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4,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卧疾
卧榻
卧辙
卧处
坚卧
卧雪
夜卧
虎卧
卧内
卧护
闲卧
起卧
安卧
卧虎
卧理
《漢語大詞典》:卧疾
卧病。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北史·李暉传:“尝卧疾期年, 文帝 忧之,赐钱一千万,供其药石之费。” 前蜀 韦庄 《卧重疾有题》诗:“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钱大夫妻》:“其后卧疾,有发语於冥暗中,自言为亡妾某人,具道欲杀 陈 之意。”
分類:卧病
《國語辭典》:卧榻(臥榻)  拼音:wò tà
睡眠的床。《三国演义》第八○回:「汉中王闻孔明病笃,亲到府中,直入卧榻边问曰:『军师所感何疾?』」
分類:卧榻
《漢語大詞典》:卧辙(卧轍)
东汉 侯霸 为 淮阳 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 霸 一年。见《后汉书·侯霸传》。后常用为挽留去职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领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解龟踰卧辙,遣骑觅扁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民戴》:“卧辙攀鞍无计策,离歌别酒众难忘。”
《漢語大詞典》:卧处(卧處)
寝卧之所。 汉 焦赣 《易林·乾之解》:“鬼魅所舍,谁知卧处?”汉书·广川王刘去传:“ 昭信 知 去 已怒,即诬言 望卿 歷指郎吏卧处,具知其主名,又言郎中令锦被,疑有姦。”
指睡卧起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温 视藉草腐湿,不堪卧处,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 郭希仁 《从戎纪略》:“ 华阴 县署窄狭,人众卧处不便,饮食无时,精神甚为劳顿。”
《國語辭典》:坚卧(堅臥)  拼音:jiān wò
1.安卧。《汉书。卷四○。周勃传》:「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亚夫坚卧不起。顷之,复定。」
2.隐居,不出仕。宋。王禹偁西京谢上表〉:「虑坚卧以要君,遂力疾而受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國語辭典》:卧雪(臥雪)  拼音:wò xuě
东汉袁安在大雪时僵卧家中,为洛阳县令出巡时所发现,问曰:「人皆出外行乞,你为何不出?」袁安回答:「大雪之间,人人皆饿,不宜求人。」县令遂因其贤而举为孝廉的故事。见《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唐。李贤。注。后用以比喻安贫廉节的操守。唐。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骈字类编》:夜卧(夜卧)
诗: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疏:又能早起夜卧,非有懈倦之时,以常尊事此一人之宣王也。 晋书淳于智传:智有思义,能易筮,善厌胜之术。高平刘柔夜卧,鼠齧其左手中指,以问智,智曰:是欲杀君而不能,当为君使其反死。乃以朱书手腕横文后三寸作田字,辟方一寸二分,使露手以卧。明旦,有大鼠伏死手前。 宋史王韶传:尝夜卧帐中,前部遇敌,矢石已交,呼声震山谷,侍者往往股栗,而韶鼻息自如。 素问: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疑,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又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急就篇:箛𥭳起居课后先。注:起居,谓晨起夜卧及休食时也。夜卧不覆首。
应璩 三叟诗 下叟前致辞。
《骈字类编》:虎卧(虎卧)
易林:虎卧山隅,鹿过后胊虎。智果论书: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卧凤阙。
《國語辭典》:卧内(臥內)  拼音:wò nèi
寝室。《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文选。范晔。宦者传论》:「出入卧内,受宣诏令。」
分類:卧室内室
《漢語大詞典》:卧护(卧護)
犹卧治。谓在卧病中监军。史记·留侯世家:“上虽病,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晋书·纪瞻传:“帝使谓 瞻 曰:‘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新唐书·裴度传:“ 度 牢辞老疾,帝命吏部郎中 卢弘 宣諭意曰:‘为朕卧护北门可也。’” 宋 苏轼 《抚问知大名府冯京口宣》:“卿以元老,卧护北门。”
《高级汉语词典》:闲卧  拼音:xián wò
悠闲地躺着
《國語辭典》:起卧(起臥)  拼音:qǐ wò
起床与就寝。指日常生活作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慎节起卧,均适寒暄。」
《漢語大詞典》:安卧
(1).安稳卧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
(2).比喻无忧无虑。《梁书·贺琛传》:“恶人日滋,善人日蔽,欲求安卧,其可得乎!”
《國語辭典》:卧虎(臥虎)  拼音:wò hǔ
1.躺息、伏藏的老虎。《西京杂记》卷五:「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
2.比喻人峻烈、勇猛。《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董宣传》:「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彊,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魏书。卷六六。李崇传》:「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卧虎』。」
《國語辭典》:卧理(臥理)  拼音:wò lǐ
比喻为政有方,不劳而治。参见「卧理淮阳」条。《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淮南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
分類: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