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5,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王春泽( 滴 字 以润 号 印东 )
严杰(字 子俊 号 印台 )
潘季驯(字 时良 号 印川 )
尹校(字 原学 号 印石 )
李启昭(字 升甫 号 印山 )
顾绶(字 子印 号 近湖 )
张廷臣(字 印江、伯邻 )
杨允中(字 祖尧 号 治庵、印南 )
饶与龄(字 道延 号 宾印 )
释镇澄(字 空印 李 )
释月川(字 月川 号 空印 )
朱周业(字 心印 号 溯源 )
僧德清(别称 憨山 字 澄印 蔡 世称 憨山大师 )
高锵(字 淑振 号 印南 )
其它辞典(续上)
郑佶(字 元健 号 印溪 )王春泽( 滴 字 以润 号 印东 )
严杰(字 子俊 号 印台 )
潘季驯(字 时良 号 印川 )
尹校(字 原学 号 印石 )
李启昭(字 升甫 号 印山 )
顾绶(字 子印 号 近湖 )
张廷臣(字 印江、伯邻 )
杨允中(字 祖尧 号 治庵、印南 )
饶与龄(字 道延 号 宾印 )
释镇澄(字 空印 李 )
释月川(字 月川 号 空印 )
朱周业(字 心印 号 溯源 )
僧德清(别称 憨山 字 澄印 蔡 世称 憨山大师 )
高锵(字 淑振 号 印南 )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佶(1502年—1570年),字元健,号印溪,湖广黄州府黄陂县人,官籍。湖广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拜丰城令,改商城县,三十五年迁大理寺左评事,寻迁寺副、正,奉命虑囚四川。四十一年出守云南府,以考察不及谪通州倅。无何,迁东流县令,二年迁贰守嘉兴府,又二年迁守寻甸府,乞休归。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春泽(1515年—?),原名王滴,字以润,号印东,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军籍。福建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九名进士。擢户部主事,管理九江钞关。累官大名府知府,擢升浙江按察司监军副使,四十二年六月以平倭寇功受赏赐。晋山东右参政,四十二年十月被吏科都给事中赵灼等奉旨纠劾,以不职闲住。
人物简介
维基
严杰,字子俊,号印台,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三十四名,登第三甲第二百零七名进士。三十年授中书舍人,三十三年五月选授陕西道试御史,后罢官家居。四十五年被巡按御史庞尚鹏弹劾横行乡里,被黜为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1—1595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时良,号印川。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四十四年,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总理河漕朱衡共开新河。以丁忧去。隆庆四年,主持塞邳州、睢宁决口。后坐事被劾罢。万历五年,河、淮大决。次年,张居正命主治理。时黄水北流,全淮南移,季驯塞决口,筑堤防,借淮之清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使河、淮并流,以浚海口。次年工成,进工部尚书。张居正卒,季驯以党庇居正,落职为民。十六年,再起总督河道,加工部尚书。前后四奉治河之命,历二十七年。有《河防一览》、《两河经略》、《两河管见》。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良,乌程人,嘉靖庚戌进士,除九江推官,擢江西道御史,历佥都御史,治河,累官南兵部尚书,罢归,起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总理河道。有留馀堂集。维基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汇沮村(今湖州吴兴环渚街道常溪村)人古称槐溪,因村周多槐树而名。东晋后易名汇沮,取溪水会合之意,南朝宋元嘉间,有孝廉潘综舍命救父,因事迹感人而被朝廷诏旌纯孝里,2002年外溪与西邻常田圩合并,更名为常溪村。,归安县民籍,祖籍江南西道婺源(今江西)十二世祖仲阳,仕唐宦居闽之建阳。十八世祖逢辰,唐末再徙婺源之桃溪。三十世祖万,元末回迁汇沮。,水利专家,同进士出身。潘季驯父名潘夔,母闵氏,为刑部尚书闵圭之女,亦有研究者认为是闵氏是闵圭的孙女,闵圭次子闵闻的次女。潘季驯有三个兄长潘伯骧、潘仲骖、潘叔骏。自幼聪慧,七岁能写文章,补博士弟子。为归安县学贡生。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中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三名,三甲七十三名进士。初授九江推官,三十三年正月擢升江西道御史,三十八年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斥抑豪强。