,提不允,议未决,宗爱知其谋,乃矫皇后诏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5 【介绍】: 北魏代人。陆馛弟。少入侍太武帝,累迁南部尚书。太武帝死,南安王拓跋余立,又为宗爱所杀,乃首议迎立文成帝。封平原王,迁侍中。文成帝死,乙浑专政,忌而杀之。后谥简王。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丽,代人。太武帝时,赐爵章安子,迁南部尚书。文成即位,以迎立功封平原王,加抚军将军。迁侍中、抚军大将军,进司徒,领太子太傅。献文即位,乙浑擅权,见害。谥曰简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3 【介绍】: 南朝宋会稽永兴人,字长恭,或作长泰。郭世道子。天性至孝,养亲必以己力,佣赁以给供养。父笃疾弥年,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父亡,哭踊恸绝,数日方苏。自卖十夫以供葬费,葬毕,诣所买主执役无懈。及母终,毁瘠弥甚,仅乃免丧。宋明帝泰豫元年,太守蔡兴宗表其殊行,举为太学博士,会兴宗卒,事未行。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4—481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洛诚。王桥子。少承父业,解天文卜筮。文成帝兴安中,累迁太史。孝文帝承明元年,冯太后临朝,睿因缘见幸,超迁给事中,内参机密,外豫政事。太和二年,孝文帝与冯太后率百官与诸方客临兽圈,有猛兽逸,几至御坐,睿独执戟御之,故亲任益重。累官尚书令,进爵中山王。卒谥宣。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睿字洛诚,太原晋阳人,居姑臧。兴安初,擢为太仆中散,迁太卜令,领太史。承明初,文明太后临朝,超迁给事中、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封太原公。太和中,迁尚书令,进封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卒赠卫大将军、太宰、并州牧,谥曰宣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河南王拓跋曜孙。袭爵。从献文帝击柔然,功居多。拜齐州刺史,善于怀抚。在州屡次镇压民变。后官雍州刺史,镇长安。卒谥简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字钟葵。于栗碑孙。有武略,以功位沃野镇将,拜征虏将军。宣武帝纳其女为后,封太原郡公,拜征北将军、定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太原。京兆王拓跋子推子。以左卫将军从孝文帝南征,封饶阳男。宣武帝景明时,拜冀州刺史,入除护军,加右光禄大夫。延昌四年,以使持节、都督北征诸军事,率兵十万,镇压冀州僧人法庆、勃海人李归伯起事,擒杀法庆、归伯。卒谥宣。全后魏文·卷十六
遥字太原,晃第三子子推之子。太和中,为左卫将军,封饶阳男。孝明初,累迁左光禄大夫,领护军。迁冀州刺史。遭诬除名,事雪,迁右光禄大夫。大乘贼起,出为使持节、都督北征诸军事。卒谥曰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520 【介绍】: 南朝梁河东闻喜人,字几原。裴骃孙。少好学,善属文。初仕齐为江夏王参军。入梁,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注。又敕掌中书诏诰,诸符檄皆出子野手。迁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及归,妻子恒苦饥寒。晚年信佛。文章典雅,为世所称。撰《宋略》、《裴氏家传》、《方国使图》等,皆佚。卒谥贞。全梁文·卷五十三
