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42,分70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高锵(字 淑振 号 印南 )
释性璞(字 印含 王 )
严学思(号 心印 )
丁进(字 印趋 号 瓯石 )
胡权(字 巽胤 号 吴印 )
张弘德(字 德符 号 印石 )
李绍贤( 绍芳、绍贤 号 印渚 )
谭文化(号 印在 )
王应玘(别称 不了和尚 字 剡公、印千 等月 )
马之骥(字 胜千 号 渥印 )
张国经(字 九一 号 印梁 )
徐名琦(号 印台 )
涂必泓(号 印海 )
印司奇
其它辞典(续上)
僧德清(别称 憨山 字 澄印 蔡 世称 憨山大师 )高锵(字 淑振 号 印南 )
释性璞(字 印含 王 )
严学思(号 心印 )
丁进(字 印趋 号 瓯石 )
胡权(字 巽胤 号 吴印 )
张弘德(字 德符 号 印石 )
李绍贤( 绍芳、绍贤 号 印渚 )
谭文化(号 印在 )
王应玘(别称 不了和尚 字 剡公、印千 等月 )
马之骥(字 胜千 号 渥印 )
张国经(字 九一 号 印梁 )
徐名琦(号 印台 )
涂必泓(号 印海 )
印司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 【介绍】: 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澄印,全椒蔡氏子,出家应天报恩寺,寻入五台栖牢山,坐事,戍雷阳,终于曹溪,有憨山梦游东游诸集。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金陵全椒蔡氏子。母感异梦而生。年十二礼京之报恩西林师薙发。十九受具。听讲华严十玄门。至海印森罗常住处有得。遂游方。与妙峰为友。初参遍融乞指示。融默然直视以接之。寻阅肇论。至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忽悟。乃曰。今日始知鼻孔向下。时妙峰见之喜曰。何所得耶。师曰。夜来两个铁牛斗入水中去也。至今绝消息。峰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钱。又参笑岩。岩问。你从何处来。曰南方。岩曰。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师便礼拜。住东海牢山。闻望籍甚。皇太后李。特礼殷重焉。后遭无妄之谤。假道士奏论于神宗皇帝。朝中宰辅。多深惜。师遂蒙圣旨衿察。坐以私创寺院。遣戌雷州。至韶阳礼祖。偈曰。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拍天。多少鱼龙争变化。源头一脉尚冷然。越十有一年丙午。皇长孙生。恩赦免戌。复留曹溪。往来端州。九载始还僧服。丙辰冬。过江右之双径。为达大师秉炬。缁索骈集。山谷为之喧动。后抵匡山。韶阳郡守。力请居曹溪。师曰。曹溪是吾昔日所欲修缉也。遂杖锡遄行。度岭。吟曰。五云一望入南安。万叠千洄六六滩。行到水穷山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越明年癸亥。忽告众曰。缘与时违。化将焉托。一期事毕。吾将归矣。索浴更衣端坐而逝。塔全身于韶之南华寺。南二里天子岗。迎归匡山。历二十馀载。地湿虫蚁。半蚀其龛。请归曹溪。途中弟子辈。因龛缝睹师。状貌如生。发爪俱长。以金漆其身。造寺供养。称肉祖云。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德清,字澄印,晚号憨山。姓蔡氏,全椒人也。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娠。及诞,白胞重裹,生性颖异。方七岁,叔父死,陈尸于床,便问“死从何处去?”及见人举子,又问:“生从何处来?”若已抱生死去来之疑者。九岁能诵《普门品》。才及舞勺,辞亲入江宁报恩寺,依西林染剃。内江赵文肃公摩其顶曰:“儿他日人天师也。”逾年受《法华》,四月而成诵。遂以次讲习,通贯内外典籍。年十九,祝发受戒具于无极,听讲《华严玄谭》,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从云谷结禅于天界寺,发愤参究。疽发于背,祷于伽蓝神,愿诵《华严》十部,乞假三月以毕禅期。祷已熟寐,晨起而病良已。三月之中恍在梦中,出行市上俨如禅坐。嘉靖丙寅,寺燬于火,有司以本寺官住,头首执事下司法者十五人。寺为皇室造建,所费皆出内帑,事干重典,法当论死。僧众惧逃,独清奔走法庭看点。