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4,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华原
原人
根原
原委
乡原
原州
南原
丘原
原免
化原
陵原
原县
焦原
赦原
原心
《骈字类编》:华原(华原)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
分类:华原
《國語辭典》:原人  拼音:yuán rén
生物学上指前期旧石器文化期活动的人类。足肢可直立步行,手亦能制作进步的石器,甚至亦有用火炊食、禦寒的生活型态。在中国大陆发现的人类化石中,如蓝田人、北京人皆是。
《國語辭典》:根原  拼音:gēn yuán
根由,事情的始末、缘由。《水浒传》第三二回:「问出那厮根原,解送官司理论。」《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说无鬼就可以不敬祖宗,为他家庭革命的根原。」也作「根源」。
分類:根源根由
《國語辭典》:原委  拼音:yuán wěi
事情的始末。《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文明小史》第五九回:「黄世昌大喜,又出来到院上,找著了内巡捕,说明原委,托他照应照应。」
《漢語大詞典》:乡原(鄉原)
指乡里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原,同“ 愿 ”。谨厚貌。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者也。’”一本作“ 愿 ”。 朱熹 集注:“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於乡原之人哉?”参见“ 乡愿 ”。
犹乡土。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俗殊。” 唐 元稹 《赛神》诗:“邑吏齐进説,幸勿祸乡原。”
《國語辭典》:乡愿(鄉愿)  拼音:xiāng yuàn
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人。「愿」文献异文作「原」。《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明。史鉴《西村集。卷五。与叶黄门廷缙书》:「士大夫之或仕或处者灾否不同,其乡愿之徒多欲掠美市恩于里。」
《骈字类编》:原州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四 西凉伎 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
《骈字类编》:南原
唐 白居易 寄李十一建 看山东亭坐,待月南原行。
唐 贾岛 咏怀 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漢語大詞典》:丘原
(1).山丘与平原。 南朝 宋 孝武帝 《登作乐山》诗:“遂登千寻首,表里望丘原。”
(2).指乡土。 明 无名氏 《飞丸记·芸窗望遇》:“第一来恋丘原渺渺瞻云。第二来身萍梗随风奔。”
《漢語大詞典》:原免
赦免。北齐书·文宣帝纪:“己亥,以皇太子初入东宫,赦畿内及 并州 死罪已下,餘州死降,徒流已下一皆原免。”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德行:“ 崔行师 治 青州 逆狱,惟坐魁首十餘人,餘皆原免。”《元典章·圣政·霈恩宥》:“自 大德 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前,除谋杀袓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但犯强盗不在原免,其餘一切罪犯,已未发觉者,并从释放。”
分類:赦免
《骈字类编》:化原
宋 朱熹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四 世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
《漢語大詞典》:陵原
(1).丘陵和平原。
(2).陵寝。 明 张居正 《孝恪皇太后迁袝挽歌》之五:“千秋霜露候,冠佩肃陵原。” 清 徐世溥 《汉宫春晓赋》:“被陵原以殊姿兮,草木寤而怀新。”
《骈字类编》:原县(原县)
左传:子产为丰施归州田于韩宣子,宣子为初言病有之,以易原县于乐大心。注:原,晋邑。
《漢語大詞典》:焦原
(1).巨石名。尸子卷下:“ 莒国 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谿。 莒国 莫敢近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愿竭力以守谊兮,虽贫穷而不改。执彫虎而试象兮,阽焦原而跟趾。”旧注引尸子:“ 莒国 有石焦原者,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 莒国 莫敢近也。有以勇见 莒子 者,独却行齐踵焉,所以称於世。夫义之为焦原也亦高矣,贤者之於义,必且齐踵,此所以服一时也。” 李善 注:“彫虎以喻贫,试象以喻竭力,焦原以喻义。”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2).引申喻戒惧。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业不题於宗器,声靡记於彝典。而超居上礼,邈乘峻爵。静念隆替,焦原非譬。”
(3).亦作“ 焦元 ”。干旱的土地。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雷震数声,甘泽大澍,焦原赤野,无不滋润。” 唐 陆龟蒙 《以毛公泉大谏清河公》诗:“霏霏散为雨,用以移焦原。” 唐 贾嵩 《夏日可畏赋》:“照丘陵而恐是焦元,蒸陇亩而皆成赤地。”
《漢語大詞典》:赦原
赦宥。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后见赦原,赐之斧鉞,得使征伐。”金史·刑志:“乞取之赃,若以赦原,予者何辜。”
分類:赦宥
《國語辭典》:原心  拼音:yuán xīn
1.推究其心迹。《汉书。卷八三。薛宣传》:「春秋之义,原心定罪。」汉。王充《论衡。答佞》:「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
2.原本的心意。《四游记。南游记。第四回》:「汝原心不改,敢题反诗,敢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