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险 → 礆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危辱
危险与屈辱。《列子·说符》:“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新五代史·杂传·王师范》:“诸镇有兵,所以藩扞天子,今天子危辱,而诸镇反以兵自衞。” 明 方孝孺 《慈竹轩记》:“身不涉忧患之涂,耳目不接危辱之事。”
《漢語大詞典》:深险(深險)
(1).深沉阴险。《北史·文苑传·温子昇》:“ 子昇 外恬静,与物无竞,言有準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豫其间,所以终致祸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里人 张某 ,深险诡譎,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
(2).更加危险。《易·坎》“初六,习坎,入於坎窞,凶” 宋 程颐 传:“柔弱无援,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於深险耳。”
(3).偏僻险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 策 虽有 会稽 、 吴郡 、 丹阳 、 豫章 、 庐江 、 庐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宋史·兵志四》:“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2).更加危险。《易·坎》“初六,习坎,入於坎窞,凶” 宋 程颐 传:“柔弱无援,而处不得当,非能出乎险也,唯益陷於深险耳。”
(3).偏僻险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 策 虽有 会稽 、 吴郡 、 丹阳 、 豫章 、 庐江 、 庐陵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宋史·兵志四》:“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漢語大詞典》:刀几
《漢語大詞典》:十死
(1).本指十种情况必死,引申为极端危险。《六韬·战车》:“ 武王 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 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絶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过漂渚而寄食,託芦中而渡水。届於七泽,滨於十死。”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周书·李穆传》:“ 太祖 美其志节,乃叹曰:‘人之所贵,唯身命耳, 李穆 遂能轻身命之重,济孤於难……’乃特赐铁券,恕以十死。”《新唐书·桓彦范传》:“时 武三思 以迁太后衔恚……五月,加特进,封 扶阳郡王 ,赐姓 韦 ,同后属籍,锡金银、锦绣,皆以铁券恕十死,令朝朔望。”
(3).死十次。夸张说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黎 唯而趋入,拜伏曰:‘向迷丈人物色,罪当十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聂小倩 ﹞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周书·李穆传》:“ 太祖 美其志节,乃叹曰:‘人之所贵,唯身命耳, 李穆 遂能轻身命之重,济孤於难……’乃特赐铁券,恕以十死。”《新唐书·桓彦范传》:“时 武三思 以迁太后衔恚……五月,加特进,封 扶阳郡王 ,赐姓 韦 ,同后属籍,锡金银、锦绣,皆以铁券恕十死,令朝朔望。”
(3).死十次。夸张说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盗侠》:“ 黎 唯而趋入,拜伏曰:‘向迷丈人物色,罪当十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聂小倩 ﹞欢喜谢曰:‘君信义,十死不足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