盐菜饘粥,荷担往来,多方调护,设法解救,竟从末减,坐罚囚粮。先是西林临化,抚清嘱众曰:“我身后,寺事无大小,立我像前,听此儿主张,庶几可保无虞。”由是一寺僧众,皆服其知人。然清与雪浪恩誓志兴复,相与畜德俟时。远出参方,大德檀越 ,庶或旦夕遇之。故尝听讲天界,厕溷清除,了无人迹。每早起见后院脩洁,意主东净者非常人也。访之,一黄面病僧,目光射激,遂与定参访之约,质明则已行矣。清以江南习气柔暖,宜入苦寒之地以自摩厉,遂飘然北迈。天大雪,乞食广陵市中,曰:“一钵足轻万钟矣。”抵京师,妙峰衣褐来访,须发毵毵如河朔估客,望其眸子,相视哑然。参编融,融无语,唯张目直视。又参笑岩,岩问:“何方来?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游盘山至千像峰石室,见不语僧,遂相与樵汲度夏,时明万历元年癸酉也。明年偕妙峰结冬蒲坂,阅《物不迁论》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遂豁然省悟,顿了“旋岚掩 岳”之旨,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峰一见,遽问何所得。清曰:“夜来见河中两铁牛,相斗入水去,至今绝消息。”峰曰:“且喜有住山钱矣。”遇牛山法光禅师,坐参请益,法光发音如天鼓,清深契之。清游五台,居北台之龙门,老屋数椽,在万山冰雪中。春夏之交,流澌冲击,静中如万马驰骤之声,以问妙峰。峰举古人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證观音圆通语。清然之。日寻缘溪横彴,危坐其上。初则水声苑然,久之,忽然忘身世,众籁阒寂,水声不复聒耳。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见其中。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因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大虚空,万象森罗徒起灭。”游雁门,兵使胡君请赋诗,甫搆思,诗句逼凑喉嗌,从前记诵见闻一瞬见前,浑身是口,不能尽吐。清默念此法光所谓禅病也,唯睡熟可以消之。拥衲跏趺,一坐五昼夜,胡君撼之不动。鸣磬数声,乃出定。默坐却观,知出入动息,住山行脚,皆梦中事,其乐无以喻也。还山,刺血书《华严经》。点笔念佛,不废应对。口诵手书,历然分明。邻僧异之,众相诘难,已皆赞叹而去。尝梦登弥勒楼阁,闻说法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清尝与妙峰,登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光宗既应期而生,清遂远遁东海之牢山。慈圣命龙华寺僧瑞庵,行求得之,遣使再徵不能致,赐内帑三千金。复固辞,使者不敢复命。清曰:“古有矫诏赈饥之事,山东岁凶,以此广圣慈于饥民,不亦可乎?”使者持赈籍还报,慈圣感叹,率阖宫布金造寺,赐额曰:“海印”。因诣京谢恩,为报恩寺请藏,遂奉命赍送。寺塔有光,照曜累夕。迎经之日,光如浮桥北度,经在光中行也。清还,以报恩本末具奏,曰:“愿日减膳羞百金,十年工可举也。”慈圣许之。而黄冠之难作。清住山十三年,方便说法,东海弥离车地,咸向三宝。而黄冠以侵占道院,飞章诬奏,有旨逮赴诏狱。先是,慈圣崇信佛乘,敕使四出。中人谗搆,动以烦费为言,上弗问也。而其语颇闻于外庭,所司遂欲中清以法,因以株连慈圣左右,并按前后施舍帑金以数十万计。拷掠备至,清一无所言。已乃从容仰对曰:“公等欲诬服,易耳。狱成,将置圣母何地?公所按数十万,在县官锱铢耳。主上纯孝,度不以锱铢故,伤圣母心。狱成之后,惧无以谢圣母,公穷竟此狱,将安归乎?”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狱。上所列惟赈饥三千金,有内库籍可考,慈圣及上皆大喜。然犹坐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上意也。达观真可闻之,将走都门,为之申救。遇于江上,清曰:“君命也,其可违乎!”为作《逐客说》而别。清度五岭,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见粤帅,就编伍于雷州。岁大疫,死者相枕籍,率众掩薶,作广荐法会,大雨平地三尺,疠气立解。参政周君鼎石,率学子来叩击,举“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发问。清曰:“此圣人示指人,要悟不属生死一着耳。”周君击节叹赏。粤之文秀冯昌历辈,闻风来归。