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有本有原  拼音:yǒu běn yǒu yuán
有根本、起源。唐。韩愈 原毁:「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分類:有根根源
《國語辭典》:逐鹿中原  拼音:zhú lù zhōng yuán
比喻争夺天下。《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暴秦无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分類:争夺天下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
《分类字锦》:周召毛原
苏轼省试宗室策问:昔周之盛时,其卿士皆周、召、毛、原,非王之伯叔父,则其子弟也。至两汉间,平、向、歆,世不乏人。而唐之宗室最近而易考,武略如道宗、孝恭,文章如白与贺者,不可以一二数,而以宰相进者,有九人焉。
分类:宗室
《國語辭典》:中原逐鹿  拼音:zhōng yuán zhú lù
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唐。温庭筠 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漢語大詞典》:中原麟凤(中原麟鳳)
喻中原的杰出人物。语出 五代 陈陶 《闲居杂兴》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陆游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妾閲人多矣。皆是井底虾蟆,未有中原麟凤。” 丘逢甲 《秋怀》诗之五:“中原麟凤 陈陶 叹,大漠牛羊《斛律歌》。”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分类字锦》:占雨燎原
范成大 劳畬耕诗顾其穴居智 占雨先燎原,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分类:耕穫
《國語辭典》:物归原主(物歸原主)  拼音:wù guī yuán zhǔ
将东西还给原主人。如:「经由警方努力搜寻,失窃的珠宝终于物归原主。」也作「物归旧主」。
《分类字锦》:味冠中原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浮图前。葡萄枝叶繁衍。实伟于枣。味殊美。冠于中原。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奇味。得者不敢辄食。乃历数家。
分类:葡萄
《分类字锦》:四海渊原(四海渊原)
汉书成帝纪:阳朔二年九月,诏曰: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为下所轻,非所以尊道德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丞相、御史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杂举可充博士位者,使卓然可观。
分类:学校
《高级汉语词典》:四项基本原则  拼音:sì xiàng jī běn yuán zé
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简称
《分类字锦》:司原俗豨
潜夫 论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鹿斯东奔司原纵噪之西方之众有逐豨者闻司原之噪也竞举音而和之司原闻音之众则反辍已之逐而往伏焉遇夫俗恶之豨司原喜而自以为白瑞珍禽也尽刍豢单囷仓以养之豕俯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居无何烈风兴而泽雨作灌巨豕而恶涂渝遂骇惧真声出乃知是家之艾豭耳此随声逐响之过也梅尧臣咏豕诗 司原豢俗豨,日见容阴昵。喜比为白麟,惟忧不丰溢。
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沉积层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中国商品粮基地。
《分类字锦》:特原不问(特原不问)
魏志刘廙传:魏讽反,廙弟伟为讽所引,当相坐诛。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问。
分类:赦宥
《漢語大詞典》:讨类知原(討類知原)
谓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章炳麟 《与简竹居书》:“僕闻之:尚书春秋,左右史所记録,学者治之,宜与史记汉书等视,稽其典礼,明其行事,令后生得以讨类知原,无忘国故,斯其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