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42,分7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印发
结印
印锁
斜印
挂印
赐印
龟印
印合
手印
痕印
赤印
印缝
印石
印谱
掌印
《國語辭典》:印发(印發)  拼音:yìn fā
印刷发行。如:「为了促销商品,他印发传单以招徕顾客。」
《国语辞典》:结印(结印)  拼音:jié yìn
佛、道教中,用手作种种手势,象徵不同的意义。《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脸子是一个骷髅,去骷髅眼里生出两只手来,左手提著方天戟,右手结印。」
《漢語大詞典》:印锁(印鎖)
亦作“ 印鏁 ”。 印盒上的锁。 唐 白居易 《赠皇甫庶子》诗:“骑少马蹄生易蹶,用稀印锁涩难开。”锁,一本作“ 鏁 ”。
分類:印盒
《漢語大詞典》:斜印
斜盖的图章。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粘批收》:“批收掣获,既为起解凭据,亦陞迁交代张本,宜……夹入实收,黏连成卷,下用骑缝斜印收贮。”
分類:图章
《漢語大詞典》: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儒林外史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前汉书平话》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骈字类编》:赐印(赐印)
汉书陆贾传: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贾赐佗印,为南越王。 后汉书孝和帝纪:永元十二年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漢語大詞典》:龟印(龜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 汉 卫宏 《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唐 司空曙 《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豸冠亲穀弁,龟印识荷衣。”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蚕丛 龟印解,鶉野隼旟新。”
《國語辭典》:印合  拼音:yìn hé
印模、模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虫儿打街上过来,众人都道孙大郎与孙二似一个印合脱下来的。」
《國語辭典》:手印  拼音:shǒu yìn
纹印。指纹人各不同,因此供状、契据等文件上多须捺指纹以示承认或负责。《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今朝随你写休书,搬去妆奁莫要怨,手印缝中七个字:『永不相逢不见面』。」《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你想,乡下挑水的几时见过两只大元宝呢?自然欢欢喜喜的打了手印。」也称为「手模」。
《漢語大詞典》:痕印
痕迹,烙印。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 巴尔干 诸小邦,或前属行省,或久列藩封,以歷史所遗种族宗教之痕印,歷久未湮,根本一弱,遂纷纷畔离,谋所以自树。”
分類:痕迹
《骈字类编》:赤印
唐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骈字类编》:印缝(印缝)
唐 孟郊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国语辞典》:印石  拼音:yìn shí
1.用以刻印的石头。
2.一种石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注》:「湘水又北,历印石,石在衡山县南,湘水右侧,盘石或大或小,临水,石悉有迹,其方如印,累然行列,无文字,如此可二里许,因名为印石也。」
《國語辭典》:印谱(印譜)  拼音:yìn pǔ
汇集历代古印及各家所刻印章而成的书。始于宋徽宗的宣和印谱。
《國語辭典》:掌印  拼音:zhǎng yìn
掌管印信。比喻主持事务或掌有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