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42,分7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省印
印迹
解印绶
真印
中印
汉印
带印
刊印
两印
印韨
主印
迹印
印玺
印符
双印
《漢語大詞典》:省印
官署之印。 唐 白居易 《曲江亭晚望》诗:“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分類:官署
《漢語大詞典》:印迹
痕迹,踪迹。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看着这些印迹,他想起东西,想起人,梦似的都不见了。” 李瑛 《〈诗选〉自序》:“现在所编的这个选本,我也有意识地尽量保留了……我成长的道路的印迹。”
《漢語大詞典》:解印绶(解印綬)
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汉书·薛宣传:“ 游 ( 谢游 )得檄,亦解印綬去。”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 敬子 解其意。一夕,解印綬遁去。”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二节:“ 噶苏士 既解印綬,旋察 古鲁家 之异志,知事不可为,乃避难于 突厥 。”亦省作“ 解綬 ”、“ 解印 ”。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郡政有错,争之不从,即解綬去。”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元 张可久 《朱履曲·归兴》曲:“堂上先生解印,松边稚子迎门。”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下官 苏州 太守 卜康民 ,地处衝繁,事多盘错,未得掛冠之便,难萌解綬之心。”
《漢語大詞典》:真印
禅宗谓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心印。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初, 达摩 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同躋智地,密付真印。”
《漢語大詞典》:中印
中印度 的省称。借指禅林。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國語辭典》:汉印(漢印)  拼音:hàn yìn
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篆体大都方正平直,结构谨严。与秦印皆为后代篆刻家、金石家所推崇。
《骈字类编》:带印(带印)
云笈七签:夫有为者,谓历藏导引,动作诸气,飞丹合药,吞符跪拜,带印禁忌,随日时王相醮祭名号精灵,使人解占候。此谓有为,不能知道。
《國語辭典》:刊印  拼音:kān yìn
刻版或排版印刷。《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差拘》:「用纸一方,刊印同票式。」
《骈字类编》:两印(两印)
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 黄金两印双花绶,富贵婚姻古无有。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 秦家御史汉家郎,亲专两印征殊方。
《漢語大詞典》:印韨(印韍)
见“ 印紱 ”。
《漢語大詞典》:印绂(印紱)
亦作“ 印韍 ”。 印绶。汉书·游侠传·陈遵:“轻辱爵位,羞污印韍。”汉书·王莽传中:“男以‘睦’、女以‘隆’为号焉,皆授印韍。令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亦受印韍。” 颜师古 注:“韍,亦印之组。”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荷印紱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臣 衍 向者甫及年期,还上印紱。”
分類:印绶
《漢語大詞典》:主印
掌印。指担任官职。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 唐 许浑 《赠何处士》诗:“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 唐 生不敢亲。”
《漢語大詞典》:迹印
痕迹。 巴金 《电》三:“我也知道过去的生活在一个人的心灵上留下的迹印是很难消灭的。” 巴金 忆·忆:“那许多被我爱过的生命在我的心上刻划了那么深的迹印,我能够把他们完全忘掉么?”
分類:痕迹
《漢語大詞典》:印玺(印璽)
印信。 秦 以后专用于皇帝。管子·君臣上:“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则又有符节、印璽、典法、筴籍以相揆也。”汉书·食货志上:“ 宣帝 始赐单于印璽,与天子同。”
《漢語大詞典》:印符
印信和兵符。史记·淮阴侯列传:“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
分類:印信兵符
《骈字类编》:双印(双印)
后汉书舆服志:佩双印刻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决,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