四十一年六月提调北直隶学校,四十二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次年,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不久因丁忧去职。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任总河,塞决口。次年报河工成,寻以运输船只漂没事故,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去。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次年召为刑部右侍郎。万历六年(1578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万历八年(1580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迁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改刑部尚书。张居正身后被抄家,长子张敬修自缢死,全家饿死十馀口。潘季驯看不下去,上疏明神宗说,“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皇帝看了不高兴。后被御史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有官员为他鸣不平。万历十三年(1585年)夏四月,天遇大旱,御史蔡系周上疏谓:“古者朝有权臣,狱有冤囚则旱。今李植以至尊胁廷臣,专权之渐也。且御下欲雪枉,而刑部尚书之枉先不得雪。今日之旱,实由于此。”在家乡筑有潘公桥。万历十六年(1588年)黄河大患,以给事中梅国楼等荐,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万历十九年(1591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次年,以病辞休。归后三年卒,葬于今湖州八里店镇三墩村曹家墩。
人物简介
维基
尹校(1523年—?),字原学,号印石,直隶徽州府歙县人,锦衣卫官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九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吏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年六月考选南京湖广道试监察御史,四十一年二月实授,隆庆元年主南京官员考察。三年正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四年四月改任北光禄寺少卿,十月考察去职。工书法。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启昭(1527年—?),字升甫,号印山,湖广蕲州卫官籍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湖广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联捷丙辰科会试第一百九名,三甲第八十二名进士。工部观政,授江西瑞州府推官,三十八年复除直隶庐州府,四十一年升南京户部主事,四十二年升员外,四十三年升郎中,隆庆元年(1567年)升广西南宁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顾绶(1528年—?),字子印,号近湖,山东东昌府临清州民籍直隶苏州府吴县人。山东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三百十一名,三甲第二百零九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十二月授真定知县,隆庆三年(1569年)四月行取,闰六月升刑部主事,五年七月调兵部,六年正月升员外,七月升郎中,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升顺德知府,五年正月降用,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七六
张廷臣,字印江。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进士。官盐法道副使。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有传。维基
