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8,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页
任政(字 心原 )
陈燕翼(字 仲谋 号 醴原 )
杨镇原(号 中岳 )
梁都汴(字 经原 )
王永祚(字 原修 )
涂原(字 之澜 )
何谦(字 非鸣、原锡 号 铁峰 )
洪启遵(字 尔鸿 号 素原 )
邝露( 瑞露 字 湛若 号 海雪 世称 粤中屈原 )
李原立(字 邃立 )
卢原
钟镇(字 原静 )
陶学瞻(字 原眉 号 退庵 )
郭金台(字 幼隗、子原 陈湜 陈 )
其它辞典(续上)
刘光沛(号 碧原 )任政(字 心原 )
陈燕翼(字 仲谋 号 醴原 )
杨镇原(号 中岳 )
梁都汴(字 经原 )
王永祚(字 原修 )
涂原(字 之澜 )
何谦(字 非鸣、原锡 号 铁峰 )
洪启遵(字 尔鸿 号 素原 )
邝露( 瑞露 字 湛若 号 海雪 世称 粤中屈原 )
李原立(字 邃立 )
卢原
钟镇(字 原静 )
陶学瞻(字 原眉 号 退庵 )
郭金台(字 幼隗、子原 陈湜 陈 )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光沛,号碧原,湖广长沙府湘潭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湖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刑部观政,三年授广东河源县知县,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福建道御史,疏荐江西布衣令国威精于火攻,兼有商人史经纶捐资一百五十两制造火车、火炮等物,请下工部会同总理提协科道择日验试,帝报可。不久养病。二年补山东道御史,三年七月巡按四川,五年革职为民。卒祀乡贤。
人物简介
维基
任政(1594年12月30日—?年),字心原,河南宜阳县人,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乡试举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易一房会试中式第261名,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殿试三甲五十四名进士,刑部观政,本年六月授陕西三原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考察,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补扬州府教授,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升国子监博士,天启六年〔1626年〕丙寅升南户部浙江司主事,崇祯二年〔1629年〕己巳升员外郎,本年升郎中,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升徽州府知府,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拾遗。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燕翼(1594—1647),字仲谋,号醴原,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令程乡县,性恬澹,抑暴恤弱,有古循吏风。建五忠祠及铁汉楼,以示景仰往哲之意,士民咸爱戴之,称为陈菩萨。行取,擢工科给事中,弹劾黄澍等守汴冒赏,言词愤切,几陷不测,尚书郑三俊疏救之。于南明弘光年间授琉球册封使, 旋至闽而明亡,未成行。隆武年间曾任吏部给事中。据南明史学者朱希祖考證,或为《思文大纪》作者。鼎革后削发为僧归隐雪峰山。后迁至连江县马鼻里广化寺(现名月峰寺)筑小居名曰报慈。留像于广化寺中。
人物简介
维基
杨镇原,号中岳,河南开封府陈州卫军籍。杨镇原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河南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戊辰科进士,次年(1629年)授山西阳城县知县,为政简单,安抚循良,五年(1632年)秋天流贼侵犯县东,他招募壮勇,斩获不少。不久更多流贼剽掠,客兵往来,而旱灾频仍,他就修葺垣墙、建筑砦堡,整理保甲,结集器械火炮,给粮草饲料,施医药,更卖家业以资助军队,建楼在城西北,日夜坐卧其中,与贼人始终相对。人民为此立祠祭祀他,邑人张慎言撰碑记。之后杨镇原擢迁户科给事中,多次建言无不称旨。改任河东道左参议,死后葬在阳城县南坛侧,不时有人民祭祀,知县项龙章又加封树,命每年清明官准备牲醴致祭,著为令。
人物简介
维基
梁都汴(16世纪—17世纪),字经原,陕西西安府华州人。天启元年(1621年)中辛酉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都察院观政,居家十余年,以疾未获筮仕。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永祚,字原修,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民籍,太仓州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授江陵县知县。崇祯中任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襄阳告急,移师镇之。王永祚南奔后,郧阳由荆南道高斗枢竭力守御。崇祯十六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攻陷襄阳,因所造宫殿皆倾塌,遂移屯邓州,益兵攻郧阳,为官军所败。给事中吴甘来上言诸抚臣借名护藩,实皆弃城而走,敕谕各藩,并核王永祚等弃城之罪。上皆不问。
人物简介
维基