清搆禅室于壁垒,间说《法华》,至宝塔示见娑婆华藏涌见目前,开悟者甚众。居粤五年,乃克住锡曹溪,归侵田,斥僦舍、屠门、酒肆,蔚为宝坊。缁白分集,摄折互用。大鉴之道,勃然中兴。盖丙午始遇赦,癸丑至衡阳。游南岳,礼八十八祖道影。甲寅夏,至湖东。慈圣上宾,诏至,恸哭,披剃返僧服。又二年,念达观法门生死之谊,赴葬于双径,为作荼毗佛事。箴吴越禅人之病,作担版歌。吊莲池宏于云栖,发挥其密行以示学者。自吴门返庐山,结庵五乳峰下,效远公六时刻漏,专脩净业。示人偈曰:“但观一句弥陀佛,念念心中尝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欠。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不可更起差别见。”居四年,复往曹溪。以天启三年癸亥十月十一日,妙峰登也,清示寂。曹溪水忽涸,百鸟哀鸣,夜有光烛天。三日入龛,面色如生,须发皆长,鼻端微汗,手足如绵。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九。所著有《楞伽笔记》、《华严纲要》、《楞严悬镜》、《法华击节》、《楞岩法华通义》,《起信唯识解》,及《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大学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梦游集》各若干卷,行于世。清身体魁梧,气宇轩朗,所至及物利生,如日暄雨润,加被而人不知。山东再饥,清尽发其囷,亲泛舟至辽东,运籴以赈,旁山之民咸免捐瘠。税使与粤帅有隙,嗾使市民以白艚作难,群噪围帅府,清缓颊谕税使解园,不动声色。会城以宁珠船千艘罢采不归,剽掠海上,而开矿之役,绎骚尤甚。采使谒曹溪,清以佛法摄受,徐为言开采利害,由是珠船罢采,不入海,而矿额令有司岁解。制府戴公遗书谢曰:“吾今乃知佛祖慈悲之广大也。”尝言居北台时,大雪高于屋,昏夜可鉴毛发。坚坐待尽,身心莹然。迟明,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携行雪洞中里许,乃出。当诏狱拷治时,忽入禅定,榜箠刺爇,若陷木石。逾年在雷阳,闻侍者趣呼,逮系毒楚卒发,几无完肤,此《楞伽笔记》所由作也。前后得度弟子甚众,从之于狱,职纳橐饘者,福善也。始终依于粤者,善与、通炯、超逸、通岸也。归肉身于五乳,留爪发于曹溪,为之塔铭者,弟子皖舒吴应宾、常熟钱谦益也。为之传与碑记者,会稽陆梦龙也。为述灵龛还曹溪供奉始末者,刘起相也。俱详《梦游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高锵,字淑振,号印南,山东莱州府胶州灶籍济南府利津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司教观城,登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大同府推官,廉介正直,人不敢干以私。时代藩有废嫡立庶之举,公毅然驳正。内臣王虎开采剥民,豪宗素横,俱敛迹不敢肆。调宝庆,迁南计部,理盐政,疏壅剔弊,务去民累。出守归德府,政尚宽简。天启元年升河南驿传道副使,寻以纠察劾归。八载复起判京兆,累任分司,积劳卒于官,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性璞,字印含,姓王氏,吴人也。与隐微理为同母兄弟,友爱天成,志趣不歧。兄性好佛,遇有道场,尝切观摩,璞必相随,及肩恐后。由是研心经咒,参访名宿,互为探讨,动则与偕。居恒相谓曰:“安得名师而归依之?”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古馨至苏,应香馀说戒之请,夜梦二蜂率小蜂无数飞投于怀,诘旦见璞兄弟怀香求具,适符其兆,古祖感念,因留意焉。遂同至古林,终日与兄瞑息对坐,各有会心。理依古祖,智慧聿启,德性坚定,命代说般若,颇开觉悟,因以紫衣、法物、著述诸书付之。及理示疾,以席逊璞,辞之再四,理曰:“祁奚举午不避亲,赵祖让弟不私子。我观四众谁可与言?且既出世,志在弘法,更无他望,又何所嫌,汝其勿辞。”崇祯十年,召见赐紫。清室初兴,入主中夏,定鼎燕京。世祖万机之暇,寻味释典,雅慕高僧,企璞道望,诏入京师,参访要妙,时契帝心,赐紫还山。际遇两朝,恩礼有加,人或荣之,璞独伤焉。以清顺治三年十一月十二日示寂,寿七十有八,腊四十有四,塔于天隆玉环山后。当古祖香馀说法之时,年已垂暮,而璞年最少,尝语人曰:“孔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一贯之传乃在后进曾子。吾道其在璞乎?”后接席十年,恪守祖训,大弘律学,四方景仰,卒如其言。
