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分类词汇(续上)
摩登伽女
摩诃至那
猕猴池
两亩地
卢比
《漢語大詞典》:摩登伽女
古 印度 摩登伽种的淫女。梵语指游民。《楞严经》卷一:“ 阿难 因乞食次,经歷婬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梵天咒,摄入婬席。婬躬抚摩,将毁戒体。”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当时西天那摩登伽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謡咒,把 阿难菩萨 霎时间摄去,几乎儿坏了他戒体。”亦省作“ 摩登 ”、“ 摩登女 ”。 明 屠隆 《昙花记·超度沉迷》:“任他天女,覷为革囊;岂放摩登,毁吾戒体。”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似是摩登女来生世,那怕老 阿难 不动心。”
《漢語大詞典》:摩诃至那(摩訶至那)
古代 印度 人对我国的尊称。摩诃,犹言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当此东北数万餘里, 印度 所谓 摩訶至那国 是也。”亦称“ 摩訶震旦 ”。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贞观 十五年……帝命云骑尉 梁怀璥 持节慰抚, 尸罗逸多 惊问国人:‘自古亦有 摩訶震旦 使者至吾国乎?’皆曰:‘无有。’戎言中国为 摩訶震旦 。”
《漢語大詞典》:猕猴池(獼猴池)
梵语意译。即 猴池 。在古 印度 毘舍离 庵摩罗园 侧,传说往昔猕猴共集,为佛穿池,故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其西北有窣堵波, 无忧王 之所建也,傍有石柱,高五六十尺,上作师子之像。石柱南有池,是群獮猴为佛穿也,在昔 如来 曾住於此。”按,此故事又见四分律卷二。今 印度 著名的 桑奇 (Sanchi)北门石柱上尚有这一传说的浮雕。参见“ 猴池 ”。
《漢語大詞典》:猴池
古 印度 五大佛教精舍之一。亦用以美称佛寺。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火炎 崑岳 ,高臺与 雁塔 同平;水浸天街,曲岸与 猴池 共尽。”参见“ 獼猴池 ”。
《漢語大詞典》:两亩地
印度故事片。印度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穆凯尔吉编剧,洛埃导演,萨赫尼、洛埃主演。农民向波无钱偿还地主的高利贷,又不愿将两亩地卖给地主抵债,被迫流浪到大城市拉黄包车谋生。不久,他的妻儿也到城里,一家人历尽艰辛,仍一贫如洗,不得已他又携妻儿回乡,这时,两亩地已被地主霸占,一家人再次流浪他乡。
《国语辞典》:卢比(卢比)  拼音:lú bǐ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的货币名称。为英语rupee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