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名学(地名學)
研究地名的起源、词义、演变、转译以及命名时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或原因等的学科。可为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提供有关资料。
《國語辭典》:地方志  拼音:dì fāng zhì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产物、史迹与人文现象的书,称为「地方志」。也作「方志」。
《漢語大詞典》:大本曲
白族的曲艺。已有数百年历史。流行于 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 ,有南腔和北腔之分。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语为主,也有用汉语的。唱词格式大都是四句一组,前三句为七字句,第四句为五字句。后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出“吹吹腔”,除有民间乐舞的特点外,还吸取了汉族戏剧的优点,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國語辭典》:帝国主义(帝國主義)  拼音:dì guó zhǔ yì
近代欧洲国家开始殖民征服其他地区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思想与行为,指基于军事、经济等优势,将权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国家,趁机扩张其领土,并强化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配与从属关系。
《漢語大詞典》:楚汉成皋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度打败刘邦,占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引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内),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收复成皋。
《漢語大詞典》:城濮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郑、许国攻宋,宋向晋求救。次年晋军进攻楚的盟国曹、卫,楚军北上与晋军对垒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时晋军较弱,乃先击溃由陈、蔡军组成的楚军右翼,再设计击退楚军左翼,迫使楚军主力后退。战后,晋文公成为霸主。
《國語辭典》:词汇学(詞彙學)  拼音:cí huì xué
以词汇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狭义的词汇学只研究语词的构造和词汇的发展、构成及其规范;广义的词汇学则包括词源学、词义学、辞典学等。如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词汇学、研究某个时期的词汇系统的描写词汇学、研究语言词汇一般理论的普通词汇学。也作「词汇学」。
《國語辭典》:前所未有  拼音:qián suǒ wèi yǒu
以前所没有过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国朝不历真相而为相者凡七人……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镜花缘》第八四回:「如此好令,真是酒席筳前所未有的,妹子恭逢其盛,能不浮一大白!」
《漢語大詞典》:奴隶主阶级
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剥削阶级。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用最残暴的手段剥削和压迫奴隶,同时也压榨自由民,使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贫困破产,沦为奴隶。随着奴隶社会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
《漢語大詞典》:奈良时代
日本历史上指以平城京(在今奈良市西)为首都的时代。从公元710年迁都平城京时开始,至784年移都长冈京(在今京都府)时结束。这一时期,屡派遣唐使、留学生入中国,吸收中国文化。文化兴盛,尤其是佛教建筑、美术和文学成就最大。
《國語辭典》:史不绝书(史不絕書)  拼音:shǐ bù jué shū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唐。徐彦伯 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
《漢語大詞典》:史剧(史劇)
历史剧。以历史为题材的戏剧。 郭沫若 《〈孔雀胆〉二三事》:“以其史学的立场来指斥史剧的本事,那是不免把科学和艺术混同了。”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初见面,他就要去了我在 上海 ‘孤岛’时期为宣传抗日赶写的《碧血花》……等 南明 史剧。”
《國語辭典》:史无前例(史無前例)  拼音:shǐ wú qián lì
以往从未发生过。如:「这次空难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是史无前例的。」
《漢語大詞典》:说古话(説古話)
讲历史故事。 宋 苏轼东坡志林·途巷小儿听说三国语:“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輒与钱,令聚坐听説古话。”
分類:历史
《國語辭典》:考古学(考古學)  拼音:kǎo gǔ xué
以过去人类所留下的遗物、遗迹等材料为基础,推究人类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发展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