人物简介
维基
严学思(1573年—1653年),号心印,广东肇庆府高明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户部观政后,六年授行人司行人,九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严学思年将四十岁,才中举人,又过二十五年,才中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丁进,字印趋,号瓯石,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博学强记,通达治体,尤邃于性理之学。祖父丁子中,读书好施,万历十六年岁大饥,家仅给衣食,子中每减省以活贫民,遇雨雪,辄登楼望,突不烟者馈以薪米。一日娶妾至,哀泣不已,询知父为旧邑倅,逋粮鬻女,子中即遣还不取值。居近山,有虎患,偶失闭门,虎伏阶下,子中抚其背,意为犊也,虚竟去。里有水碓,子中失足坠,臼椎摇摇不下,若有神助,卒崇配乡贤。丁进登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年)授检讨,二年四月充实录纂修官。时魏珰假子抚民,僭衣命服入朝,进斥之,珰怒。进与同官陈子壮、林钎等六人首摘其奸,俱削籍。珰败,六词臣同日召还。崇祯元年戊辰(1628年),进分校礼闱,十二月晋左春坊左庶子、经筵日讲官,上嘉悦,赐金帛。以升转愆期,弹劾首辅韩爌。六年癸酉主试江南,以党附温体仁被弹劾归里。时袁崇焕荷大帅任,进逆知无成功,上疏论之,后竟如其言。上虞与馀姚接壤,虞民代姚邮役甚苦,进上章争之。著有性理等书行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胡权,字巽胤,号吴印,直隶宁山卫(大名府滑县人)官籍宁国府宁国县人。胡权家为宁山卫世袭百户,他弱冠登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博学有识,尤长于史,邑令王廷谏聘修邑志,屡困公车,遂开塾训士,多所成就。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任榆次令,治行推山右第一,四年本省同考,七年擢吏部稽勋司主事,调验封,崇祯元年调考功,历文选员外,有清通之誉。给假归,优游林下,以寿终。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弘德(1582年—1643年),字德符,号印石,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张弘德在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获授肃宁知县,蝗灾时立赏格鼓励人民捕蝗,又开仓赈济,救活数万人;肃宁是魏忠贤故乡,他故意疏远不附和,因此没有人议论他。之后他调任蠡县知县,养育当地士子,被评为拙守迁任嘉兴府通判,他却以祖母年纪老迈归田终养;莱阳歉收,他拿出粮食供应人民,远近都依赖他,有著《四书说贯》、《尚书说贯》及《尚书艺》流传,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和与孺人丁氏一同去世,年六十二岁。张弘德有二子,其中张允龄由恩贡任昌邑县教谕。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绍贤(?—1643年),原名李绍芳,号印渚,山西平阳府蒲州民籍。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乡试举人,中举后,更名李绍贤,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六月考选庶吉士,五年六月授翰林院编修,八月充实录纂修官。崇祯元年会试同考,历官中允、谕德、左庶子、詹事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十三年升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督理钱法。十四年改礼部右侍郎,掌詹事府事,加从二品服俸,十六年养病卒。著有《馆课草》。
人物简介
维基
