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8,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蔡国用(字 正甫 号 静原 文恪 )
崔淐(字 震水 号 鹤汀 周府京山、汤溪、原武三王 )
邵维简(字 原就 号 南陔 )
洪启初(字 尔远、尔还 号 葆原 )
董羽宸(字 原孚 号 邃初 )
韩原善(字 继之、希皋 号 鹏南 )
丘履嘉(字 原礼 号 存峰 )
曹尔祯(字 纪元 号 纯原 )
杨若梓(字 原育 号 芘寰 )
贺纳贤(字 冶原 )
何南凤(字 道见 号 牧原和尚 )
余懋衡(字 持国、平伯 号 少原 )
项梦原(字 希宪、元海 德棻、梦原 )
陆澄原(字 嗣端 号 芝房、隐放主人 )
其它辞典(续上)
张凤彩(字 南隅 周府京山、汤溪、原武诸王 )蔡国用(字 正甫 号 静原 文恪 )
崔淐(字 震水 号 鹤汀 周府京山、汤溪、原武三王 )
邵维简(字 原就 号 南陔 )
洪启初(字 尔远、尔还 号 葆原 )
董羽宸(字 原孚 号 邃初 )
韩原善(字 继之、希皋 号 鹏南 )
丘履嘉(字 原礼 号 存峰 )
曹尔祯(字 纪元 号 纯原 )
杨若梓(字 原育 号 芘寰 )
贺纳贤(字 冶原 )
何南凤(字 道见 号 牧原和尚 )
余懋衡(字 持国、平伯 号 少原 )
项梦原(字 希宪、元海 德棻、梦原 )
陆澄原(字 嗣端 号 芝房、隐放主人 )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凤彩,字南隅,河南开封府仪封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官东阿县知县,性仁厚,刑罚轻简,狱讼衰息。三十六年考选为礼科给事中。三十八年为正使,册封周府京山、汤溪、原武诸王,三十九年升工科右给事中,四十年转左给事中。弟张凤毛,崇祯庚午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正甫,号静原。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间先以攻击赵南星等,被魏忠贤矫旨褒纳,旋仍以忤珰罢。崇祯初起故官,以细事称帝意,累迁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然庸碌无能,无所建树。卒谥文恪。有《后乐堂集》、《周易汇解》。维基
蔡国用(1579年—1640年),字正甫,号静原,江西金溪人,同进士出身。蔡国用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陈时政六事,诋叶向高、赵南星,而荐亓诗教、赵兴邦、邵辅忠、姚宗文等七人,魏忠贤喜,矫旨褒纳。但不久即因事得罪魏忠贤,被罢官。崇祯元年(1628年)后为工部右侍郎。督修都城时,需石甚急,因建议取牙石用之,而受大用。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朝廷要推举阁臣,蔡国用人望轻,并没有获得推荐,而由崇祯帝特旨任礼部尚书,入阁办事。后累加少保,改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卒于官,赠太保,谥文恪。《明史》称蔡国用居位清廉谨慎,但与同列张四知皆庸才,碌碌无所见。
人物简介
维基
崔淐,字震水,号鹤汀,南直隶太平府芜湖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八年为副使,奉命册封周府京山、汤溪、原武三王。迁铨曹(吏部稽勋司郎中),两掌选政,谢绝请属,人多服其清介。天启元年为河南道御史袁化中参劾贪贿等状,三年吏科给事中章允儒又疏言崔淐殴母,而为母所告,仍居吏部高官,鱼肉乡民。
人物简介
简介
邵维简(1582-1641),字原就,号南陔,宜兴人。郡庠生,崇祯丙子以保举贤良方正授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主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南安人,字尔远。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有《易学管见》。维基
