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本初  拼音:běn chū
1.原始、初始。宋。司马光 稷下赋:「诚能拨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也作「本始」。
2.汉朝质帝的年号(西元146)。
《國語辭典》:太祖  拼音:tài zǔ
1.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如宋太祖、明太祖。
2.事物的原始。《文子。道原》:「夫无形者,物之太祖。」
《國語辭典》:太极(太極)  拼音:tài jí
1.天地混沌未分以前,称为「太极」。《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文选。曹植。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
2.天宫、仙界。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五:「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第一六章》:「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3.唐朝睿宗的年号(西元712)。
《國語辭典》:太虚(太虛)  拼音:tài xū
1.天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也作「太清」、「泰清」。
2.空虚寂寞的境界。
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西元1889~1947)。俗姓吕,法名唯心,以字行世。浙江崇德人,十六岁出家,依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后从杨文会学楞严经;跟苏曼殊学英文,民国元年在南京创立中国佛教协进会以推动佛教改革运动。鉴于当时佛教不振,僧众素质低落,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培育僧材,对中国近代僧教育贡献很大,为中国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著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真现实论》等。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國語辭典》:元元  拼音:yuán yuán
1.人民、百姓。《战国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元。黄镇成城西纪事〉诗:「我闻增惨怆,无策拯元元。」
2.善意的,可怜爱的。《汉书。卷四。文帝纪》:「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唐。颜师古。注:「元元,善意也。」
3.事物的本源。唐。李咸用 大雪歌:「暂反元元归太素。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
《國語辭典》:太真  拼音:tài zhēn
1.天地未分时,混沌的元气。晋。程本《子华子。卷上。阳城胥渠问》:「夫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实生三气,上气曰始,中气曰元,下气曰玄,玄资于元,元资于始,始资于初,太真剖割,通三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专精,是名阴阳。」
2.道家对金的称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金》:「弘景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3.仙人名。西王母的小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八。太真夫人赠马明生诗二首。序》:「太真夫人者,王母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婉罗,字勃遂。」
4.唐杨贵妃为女官时的称号。《旧唐书。卷五一。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传》:「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道我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恰便似倾国倾城的太真。」
《國語辭典》:太素  拼音:tài sù
1.物质的起始。《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2.质朴、朴素。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
3.指天地。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四一:「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國語辭典》:太始  拼音:tài shǐ
1.天地成形之始。《列子。天瑞》:「太始者,形之始也。」
2.汉朝武帝的年号(西元前96~前93)。
《漢語大詞典》:妙有
(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漢語大詞典》:洪濛
1.迷蒙。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曹 魏 改奏 文帝 所赋《西山一何高》,言仙道洪濛不可识。” 唐 修睦 《秋台作》诗:“到头归去是,免使叹洪濛。”
2.指太空,宇宙。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旋风捲土移洪濛,劫灰飞尽羵羊舞。”
3.天地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清 吴伟业 《退谷歌》:“无乃此世非洪濛,元气茫茫鬼神凿。”
4.指原始、不发达状态。 铁铮 《政府说》:“远者辽矣,近观吾境,始则洪濛,继则开化,进而文明,循兹以逝,人类将絶灭,地球将消融。”
《國語辭典》:本始  拼音:běn shǐ
1.初始、原始。《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天人之道,何所本始?」也作「本初」。
2.汉朝宣帝的年号(西元前73~前70)。
《漢語大詞典》:大一
古代道家用语。谓大到极点而囊括一切。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於无间,谓之小也;虽復大小异名,理归无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
《國語辭典》:开化(開化)  拼音:kāi huà
1.北方方言。冰雪融化解冻。
2.启发教化。《宋书。卷八一。顾觊之传》:「夫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
3.文化水准提高,各种知识发达进步。《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这二年我们南京倒也很开化的,外面的女学堂也不少。」
《國語辭典》:开化(開化)  拼音:kāi hua
北平方言:(1)果实等生长肥大。(2)心情舒展。
《國語辭典》:蒙昧  拼音:méng mèi
昏昧不懂事。唐。韩愈 答崔立之书:「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
《國語辭典》:濛昧  拼音:méng mèi
昏暗不明。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三首之三:「霮䨴冥隅岫,濛昧江上雾。」
《國語辭典》:矇昧  拼音:méng mèi
1.眼睛看不清。汉。蔡邕〈瞽师赋〉:「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郁伊。」
2.不开通、不明理。《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谯周》:「昔在鸿荒,矇昧肇初,三皇应箓,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书。」
《漢語大詞典》:大朴(大樸)
大樸(dà pǔ):谓原始质朴的大道。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昔鸿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於上,民无竞於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 唐 陆龟蒙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诗:“祗为读此书,大朴难久存。” 宋 叶适 《〈谢景思集〉序》:“拨弃组绣,考击金石,洗削纤巧,完补大朴。” 明 宋濂 《元故王府君墓志铭》:“呜呼!大朴之散久矣,嗜利之徒唯思肥己而瘠人。”参见“大朴(tài pǔ)”。
大朴(tài pǔ):谓原始质朴之大道。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大朴既亏,则高尚之标显。” 刘良 注:“大朴,大道也。”一本作“ 太朴 ”。 宋 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