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齐广陵大守昭明子,永明中为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天监中除右军安成王参军。迁兼廷尉正,免,南衮州刺史萧景引为冠军录事,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徵拜著作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除通直正员郎,迁中书侍郎。大通初转鸿胪卿,领步兵校尉。中大通二年卒,年六十二,赠散骑常侍,谥曰贞子,有《丧服传》一卷,《宋略》二十卷,《续裴氏家传》二卷,《众僧传》二十卷,《集》十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首文。宣武帝舅。宣武帝即位,追思舅氏,肇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迁尚书令。蒙帝宠信,遂专朝政,势倾中外。正始元年,诬害北海王元详。永平元年,又诬杀彭城王元协。迁司徒。与宗室功臣矛盾日深。宣武帝死,为太尉高阳王元雍、领军于忠所杀。全后魏文·卷四十八
肇字首文,渤海莜人。孝文昭皇后之兄。景明初,封平原郡公,拜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尚孝文妹高平公主,迁尚书令。延昌初,迁司徒。孝明即位,赐死。灵太后临朝,赠营州刺史。永熙中,赠侍中、太师、大丞相、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丑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世为酋帅,神龟末袭爵梁郡公。正光中以功封安平县侯,进封博陵郡公,累迁车骑将军、右光禄人、仪同三司。孝庄即位,进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开府、兼尚书令、领军将军,封太原王,进柱国大将军、兼录尚书事,以平葛荣功进大丞相,又进位太师,以平元颢功进天柱大将军。永安三年杀之于明光殿。前废帝即位,赠假黄钺相国、司州牧、晋王,加九锡,谥曰武,配享高祖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文序。崔长文从弟。有干用。初为侍御史、给事中,频使高丽,转步兵校尉,累迁相州刺史、河阴、洛阳令,以强直称。迁东郡太守。元颢逼郡界,拒不从命,弃郡还乡里。孝庄帝还宫,赐爵平原伯。拜颍川太守,有政绩。孝武帝永熙初,为东徐州刺史,后为城民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4—554 【介绍】: 北齐洛阳人,字延兴。本姓徐,父徐干为姑婿高氏所养,因从其姓。高欢以为从弟。从欢起事,累迁并州刺史。东魏初,入为尚书右仆射,领营构大将,主持京邑营建事。又凿渠引漳水,起长堤以防漳水泛溢,造治水碾硙,并有利于时。官至太保、录尚书事,领大宗正卿。高洋代东魏,隆之以为不可。后被洋使人殴死路中。全北齐文·卷二
隆之字延兴,本姓徐,高平金乡人,冒祖姑高氏姓。神武命为从弟,仍云勃海蓨人。初为汝南王悦司州户曹从事,除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神武引为治中,行平阳郡事,及起义,以为大行台右丞,中兴初,除御史中尉,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为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历沧州刺史、大行台、尚书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入为尚书令、右仆射,进司徒,武定中为领军将军、录尚书事兼侍中,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文宣受禅,进爵为王,领大宗正卿。天保五年以谮死,赠阳夏王。
人物简介
海东高僧传·卷第一