洪启初,字尔还,号葆原,福建南安人,徙居晋江。进士出身。洪有声之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任兵部郎中,著有《四书翼笺》、《易经管见》行于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董羽宸(16世纪—17世纪),字原孚,号邃初,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董羽宸是嘉靖二十九年进士董传策的堂弟,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举人,到四十一年(1613年)成进士,获授浙江馀姚知县,迁云南道御史,改为巡视山东,遣散徐鸿儒的党羽;又巡按顺德、永平、保定、河间,驻守通州。他上陈刘之纶不善于作战,结果刘之纶一如他所料败死,并升任顺天府府尹。之后董羽宸自光禄卿升官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因为忤逆薛国观遭贬谪为南京尚宝丞,削籍归乡。清兵攻至上海,他出门迎降;到隆武帝继位,起用他为南京吏部左侍郎,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维基
韩原善 (1584年—1628年),字继之,别号鹏南,直隶广平府东胜左卫军籍山西赵城县人。父韩应箕,字希皋,御史韩应庚次弟也。卢龙县学生,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顺天乡试第九十七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成进士,历任青浦、长洲县令,以治绩最,行取户部主事。丁父忧归,服阕,补兵部主事,四十七年四月,升辽东开原道佥事,辽东经略熊廷弼以开原、铁岭失陷,令韩原善驻扎沈阳,原善不敢行,天启二年正月,坐是被劾,令致仕归。崇祯元年卒。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履嘉,字原礼,号存峰,嘉兴人。万历庚戌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有《西归杂咏》。维基
丘履嘉(1584年—16世纪—?),字原礼,号存峰,浙江嘉兴县籍,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官员。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乡试第七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三十九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工部观政,三十九年授河南商丘县知县,四十三年本省同考,四十四年升礼部主事,四十六年丁外艰。服阕,起复祠祭司主事,天启四年(1624年)与吏部考功主事孙昌龄主考甲子科陕西乡试,升礼部员外郎,六年十月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管驿传道。
人物简介
维基
曹尔祯,字纪元,号纯原,直隶兴州后屯卫官籍,苏州府长洲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第九名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擢工部主事,历员外郎,升山西副使兼右参议。三十九年以乞终养归,四十六年起升山东参政。天启元年复除山东参政,三年以平白莲教之乱,升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五年升山西巡抚,曾在山西五台山为魏忠贤建生祠。天启七年二月,升为户部右侍郎。八月以三大殿工成加恩,改户部尚书,仍加太子太保。崇祯元年二月免官归。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若梓,字原育,号芘寰,沈阳右卫军籍顺天府通州人。有至性,数岁父卒,事母张氏以孝闻。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河南信阳知州,约己爱民,禁羡耗,息争讼,虚公讯狱,务得其情,案牍不假吏手,娓娓千言,堂上立就。著有《申阳末议》。初莅政,据案审决,监司洪某意轻之,易服入观于旁,阍者密以告,断听自若不少动。洪由是奇其才,凡疑狱悉委鞫焉。岁旱,步祷跪暴烈日中,雨立至,谓未沾足,跪如故,洪某冒雨至,掖之起。又劝农桑,宣六谕,课士文艺,多所造就。察廉奏最,擢礼部祠祭司员外郎,摄仪制司篆。无何,神宗、光宗相继崩,大礼叠至,若梓擘画精详,而其议改元,尤有卓识。当光宗初立也,议以明年为泰昌,及光宗又崩,阁臣九卿皆难之,若梓进曰:是未可以成例拘也,一年三君,前代所无者,以明年为泰昌则无以处今上,然遂以明年为天启,则无以存先帝,皆不可,请自今即改为泰昌元年,明年春正则为今上纪元。既存先帝之元,又尊今上之统,庶于情理为惬。于是阁臣九卿皆是其议,草奏以闻。先是光宗即位,京营及边军皆有赏,独不及通州五卫,若梓力请得邀赏如例云。二年十月持节册封沈府稷山王朱效钛并妃李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冶原。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历官攸县知县,升巴州知州。天启初以参预镇压奢崇明之叛,升夔州府同知。入为南京户部员外郎,出为广西庆远知府,平定当地土官间仇杀事件。官至广西按察副使。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六四
