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退却(退卻)  拼音:tuì què
后退。《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以颜渊配」句下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当今宜捐淮、汉以南,退却避之。」
《國語辭典》:逡巡  拼音:qūn xún
1.向后退。《庄子。秋水》:「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汉。贾谊 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也作「逡循」。
2.徘徊不前。唐。杜甫丽人行〉:「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俛首骤入,勿逡巡!」
3.顷刻之间。唐。韩湘言志〉诗:「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是不关亲,可怜见命在逡巡。」
《國語辭典》:却步(卻步)  拼音:què bù
因畏惧或憎厌而退缩不前。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颓丧却步。」
分類:却行后退
《漢語大詞典》:颠米(顛米)
指 宋 代书法家 米芾 。 芾 爱石成癖,却行止违世脱俗,倜傥不羁,世称“米颠”。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横山 丘一中 ﹞其遗藁有《答主簿短啟》,中有云:‘移来三两竿之清风,拈起二百年之公案。所恨无 颠米 之笔,十丈捲船;何当登 景苏 之堂,一尊酌月。’”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年来衰老愁伤逝,况是凋零仅剩才。最风流处却如痴,颠 米 迂 倪 未是奇。”参见“ 米颠 ”。
《國語辭典》:米颠(米顛)  拼音:mǐ diān
人名。指北宋书画家米芾。参见「米芾」条。
《漢語大詞典》:背行
背身却行。《楚辞·招魂》:“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分類:却行
《漢語大詞典》:逡循
却行,恭顺貌。晏子春秋·问下十二:“ 晏子 逡循对曰:‘ 婴 不肖, 婴 之族又不若 婴 ,待 婴 而祀先者五百家,故 婴 不敢择君。’”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然 大伯 见 歷 ( 王季 )知适,逡循固让……是以尊号追及 大王 。”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二“遵道”:“道当为遁,字之误也。遵遁即逡巡。注引曰:‘逡巡,却退也。’作‘逡遁’,作‘遵遁’,与同。作‘逡遁’,又作‘逡循’。《庄子·至乐篇》作‘蹲循’,《汉书·平当传赞》作‘逡遁’,《万章传》作‘逡循’,三注作‘逡遁’,竝字异而义同。”参见“ 逡巡 ”。
分類:却行恭顺
《國語辭典》:逡巡  拼音:qūn xún
1.向后退。《庄子。秋水》:「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汉。贾谊 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也作「逡循」。
2.徘徊不前。唐。杜甫丽人行〉:「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俛首骤入,勿逡巡!」
3.顷刻之间。唐。韩湘言志〉诗:「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是不关亲,可怜见命在逡巡。」
《漢語大詞典》:麾日
谓挥戈而使日却行。语本《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高诱 注:“撝日令反,却行三舍。”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使圣人麾日,日终不反, 阳公 何人,而使日反乎?”参见“ 挥戈回日 ”。
分類:却行
《國語辭典》:挥戈回日(揮戈回日)  拼音: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奋勇力拼,挽救危机。参见「撝戈反日」条。明。刘基 次韵和石抹公悲红树诗二首之一:「却羡鲁阳功德盛,挥戈回日至今传。」
分類:危局
《漢語大詞典》:逡遁
(1).却行,恭顺貌。管子·戒:“ 桓公 蹵然逡遁。”汉书·雋不疑薛广德等传赞:“ 薛广德 保县车之荣, 平当 逡遁有耻, 彭宣 见险而止,异乎‘苟患失之’者矣。” 颜师古 注:“遁读与巡同。”
(2).退避,退让。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逡遁:“ 贾谊 《过秦》云:‘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关而攻 秦 , 秦 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 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已困矣。’遁者盖取盾之声以为巡字,当音详遵反……九国畏愞,自度无功,持疑不进,坐致败散耳。后之学者既不知遁为巡字,遂改为遁逃,因就释云。”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以疆圉抗詔,叛也。又逡遁多畏,而弗能自立为小国,虚设节镇也,孰用?”
《漢語大詞典》:逡迍
却行,恭顺貌。 明 方孝孺 《孙伯融传》:“逡迍就见,置酒与饮。”
分類:却行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