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五原
(1).关塞名。即 汉 五原 郡之 榆柳塞 。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五原县 。《汉书·匈奴传下》:“ 呼韩邪单于 款 五原塞 ,愿朝三年正月。” 唐 贾至 《出塞曲》:“传道 五原 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 秦 。”
(2).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 。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 长安 、 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 、 白鹿原 、 少陵原 、 高阳原 、 细柳原 ,谓之五原。”
(3).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 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 、 乞地千原 、 青岭原 、 可嵐贞原 、 横槽原也 。”
(4).指 唐 韩愈 《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原》:“自 唐 韩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2).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 。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 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 长安 、 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 、 白鹿原 、 少陵原 、 高阳原 、 细柳原 ,谓之五原。”
(3).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 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 、 乞地千原 、 青岭原 、 可嵐贞原 、 横槽原也 。”
(4).指 唐 韩愈 《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原》:“自 唐 韩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國語辭典》:原本 拼音:yuán běn
1.事物的起源和根本。《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2.推溯其本源。《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3.原来、本来。《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小邓家庄儿,原本是二十八棵红柳树,邓老爷的房子。」
4.原来的版本或作者的底本。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5.根据。《文选。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2.推溯其本源。《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3.原来、本来。《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小邓家庄儿,原本是二十八棵红柳树,邓老爷的房子。」
4.原来的版本或作者的底本。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5.根据。《文选。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漢語大詞典》:在原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因以“在原”指兄弟。《北齐书·元坦传》:“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 太宗 保字螟蛉,剿拉同气,既迷在原之天属,未识父子之自然。”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汉书〉多叙谷永》:“予亡弟 景何 ……尝见 梁弘夫 诵《汉书》,即云:‘唯 谷永 一人,无处不有。’ 弘夫 验之於史,乃服其説。今五十餘年矣,漫摭 永 诸所论建,以渫予在原之思。”
分類:兄弟
《國語辭典》:原始 拼音:yuán shǐ
1.本始、最初。如:「原始意义和目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国》:「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
2.推究其根源。《易经。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后汉书。卷七○。荀彧传》论曰:「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算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诘者也。」
3.形容人类发展史最早阶段的状态。如:「原始时代」、「原始社会」。
4.最古老的、未经开发的。如:「原始森林」。
2.推究其根源。《易经。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后汉书。卷七○。荀彧传》论曰:「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算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诘者也。」
3.形容人类发展史最早阶段的状态。如:「原始时代」、「原始社会」。
4.最古老的、未经开发的。如:「原始森林」。
《骈字类编》:原同
左传: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栝、楼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