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江汉平原(江汉平原)  拼音:jiāng hàn píng yuán
长江中游、汉水下游及洞庭湖四周的平原。平原上河湖交错,土地肥沃,盛产稻米与棉花,为渔米之乡。此区为古云梦大泽的遗迹。
《国语辞典》:平原十日饮(平原十日饮)  拼音:píng yuán shí rì yǐn
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平原十日饮,中散千里游。」也作「平原十日」。
《国语辞典》: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拼音:pó yáng hú píng yuán
地名。在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系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鄱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
《国语辞典》:连通管原理(连通管原理)  拼音:lián tōng guǎn yuán lǐ
利用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所盛液体的密度乘以高度的原理,将数个形状不同的容器底部相通,注入定量的水,由于各容器底部压力相等,所以各容器的水的高度相等,此原理称为「连通管原理」。
《国语辞典》:原子发电厂(原子发电厂)  拼音:yuán zǐ fā diàn chǎng
旧称利用核反应发电的发电厂。参见「核能电厂」条。
《国语辞典》:原子能发电(原子能发电)  拼音:yuán zǐ néng fā diàn
运用原子核的分裂或融合所释放的大量热能,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推动发电机涡轮,藉以产生电能的发电方法。也称为「核电」、「核能发电」。
《国语辞典》:阿基米得原理  拼音:ā jī mǐ dé yuán lǐ
有关浮力的物理原理。固体之一部分或全部没入液体中时,其物体的重量减轻,而所减轻的重量,与所没入部分同体积的液重相等,也等于其所受的作用力与浮力。因是阿基米得于西元前三世纪发现,故称为「阿基米得原理」。
《国语辞典》:北美草原地带(北美草原地带)  拼音:běi měi cǎo yuán dì dài
位于北美中北部的中央大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牧业发达。其农业使用机械大规模经营,种植稻、豆科等作物,是美国重要的农产区。
《国语辞典》:细胞原生质(细胞原生质)  拼音:xì bāo yuán shēng zhí
充满细胞内部的半流动、半透明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具有吸收养分、新陈代谢、生殖等功能。
《国语辞典》: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拼音:xiān wéi dàn bái yuán
为一种血浆蛋白质,约占血浆蛋白质总量的百分之七。出血时,由凝血酶活化形成纤维蛋白质,促使血液凝固。
《国语辞典》:小笠原群岛(小笠原群岛)  拼音:xiǎo lì yuán qún dǎo
群岛名。位于日本东南、琉球岛之东的太平洋中,由近三十个火山岛组成,属热带气候。本属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军托管,一九六八年归还日本。居民多从事农业。也译作「波柠群岛」。
《国语辞典》:阿米巴原虫(阿米巴原虫)  拼音:ā mǐ bā yuán chóng
变形虫的别名。参见「变形虫」条。
《国语辞典》:华严原人论(华严原人论)  拼音:huá yán yuán rén lùn
书名。唐朝圭峰宗密撰,一卷。本华严宗旨论究心性,为宋儒性理学的先驱。
《国语辞典》:多原作艺术(多原作艺术)  拼音:duō yuán zuò yì shù
同样的画,不只一幅,可以连续印出很多幅,故称为「多原作艺术」。也称为「复数的艺术」。
《国语辞典》:法律不溯既往原则(法律不溯既往原则)  拼音:fǎ lǜ bù sù jì wǎng yuán zé
指法律不应溯及适用于该法律变更或生效前业已终结之事实或法律关系;此系基于现代法治国之法律安定性及信赖保护原则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