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历史学(历史学)  拼音:lì shǐ xué
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学问。
《国语辞典》:星历表(星历表)  拼音:xīng lì biǎo
附有星期、日历的手表。
《国语辞典》:行事历(行事历)  拼音:xíng shì lì
预先拟订的活动日程表,作为未来行事的依据。
《国语辞典》:身历声(身历声)  拼音:shēn lì shēng
一种无线电广播和收音的装置方式。利用两只麦克风,配上两个喇叭播音或收音,让声音以接近原声的方式播放出来,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觉。
《国语辞典》:儒略历(儒略历)  拼音:rú lüè lì
西洋的旧历法。为古罗马时期儒略凯撒(Julius Caesar)于西元前四十六年所颁行的历法,为英语Julian calender的音译。儒略历以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各三十一日;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各三十日;二月平年是二十八日,闰年则为二十九日。因此平年为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为三百六十六天,每四年之中有一个闰年,平均每年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多了十一分十五秒,因此节气逐渐提早,大约一百二十八年就多一天。因此在一五八二年的历法改革改用「格里历」。
《骈字类编》:釜历(釜历)
明一统志釜历山在永康县南三十五里旧名历山孤峰屹立望之如覆釜然
《漢語大詞典》:奉元历(奉元曆)
(1).历法名。 宋 熙宁 七年 卫朴 造。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 卫朴 造《奉元历》,始知旧蚀法止用日平度,故在疾者过之,在迟者不及。”元史·历志二·授时历议下:“《奉元历》 熙寧 七年甲寅 卫朴 造,行十八年,至 元祐 壬申,后天七刻。”
(2). 宋 南渡后,其法已散失。 清 李锐 据元史·历志,补算岁日朔日,可借以考见梗概。
《分类字锦》:凤历维新(凤历维新)
晏殊 元日诗 人正肇届时多祜,凤历维新景载阳。
分类:元日
《漢語大詞典》:府经历(府經歷)
知府的属官,主管出纳文书事。又称府经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藩臺早就有心给 继之 一个署缺,因知道今天是他老太太的整寿,前几天 江都县 出了缺,论理就应该即刻委人,他却先委了 扬州 府经歷暂行代理,故意挨到今日掛牌,要博老太太一笑。”亦省称“ 府经 ”。《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那人自称姓 申 号 守尧 ……那年修理堤工案内,得了一个异常劳绩,保举免补本班,以府经补用。”
《漢語大詞典》:隔年皇历
今年以前的历书,比喻过时的道理、规则。也作“隔年黄历”
《漢語大詞典》:隔年旧历本(隔年舊曆本)
犹隔年历。比喻过时的事物。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
分類:犹隔过时
《漢語大詞典》:隔年历(隔年曆)
去年的历书。比喻已失时效的废物。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五四:“经义本儒者分内事,而一行作吏,则置之如隔年历;閒有作者,祇为子弟作嫁衣裳。 陈启新 誚为‘敲门砖子’,非诬也。”
《漢語大詞典》:亘历(亘歷)
经历,经过。 郭沫若 《断断集·屈原时代》:“在 殷 代灭后, 中国 的社会曾亘历过几百年是奴隶制度。”
分類:经历
《國語辭典》:格里历(格里曆)  拼音:gé lǐ lì
现行的阳历。西洋的旧历法儒略历的长度比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多了十一馀分钟,因此罗马教皇格里十三世于西元一五八二年颁订新的置闰规则,以儒略历为基础,除了原来的每四年一闰外,将西元年分除以四百馀一百、二百、三百的三年改为平年。于是平均每年长度缩短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五日,大约一万年才多三天,这种历法称为「格勒哥里历」,简称为「格里历」。由于它已普遍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自民国元年起,也以格勒哥里历作为国历。也称为「公历」、「西历」、「新历」、「阳历」。
《漢語大詞典》:多历年稔(多歷年稔)
谓历时久长。 南朝 梁武帝 《责贺琛敕》:“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歷年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