张廷臣(1528年—?),字伯邻,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广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十七名,二甲第五名进士。历官楚雄府知府、台州府知府,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任长芦盐运使。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允中(1534年—?),字祖尧,号治庵、印南,顺天府蓟州遵化县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二名,三甲第十九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改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授广东道御史,六年五月复除河南道御史,七月巡按贵州,万历元年任贵州乡试监临官,改河南道御史,三年八月吏部以考察才力不及降为裕州判官,四年四月升新蔡县知县,六年二月升西安府同知,万历十年岁凶,啸聚者甚众,允中单车夜驰,集千百长团练调度,不五旬而渠魁就擒,境内以安。十一年二月累升工部郎中,十月拣选为通政使司左参议。丁忧,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五五
饶与龄(一五四三 — 一五九五),字道延,号宾印。大埔人。相长子。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曾试政都察院,以父母归侍二年而父卒,免服谒选,补中书舍人,才两月而病卒。有《新矶题咏》、《松林漫谈》、《谩笔稿》、《宝印诗草》,父子合刻诗文为《椿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镇澄,字空印,姓李氏,苑平人也。父仲武,母李氏,梦一僧持锡入室,觉而遂生。幼性聪慧,不类凡儿嬉戏,喜作膜拜。年十五投西山广应寺礼引公得度为沙弥,服勤三年,登堂受具。一江沣、西峰深、守庵中诸师弘教于大都,澄寻依讲肄,参穷性相宗旨,融贯《华严》,靡不该练,如是者十馀年。复从小山、芺岩究西来密意,妙契心印,一时义学推为上首。明万历壬午,憨山妙峰结隐五台,将集海内耆硕建无遮法会,招澄至,欣然相许。以所居紫霞兰若居之,壁观三年,大有开悟。塔院主人大方广公请脩《清凉传》,随留讲诸经,声光赫奕,四方学者日益集。未几,与云峰创狮子窟,建万佛琉璃塔,遂成丛林,讲演《华严》,学者数千指,坐寒岩冰雪俨金刚窟中也。慈圣太后为国祈福,注念台山,闻澄风雅重之,特赐《大藏经》。寻复命澄于都城千佛寺讲所著《楞严正观》,复于慈因寺讲演诸经,时妙峰造千佛铜殿于大显通寺,神宗嘉其功行,命重脩,更赐额曰“永明”。建七处九会道场,延诸法师讲演《华严》,以澄主第一座。会罢,以古竹林寺文殊现身处也,废久,复缉所用,多出内帑,不日而成。更集学子重讲《华严疏》,复脩南台为文殊化境。自是疲于津梁,遂谢诸弟子,默然兀坐。顷之,示微疾,犹危坐三日夜,中宵寂然而逝,万历丁巳六月十四日也。世寿七十有一,僧腊五十有奇,塔于竹林之左。澄生而安重,寡言笑,律身甚严,而处众以和,说法三十馀年,三演《华严》,虽登高座,万指围绕,意若无人。天厨日至,而疏粝自如。居尝专注理观,胁不至席,渊沈静默,老无惰容。受法弟子以千百计,出其门者率皆质朴无浮习。其于讲演,提纲挈要,时出新意,北方法席之盛,稽之前辈无出其右者。所著有《楞严正观》、《金刚正眼》、《般若照真论》、《因明起信摄论》、《永嘉集诸解》行于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镇澄。字月川。别号空印。金台宛平李氏子。幼聪慧弗群。十五礼西山广应寺引公为师。得度为沙弥。登坛受具。时一江澧西峰深守庵中诸大法师。弘教于大都。师亲依轮下。参穷性相宗旨。靡不该练。尤醉心华严圆顿法门。如是者十馀年。复从小山笑岩二老。究西来密意。殊有会焉。自是声光动远近。后学仰而归之。妙峰举无遮会于五台。师首其众。罢会。居紫霞兰若。面迫冷壁者三年。适塔院主人。请修清凉传。随以法席。延致四方。学士大集。至室无所容。寻与友人雪峰。创狮子窟。建万佛琉璃塔。遂成一大丛林。日绕数千指。演大华严。寒岩冰雪中。俨然金刚窟对谈也。时两宫兴福。尤注意台山。闻师雅重之。特赐龙藏。寻延师入京。馆于千佛慈因二寺。讲大乘诸经。赐赉隆厚。奉旨驰驿还山。开古竹林居之。有终焉意。复修古南台。南台竹林。皆文殊现身处。久废。得师而复兴。圣贤之迹隐显在人也。师自是疲于津梁。谢遣诸弟子。默然兀坐。一切无预于怀。众固请说法。师曰。学者以究心为要。多说何为。尔曹勉之。吾将行矣。中夜端坐而逝。时万历丁巳六月也。师安重寡言笑。律身至严。御众甚宽。说法三十馀年。处广众若无人。不受饮食。虽天厨荐至。而粗粝自如。居恒专注理观。安坐如山。物莫之动。度生卫法之心。至老弥笃。故出师之门者。皆凝厚之士。诸方取法焉。其于讲演。提纲挈要。时出新义。北方法席之盛。稽之前辈。无出师右者。著述。有楞严正观金刚正眼般若照真论因明起信摄论永嘉集诸解。皆盛行于世。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周业,字心印,号溯源,山东济南府阳信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除工部主事,改刑部主事,三十一年录囚关内,晋户部郎中,三十七年六月升河南右参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 【介绍】: 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澄印,全椒蔡氏子,出家应天报恩寺,寻入五台栖牢山,坐事,戍雷阳,终于曹溪,有憨山梦游东游诸集。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金陵全椒蔡氏子。母感异梦而生。年十二礼京之报恩西林师薙发。十九受具。