何南凤(一五八七—一六五一),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有《讱堂馀稿》。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9 【介绍】: 明徽州府婺源人,字持国,号少原。万历二十年进士。由永新知县征授御史,极论殿工矿税监四出之弊。出按陕西,遭税监梁永贿膳夫下毒,未死。上疏极论,永不久撤还,关中始安。天启中进为兵部左侍郎,寻被推为南京吏部尚书。懋衡以李三才亦被推,不肯就职,引疾归。既而奸党丑诋讲学诸臣,以懋衡为首,遂削籍。有《关中集》等。维基
余懋衡(?—1629年),字持国,一字平伯,号少原,直隶婺源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第三甲第二名进士,授江西永新知县。徵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仕至南京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希宪。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有《宋史偶识》。维基
项德祯,原名德棻,字元海,更名梦原,字希宪。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锦衣卫籍。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曾官山西按察使副使,仕至刑部郎中。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九
澄原,字嗣端,号芝房,平湖人,天启乙丑进士,授工部主事。崇祯初,魏珰犹视事东厂,澄原首劾之,并崔呈秀等罪状,请毁生祠以充兵饷,于是廷臣纷纷弹射矣。后迁大理寺副,疏参罪督袁崇焕,有旨嘉其敢言,令中使捧函至邸舍,御书发,陆澄原回奏,以小臣而蒙委信,前此未有也。升职方员外。当此之时,人意其必大用。无何久淹郎署,终以罢归。奇杰之气,亦遂用于山水文酒间,自号隐放主人。往往与酒侠谈伧,歌童舞妓为飞红捲白之会,间以嬉笑嘲谑,俊语纷集,或兴至疾书,衮衮数百言,摇笔立就。性好饮,自负酒龙,鸡鸣烛跋,四座偃卧,而澄原如未沾宿醒者。尝自言:少游于酒人,一往三十馀,乃以选人侣于众人,复以言迕要人,世目为愚人,或曰痴人。洎乎拂袖一归,乃复还我不坏之酒人矣。故其为诗,多秀逸尖新,雕香刻翠,有佻宕自喜之槩焉。所著杂集数种行世。澄原厌薄门户,中立敢言,首攻崔、魏,亦不附东林。其疏曰:有市恩修怨、举劾失平者,虽东林亦谓之小人,不得以杨、左为护身之符。有特立独行恪共厥职者,虽不东林,不失为君子,不得以崔、魏为陷人之阱。又曰:臣宁寡援孤立为硁硁之小人,决不依草附木,为疑似之君子。嗟乎!明之亡也,祸胎于阉寺,膏肓于门户。崇祯时,天下事巳大坏,而门户益坚,得一中立之澄原,犹恐不胜任,而弃之如遗也,何哉?维基
陆澄原(1591年—?),字嗣端,号芝房,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刑部主事陆锡恩之子,年十九举于乡,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崇祯初即位,魏忠贤犹柄国政,廷臣皆呼为厂臣,澄原首斥其名而劾之,降旨薄责。于是群臣窥知上意,纷纷上疏弹劾,魏遂伏诛。转员外郎,督盔甲厂。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寇,京师戒严,檄催火器如炽,所督厂工仅数十人,日造火药二千斤,兼造兼运,身不解带者五十余日,造火绳,用楮代布,失内珰意,奉严旨斥责。然是时以箭帘不称,工部四司俱逮毙杖者二人,澄原仅降级调用。寻补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寺副,疏参罪督袁崇焕,帝嘉其敢言,特遣中使奉函直至其邸舍,函面御书「发陆澄原」四字,中批「据实回奏,不许发抄」,以小臣而承委信,前此未有也。寻迁兵部职方员外,提调武闱,车射不及格,主考、监试俱下狱,澄原闲住罢归。六年甲戌(1633年),忌者中以考功法落职。放艇湖山,自号隐放主人,寄怀诗奕者数年而卒。澄原厌薄门户,中立敢言,首攻崔(呈秀)、魏(忠贤),亦不附东林,疏请申敕廷臣,各消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