释法空。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名原宗。智證王元子母延帝夫人。王身长七尺。宽厚爱人。乃神乃圣。彰信兆民。三年龙现杨井中。四年始置兵部。七年颁示律令。始制百官朱紫之秩。即位已来。每欲兴佛法。群臣噪噪腾口舌。王难之。然念阿道之至愿。乃召群臣问曰。圣祖味邹与阿道。肇宣佛教。大功未集而崩。能仁妙化。遏而不行。朕甚痛焉。当大立伽蓝重兴像设。其克从先王之烈。其如卿等何。大臣恭谒等谏曰。近者年不登。民不安。加以邻兵犯境。师旅未息。奚暇劳民作役。作无用之屋哉。王懑左右无信。叹曰。寡人以不德。叨承大宝。阴阳不序。黎民未安。故臣下逆而不从。谁能以妙法之术晓谕迷人者乎。久无应者。至十六年。奥有内史舍人朴厌髑(或云异次顿或云居次顿)年二十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奋义见之勇。欲助洪愿。密奏曰。陛下若欲兴佛教。臣请伪传王命于有司曰。王欲创佛事。如此则群臣必谏。当即下敕曰。朕无此令。谁矫命耶。彼等当劾臣罪。若可其秦彼当服矣。王曰彼既顽傲。虽杀卿何服。曰大圣之教天神所奉。若斩小臣。当有天地之异。若果有变谁敢违傲。王曰本欲兴利除害。反贼忠臣。可无伤乎。曰杀身成仁。人臣大节。况佛日恒明。皇图愈永。死之日犹生之年也。王大加嗟赏曰。汝是布衣。意怀锦绣。乃与厌髑。深结洪誓。遂传宣曰。创寺于天镜林。执事者奉敕兴功。延臣果面。折逆诤。王曰朕不出令。髑乃昌言。臣固为之。若行此法举国泰安。苟有益于经济。虽矫国令何罪。于是大会群臣问之。佥曰今见僧徒。童头毁服。议论奇诡。而非常道。若忽从之恐有后悔。臣等虽死罪不敢奉诏。髑奋曰。今群臣之言非也。夫有非常之人。而后有非常之事。吾闻佛教渊奥。不可不行。且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王曰众人之言。牢不可破。汝独异言。不能两从。遂下吏将诛。髑告天誓曰。我为法就刑。庶兴义利。佛若有神。吾死当有异事。及斩其头。飞至金刚山顶落焉。白乳从断处涌出。高数十丈。日色昏黑。天雨妙花。地大震动君臣士庶。咸皆上畏天变。下恸舍人重法陨命。相向举哀而哭。遂奉遗体营葬金刚山礼也。于时君臣盟曰。自今而后。奉佛归僧。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君子曰。大圣应千百年之运。仁发于祥。义动于瑞。莫不应乎天地亘乎日月动乎鬼神。而况于人乎。夫其自信于道则天地不得为不应然功贵成而业贵广也。故苟有大赖。则轻泰山于鸿毛。壮哉。得其死所矣。是年下令禁杀生(按国史及古诸传商量而述)。二十一年伐木天镜林。欲立精舍。扫地得柱础。石龛及阶陛。果是往昔招提旧基。梁栋之用皆出此林。工既告毕。王逊位为僧。改名法空。念三衣瓦钵。志行高远。慧悲一切。因名其寺。曰大王兴轮寺。以大王所住故也。此新罗创寺之始。王妃亦奉佛为比丘尼。住永兴寺焉。自此启兴大事故。王之谥曰法兴。非虚美也。厥后每丁厌髑忌旦。设会于兴轮寺。以追其远及大王宗时。宰辅金良图信向西方。舍二女。曰花宝。曰莲宝。为此寺婢。又以逆臣毛尺族类充贱。故二种铜锡至今执役。予游东都登金刚岭。见孤坟短碑。慨然不能自止。是日山人会食。问其故。即吾舍人讳日也。亦可谓去滋久。思滋深矣。按阿道碑。法兴王出法名法云。字法空。今按国史及殊异传。分立二传。诸好古者请详捡焉。 赞曰。大抵国君与下举事。可与守成。未可与虑始。加有时之利不利。信无信系焉。则原宗虽欲创兴佛法。固难朝令而夕行。然承本愿力。位据崇高。又赖贤臣启沃。能以美利利天下。卒与汉明齐驱并驾。伟矣哉。夫何间言。以梁武比之非也。彼以人主为大同寺奴。帝业坠地。法空既逊让以固其嗣。自引为沙门。何有于我哉。髑经所谓王比丘殊身同体矣。若乎扫迷云放性空之慧日挟之以飞者。惟厌髑之力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太原祁人。释褐员外散骑侍郎。魏孝武帝在藩时引为宾客,及即位,以预定策功封祁县侯。及西奔长安,进封太原郡公。西魏文帝大统年间,宇文泰柄政,信任甚深。授骠骑大将军、镇恒农。西魏文帝大统四年,筑玉壁城,自恒农移镇。后守颍川,抗北齐倾国之师,城破被执。高澄以其忠于所事,礼遇之。北齐高洋受禅,为都官尚书。全北齐文·卷二
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正光中为员外散骑侍郎,孝武即位,迁安东将军,封祁县侯,拜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及西迁,进爵太原郡公,大统中转骠骑将军,镇弘农,迁并州刺史,镇玉壁,进骠骑大将军,复镇弘农,加特进荆州刺史,守颍川,都督河南诸军事,城陷为文襄所擒,文宣受禅,以为都官尚书仪同三司,卒赠兖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