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印度教  拼音:yìn dù jiào
印度的多神教,为变革的婆罗门教。西元五、六世纪时,因反对佛教而兴起。
《國語辭典》:梵天  拼音:fàn tiān
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笯成三位一体。虽然一切万物皆从祂而来,但魔鬼、灾难也是祂创造的,所以在三位中地位并不高,在佛教中,梵天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身高四十五里长,住色界初禅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也称为「大梵天」、「大梵天王」。
《漢語大詞典》:功德天
即 吉祥天女 。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命运、财富女神。最早见于《梨俱吠陀》。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称“功德天”。又传说 功德天 能使人增益财宝, 黑暗女 能使人耗尽财富,二女为姐妹,常不相离。 唐 僧 凤 《书遗文后》诗:“苦哉 黑暗女 ,乐矣 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
《漢語大詞典》:湿婆(濕婆)
梵语音译,意译“自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为毁灭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佛经中称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
《国语辞典》:锡克教(锡克教)  拼音:xí kè jiào
流行于印度部分地区的宗教。由印度教毗湿奴虔诚派发展而来,西元十五世纪后期由那纳克创建。接受印度教关于轮回、业报和解脱的教义,认为神是独一、是真理、是造物主、永生不死、无所不在、无形象。该教坚持信徒共餐,开办祖师灶,否认印度教种姓制度,信徒自称为祖师的门徒。该教最隆重的节日是三、四月间的拜萨哈节。也作「西克教」、「塞克教」。
《漢語大詞典》:梵我一如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谓作为世界主宰的“梵”和个体灵魂的“我”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亲自证入“梵我一如”便是解脱。一如,谓等同、无差别。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梵天是万汇的一元,宇宙是梵天的实现,因之乎生出一种对于故乡的爱心,而成梵我一如的究竟……其实西洋文明的弊窦只是在用途上错了,在它纯粹的精神上,它的动态与万化无极的梵体观,梵我一如观,并不会发生甚么冲突。”
《漢語大詞典》:吉祥天女
梵语的意译。原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财富、美丽女神。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为四大天王之一 毗沙门天 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也称“功德天”。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尔时大吉祥天女,即从座起前礼佛足,合掌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