涂原(?—17世纪),字之澜,四川夔州府梁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涂原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的进士,五年获授中书舍人,九年掌管中书科印,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十年考选为礼部主客司主事,十一年升仪制司员外郎,十二年升任山西提学参议,之后回乡。张献忠攻至白兔亭,他在竹林集合乡兵数万人,砍伐大松树阻塞山径,用盛载石头的竹畚箕抛掷,又用毒箭射杀;左良玉带兵来到,张献忠败走巴州。巡抚刘汉儒、巡按党仲雅请求以蜀人管理蜀兵,未得允许。不久他改任山东道督学副使,振兴儒学,又入朝担任礼部郎中。北京失守,涂原投降李自成,之后前往南方;朱容藩到达夔州府,他哭著晋见。有人说:「这是吉事,为何哭泣?」涂原回答:「中原动荡,遇上真主,早一日继位大统,则早一日慰藉天下民望。我心意真切,不觉地哭了。」后来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维基
何谦,字非鸣,号铁峰,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曾祖何天衢以贡生担任太平县训导,个性坦易有操行。祖父何存仁,与叔祖何其智都以孝友著名。父何梦得,字原锡,万历四十四年恩贡,授官徽州府训导,未赴任就遭于父丧,过度忧伤而呕血死。何谦登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初授江西新昌县知县,调任南昌县,才识比历任官员练达,十年内清慎如一,后入朝行取。崇祯十六年(1643年),朝廷授职昌平巡抚,移镇居庸关,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大顺军队攻至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和总兵唐通不战而降,他和总兵马岱临阵脱逃,北走经过德州,得济王朱帅𨨢留下共事,不久送往南行。弘光年间和弃地巡抚王聚奎、陈睿谟、王扬基、郭景昌、河督黄希宪被逮捕入狱,南京失陷后愤恨而死。墓在城西南生田村西原。
人物简介
维基
洪启遵(1604年—1640年),字尔鸿,号素原,福建南安人,徙居晋江,同进士出身。天启四年(1624年)中甲子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江西吉安府推官,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山东。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巡城坠马而卒。无子,以兄启进次子承机为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0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全粤诗·卷六八九
邝露(一六〇四—一六五〇),字湛若,号海雪。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补诸生。督学使者尝以恭、宽、信、敏、慧为题考试,露以真、行、篆、隶、八分五体书之,督学大怒,黜置五等,露大笑弃去,不复应试。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上元夜,露跨马与诸公子联骑游灯市,值邑令前驱至,露醉不避,且吟诗讥讽。令怒,将加罪。遂亡命广西,遍寻鬼门、铜柱旧迹,游于岑、蓝、胡、侯、槃五姓土司,为瑶人女首领云亸娘掌书记。归著《赤雅》一书,纪其山川风土及女君、天姬,歌舞、战阵之制。后更纵游燕、齐、吴、楚间,赋诗数百篇,声名震于中原。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以荐得擢中书舍人。永历四年,奉使还广州。清兵入粤,露与诸将戮力死守,凡十阅月。城陷,不食,抱绿绮琴端坐所居海雪堂,啸歌以待,从容就死。又著有《峤雅》二卷。其诗意境深窈,词采华茂,人称粤中屈原。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邝露诗,以清初海雪堂本为《峤雅》底本(简称清初本),参校清道光年间重刻本(简称道光本)、咸丰年间邝廷瑶《海雪集笺》(简称咸丰本)、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所选邝露诗。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原立(17世纪—17世纪),字邃立,陕西西安府高陵县郭下里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原立是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成进士,获授汜水知县,该处正当要冲,民疲差繁而赋重,次年(1635年)流寇临城,邑民都凋残,他就招集流亡、劝民耕桑、兴办学校,才略有起色;同年秋天流寇再次入侵,他亲自上阵,冒箭击杀贼首,斩获甚众,获得不少物资,之后虽然贼人屡次攻城,汜水城守御日益巩固,因此得以保全。其后崇祯九年他调任辉县,汜水军民数千人请求他留任,十一年再转武清知县,十三年调入京任户部河南司主事、旋升任镇江知府,隔年因父母去世丁忧,遇上李自成作乱,自此不再复出。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七八
卢原,东莞人。明思宗崇祯时人。事见明崇祯《肇庆府志》卷四八。
人物简介
维基
钟镇,字原静,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赐特用进士出身。崇祯六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中殿试乙榜,十五年赐进士,官刑部员外郎。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学瞻,字原眉,朗先子。崇祯己卯举人。两叩九阍,白父冤。奔走燕、兖十馀年,荼苦倍至,遂屏迹公车,自号退庵。著述颇多,而简于吟咏,所见皆悲思厥考之词,足占其至性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76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湘潭人,字幼隗,本姓陈,名湜,字子原。明崇祯副贡,南明隆武举人。入清后隐居衡山,授徒自给。有《石村诗文集》、《五经骈语》、《博物汇编》。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本姓陈,字幼隗,湘潭人。崇祯间拔贡。有石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