谭文化(?—1644年),号印在,四川潼川州蓬溪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四川乡试四十五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六名进士,户部观政,三年授河南洧川县知县,五年考察,改任教授。六年补山西平阳府教授,崇祯二年升南国子监助教,三年升刑部云南司主事,六年改任兵部车驾司主事,七年革职解组归。张献忠贼犯蜀,欲招致之,骂贼不屈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剡公。初从张煌言军,张死,入天童山为僧,名等月,字印千。晚食荤肉,人呼不了和尚。工书画。有《粟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胜千。天启五年进士。授馆职。以忤魏忠贤,归。崇祯初,起检讨,日直讲,修实录,典试闽省,得人尤盛,迁国子祭酒。生平耻逐浮华,敦实行。维基
马之骥(?年—1635年),字胜千,号渥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幼年丧父,天启四年甲子成为举人,五年(1625年)乙丑成为进士,并且当官,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而被免职。崇祯年间,担任简讨、国子监司业、祭酒。崇祯八年(1635年)以积劳成疾而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国经,字九一,号印梁,福建漳州府漳浦县军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福建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刑部观政,本年授江西广信府兴安县知县,四年调分宜知县,本省同考。崇祯三年升南吏部文选司主事,四年升稽勋司郎中,六年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兵备罗定道。时流寇入境,土贼窃发。国经以峻法惧之,闻风屏息。重文教以育胶庠,旌节妇以维风化。治事有方,重文学,工诗书,主修《罗定州志》凡十卷,八年书成,今佚。八年迁分守海北道参政,士民为之建祠。崇祯九年(163年),海北道参政张国经与廉州知府郑抱素纂修《廉州府志》十四卷。十二年调广西苍梧道,十三年考察,降四川佥事,十六年考察。享年九十四。著有《南都草》、《岭表吟》。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名琦,号印台,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授江夏县知县,后调福建闽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涂必泓,号印海,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今江西省南昌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登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五年授长洲县知县,九年应天府同考,十年首举卓异,本年行取,十一年正月升兵部车驾司主事,本年钦授贵州道监察御史,十二年巡视节慎库,又巡按云南。明亡后归附清朝,授掌河南道监察御史。顺治元年(1644年),改太仆寺少卿。次年,改左佥都御史。
人物简介
维基
印司奇(?—17世纪),字雪浪或易庵,湖广常德府桃源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印司奇是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 ,兵部观政,六年(1633年)获授南京车驾主事,之后曾任职职方司员外郎和车驾司郎中,个性刚正清廉,意气不会因为外物束缚。谢升掌管吏部,印司奇引用新例裁去驿卒。南京僚属和谢升送行,司奇亦不前往,反得到谢升顾念重视。崇祯八年(1635年),印司奇外任镇江知府,温体仁计划陷害钱谦益、瞿式耜,招募无赖敲响登闻鼓控告二人,让抚按审问,印司奇揭发无赖的奸计,惹怒温体仁,被降级;又和推官雷起剑交恶,被迫归乡,身上连十两金也没有,清誉响遍长江之外。安宗继位,起用印司奇为常镇道副使,隆武年间以佥都御史协理都察院事,福京失陷后隐居。清朝士兵攻克辰州府和常德府,印司奇长途跋涉走往桂林府,在永历朝廷累擢通政使和兵部右侍郎。桂林失守,他出家为僧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