听讲华严十玄门。至海印森罗常住处有得。遂游方。与妙峰为友。初参遍融乞指示。融默然直视以接之。寻阅肇论。至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忽悟。乃曰。今日始知鼻孔向下。时妙峰见之喜曰。何所得耶。师曰。夜来两个铁牛斗入水中去也。至今绝消息。峰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钱。又参笑岩。岩问。你从何处来。曰南方。岩曰。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师便礼拜。住东海牢山。闻望籍甚。皇太后李。特礼殷重焉。后遭无妄之谤。假道士奏论于神宗皇帝。朝中宰辅。多深惜。师遂蒙圣旨衿察。坐以私创寺院。遣戌雷州。至韶阳礼祖。偈曰。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拍天。多少鱼龙争变化。源头一脉尚冷然。越十有一年丙午。皇长孙生。恩赦免戌。复留曹溪。往来端州。九载始还僧服。丙辰冬。过江右之双径。为达大师秉炬。缁索骈集。山谷为之喧动。后抵匡山。韶阳郡守。力请居曹溪。师曰。曹溪是吾昔日所欲修缉也。遂杖锡遄行。度岭。吟曰。五云一望入南安。万叠千洄六六滩。行到水穷山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越明年癸亥。忽告众曰。缘与时违。化将焉托。一期事毕。吾将归矣。索浴更衣端坐而逝。塔全身于韶之南华寺。南二里天子岗。迎归匡山。历二十馀载。地湿虫蚁。半蚀其龛。请归曹溪。途中弟子辈。因龛缝睹师。状貌如生。发爪俱长。以金漆其身。造寺供养。称肉祖云。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德清,字澄印,晚号憨山。姓蔡氏,全椒人也。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娠。及诞,白胞重裹,生性颖异。方七岁,叔父死,陈尸于床,便问“死从何处去?”及见人举子,又问:“生从何处来?”若已抱生死去来之疑者。九岁能诵《普门品》。才及舞勺,辞亲入江宁报恩寺,依西林染剃。内江赵文肃公摩其顶曰:“儿他日人天师也。”逾年受《法华》,四月而成诵。遂以次讲习,通贯内外典籍。年十九,祝发受戒具于无极,听讲《华严玄谭》,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从云谷结禅于天界寺,发愤参究。疽发于背,祷于伽蓝神,愿诵《华严》十部,乞假三月以毕禅期。祷已熟寐,晨起而病良已。三月之中恍在梦中,出行市上俨如禅坐。嘉靖丙寅,寺燬于火,有司以本寺官住,头首执事下司法者十五人。寺为皇室造建,所费皆出内帑,事干重典,法当论死。僧众惧逃,独清奔走法庭看点。盐菜饘粥,荷担往来,多方调护,设法解救,竟从末减,坐罚囚粮。先是西林临化,抚清嘱众曰:“我身后,寺事无大小,立我像前,听此儿主张,庶几可保无虞。”由是一寺僧众,皆服其知人。然清与雪浪恩誓志兴复,相与畜德俟时。远出参方,大德檀越 ,庶或旦夕遇之。故尝听讲天界,厕溷清除,了无人迹。每早起见后院脩洁,意主东净者非常人也。访之,一黄面病僧,目光射激,遂与定参访之约,质明则已行矣。清以江南习气柔暖,宜入苦寒之地以自摩厉,遂飘然北迈。天大雪,乞食广陵市中,曰:“一钵足轻万钟矣。”抵京师,妙峰衣褐来访,须发毵毵如河朔估客,望其眸子,相视哑然。参编融,融无语,唯张目直视。又参笑岩,岩问:“何方来?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游盘山至千像峰石室,见不语僧,遂相与樵汲度夏,时明万历元年癸酉也。明年偕妙峰结冬蒲坂,阅《物不迁论》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遂豁然省悟,顿了“旋岚掩 岳”之旨,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峰一见,遽问何所得。清曰:“夜来见河中两铁牛,相斗入水去,至今绝消息。”峰曰:“且喜有住山钱矣。”遇牛山法光禅师,坐参请益,法光发音如天鼓,清深契之。清游五台,居北台之龙门,老屋数椽,在万山冰雪中。春夏之交,流澌冲击,静中如万马驰骤之声,以问妙峰。峰举古人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證观音圆通语。清然之。日寻缘溪横彴,危坐其上。初则水声苑然,久之,忽然忘身世,众籁阒寂,水声不复聒耳。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见其中。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因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大虚空,万象森罗徒起灭。”游雁门,兵使胡君请赋诗,甫搆思,诗句逼凑喉嗌,从前记诵见闻一瞬见前,浑身是口,不能尽吐。清默念此法光所谓禅病也,唯睡熟可以消之。拥衲跏趺,一坐五昼夜,胡君撼之不动。鸣磬数声,乃出定。默坐却观,知出入动息,住山行脚,皆梦中事,其乐无以喻也。还山,刺血书《华严经》。点笔念佛,不废应对。口诵手书,历然分明。邻僧异之,众相诘难,已皆赞叹而去。