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张本(張本)  拼音:zhāng běn
1.为了事情的发展而于预先所做的安排。唐。白居易〈六赞偈〉:「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
2.为作伏笔而预先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议论》:「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
3.根据、理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每不知事体,这出银殡殓,正好做告状张本。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也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
《國語辭典》:踪由(蹤由)  拼音:zōng yóu
原由经过。《董西厢》卷四:「莫心忧,解元听妾说踪由。」也作「踪绪」。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
(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 太上老君 授 张道陵 “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四游记·果老殿中辨鹿》:“时有 叶法善 者, 嘉禾 人,世为道士,尝游 白马山 古室,遇二仙人,授以正一二三之法,能制服怪鬼。”
(2).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正末﹞做出门科云:‘且住,私场演,官场用。若到 开封府 去,他不説时,如何是了?待俺试敲咱。这是盆沿儿。’做敲科云:‘一、二、三。’”
(3).犹言头绪、办法。雍熙乐府·一枝花·道情套曲:“飘零的不知明暗,默默的自取勘。眼底浑无一二三,流落在江南。”
(4).原由。 刘宾雁 《关东寿人传》第二章:“无缘无故关了我一千多天了,我能不要求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
《漢語大詞典》:元由
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宋书·王景文传》:“臣遣 李武之 问 儼 元由。” 清 郝懿行 《晋宋书故·元由》:“元,始初也;由,萌蘖也。论事所起,或言元起,或言元来,或言元故,或言元旧,皆是也。今人为书,元俱作原字……盖起於前 明 初造,事涉 元 朝,文字簿书率皆易‘元’为原。”
《漢語大詞典》:缘始(緣始)
犹原由。 清 蒋士铨 《第二碑·题坊》:“今日事端发于足下,当有佳篇,以志缘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近者词臣入直大内,询以‘三天’之旧称,盖几几乎不知缘始矣。”
分類:原由
《漢語大詞典》:起根
(1).原由;起端。《快心编三集》第一回:“ 张婆 道:‘如今纵抢的是二小姐,后来老爷回家,必晓得事体起根下落,到那时,二爷的脸面,放在那里?’” 柳青 《种穀记》二一:“他提起他当行政的起根落尾。”
(2).从来;一向。 康濯 《腊梅花·亲家》:“再说他又是个明眼人,眼见 老玉 那铺摊架势,也就起根没要过帐。” 谭亿 《麦收之前》:“我知道你起根就没瞧得起我。”
《漢語大詞典》:乱媒(亂媒)
指祸乱的原由。 汉 贾谊 新书·权重:“乱媒日长,孰视而不定。”
分類:祸乱原由
《漢語大詞典》:元来(元來)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國語辭典》:事端  拼音:shì duān
1.事情的真相。《史记。卷四。周本纪》:「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生心,后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
2.事故、纠纷。《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都是你夺他马匹,惹起事端!如今马匹在何处?」《西游记》第五回:「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
《國語辭典》:情由  拼音:qíng yóu
事情的起因及经过情形。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这便是情由终始,有甚的过犯公私。」《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若论这般情由,告起状来,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通。」
分類:情由原由
《國語辭典》:疏头(疏頭)  拼音:shù tóu
1.和尚、道士在诵经前,向神前焚化的祷词。《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次日,取出中天竺、下天竺两个疏头换过。」《红楼梦》第六二回:「还有几处僧尼庙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儿,并寿星、纸马、疏头。」也作「疏辞」。
2.僧道化缘的记录簿。元。马致远《岳阳楼》第四折:「甚么天书?敢是化缘的疏头?」《红楼梦》第三九回:「我明儿做一个疏头,替你化些布施。」
3.说明缘由的文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县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库中公费银十两,开了疏头,用了印信,就中给与老成耆民收贮了讫。」
《漢語大詞典》:论端(論端)
争论的原由。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春秋疑义:“ 隐公 摄位,而经文适不书正; 桓公 弑立,而经文适不书王; 文姜 淫佚,而经文适书 子同 生。此诸儒论端所自起也。”
分類:争论原由
《漢語大詞典》:由状(由狀)
原由与情况。《魏书·刑罚志》:“有从他亲属买得良人,而復真卖,不语后人由状者,处同掠罪。”百喻经·偷犁牛喻:“其失牛者,逐跡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法苑珠林卷二二:“家人亲故来视, 大安 为説被伤由状及见像事。”
分類:原由
《漢語大詞典》:原繇
原由,缘由。《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即将为首僧人 悟石 、 觉空 二人,极刑鞫问,招出杀害举人原繇。”
分類:原由缘由
《国语辞典》:踏地知根  拼音:tà dì zhī gēn
事情的原由能清楚的知道。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俺出身入仕,荫子封妻,大人家踏地知根。」也作「知根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