尝梦登弥勒楼阁,闻说法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清尝与妙峰,登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光宗既应期而生,清遂远遁东海之牢山。慈圣命龙华寺僧瑞庵,行求得之,遣使再徵不能致,赐内帑三千金。复固辞,使者不敢复命。清曰:“古有矫诏赈饥之事,山东岁凶,以此广圣慈于饥民,不亦可乎?”使者持赈籍还报,慈圣感叹,率阖宫布金造寺,赐额曰:“海印”。因诣京谢恩,为报恩寺请藏,遂奉命赍送。寺塔有光,照曜累夕。迎经之日,光如浮桥北度,经在光中行也。清还,以报恩本末具奏,曰:“愿日减膳羞百金,十年工可举也。”慈圣许之。而黄冠之难作。清住山十三年,方便说法,东海弥离车地,咸向三宝。而黄冠以侵占道院,飞章诬奏,有旨逮赴诏狱。先是,慈圣崇信佛乘,敕使四出。中人谗搆,动以烦费为言,上弗问也。而其语颇闻于外庭,所司遂欲中清以法,因以株连慈圣左右,并按前后施舍帑金以数十万计。拷掠备至,清一无所言。已乃从容仰对曰:“公等欲诬服,易耳。狱成,将置圣母何地?公所按数十万,在县官锱铢耳。主上纯孝,度不以锱铢故,伤圣母心。狱成之后,惧无以谢圣母,公穷竟此狱,将安归乎?”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狱。上所列惟赈饥三千金,有内库籍可考,慈圣及上皆大喜。然犹坐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上意也。达观真可闻之,将走都门,为之申救。遇于江上,清曰:“君命也,其可违乎!”为作《逐客说》而别。清度五岭,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见粤帅,就编伍于雷州。岁大疫,死者相枕籍,率众掩薶,作广荐法会,大雨平地三尺,疠气立解。参政周君鼎石,率学子来叩击,举“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发问。清曰:“此圣人示指人,要悟不属生死一着耳。”周君击节叹赏。粤之文秀冯昌历辈,闻风来归。清搆禅室于壁垒,间说《法华》,至宝塔示见娑婆华藏涌见目前,开悟者甚众。居粤五年,乃克住锡曹溪,归侵田,斥僦舍、屠门、酒肆,蔚为宝坊。缁白分集,摄折互用。大鉴之道,勃然中兴。盖丙午始遇赦,癸丑至衡阳。游南岳,礼八十八祖道影。甲寅夏,至湖东。慈圣上宾,诏至,恸哭,披剃返僧服。又二年,念达观法门生死之谊,赴葬于双径,为作荼毗佛事。箴吴越禅人之病,作担版歌。吊莲池宏于云栖,发挥其密行以示学者。自吴门返庐山,结庵五乳峰下,效远公六时刻漏,专脩净业。示人偈曰:“但观一句弥陀佛,念念心中尝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欠。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不可更起差别见。”居四年,复往曹溪。以天启三年癸亥十月十一日,妙峰登也,清示寂。曹溪水忽涸,百鸟哀鸣,夜有光烛天。三日入龛,面色如生,须发皆长,鼻端微汗,手足如绵。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九。所著有《楞伽笔记》、《华严纲要》、《楞严悬镜》、《法华击节》、《楞岩法华通义》,《起信唯识解》,及《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大学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梦游集》各若干卷,行于世。清身体魁梧,气宇轩朗,所至及物利生,如日暄雨润,加被而人不知。山东再饥,清尽发其囷,亲泛舟至辽东,运籴以赈,旁山之民咸免捐瘠。税使与粤帅有隙,嗾使市民以白艚作难,群噪围帅府,清缓颊谕税使解园,不动声色。会城以宁珠船千艘罢采不归,剽掠海上,而开矿之役,绎骚尤甚。采使谒曹溪,清以佛法摄受,徐为言开采利害,由是珠船罢采,不入海,而矿额令有司岁解。制府戴公遗书谢曰:“吾今乃知佛祖慈悲之广大也。”尝言居北台时,大雪高于屋,昏夜可鉴毛发。坚坐待尽,身心莹然。迟明,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携行雪洞中里许,乃出。当诏狱拷治时,忽入禅定,榜箠刺爇,若陷木石。逾年在雷阳,闻侍者趣呼,逮系毒楚卒发,几无完肤,此《楞伽笔记》所由作也。前后得度弟子甚众,从之于狱,职纳橐饘者,福善也。始终依于粤者,善与、通炯、超逸、通岸也。归肉身于五乳,留爪发于曹溪,为之塔铭者,弟子皖舒吴应宾、常熟钱谦益也。为之传与碑记者,会稽陆梦龙也。为述灵龛还曹溪供奉始末者,刘起相也。俱详《梦游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高锵,字淑振,号印南,山东莱州府胶州灶籍济南府利津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司教观城,登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大同府推官,廉介正直,人不敢干以私。时代藩有废嫡立庶之举,公毅然驳正。内臣王虎开采剥民,豪宗素横,俱敛迹不敢肆。调宝庆,迁南计部,理盐政,疏壅剔弊,务去民累。出守归德府,政尚宽简。天启元年升河南驿传道副使,寻以纠察劾归。八载复起判京兆,累任分司,积劳卒于官,祀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