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支韵》:卧犪(卧犪)
夏允彝诗:若甑若杵臼,若驷若卧犪。
《高级汉语词典》:卧龙凤雏
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分类字锦》:卧辇(卧辇)
初学记邺中记曰:石季龙皇后出嵩,乘辂辇,或朱漆卧辇,以云母代纱,内外四望皆通彻也。
分类:
《分类字锦》:卧畦云满(卧畦云满)
何扶 诗 良田膴膴无西东,䆉稏卧畦云满丛。
分类:稻粱
《分类字锦》:卧起持节(卧起持节)
汉书苏武传:武至匈奴,单于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元始六年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分类:
《分类字锦》:卧圈(卧圈)
释寒山诗:不见自已过,如猪在圈卧。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卧褥香炉(卧褥香爐)
汉武帝 时巧匠 丁绶 制作的一种香炉,可使炉体经常保持平衡,便于置之褥中,故名。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卷一:“ 武帝 时, 长安 巧手 丁綬 者,为恒满灯,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 房风 ,其法后絶,至 綬 始更为之。机环运转四周,而炉体常平,可致之被褥,故以为名。”事亦见西京杂记卷一,惟“丁綬”作“丁缓”。
《漢語大詞典》:卧苫枕块(卧苫枕塊)
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块”。宋史·徐积传:“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参见“ 寝苫枕块 ”。
《國語辭典》:寝苫枕块(寢苫枕塊)  拼音:qǐn shān zhèn kuài
睡在草垫上,以土块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唐。刘禹锡〈史公神道碑〉:「迎柩于路,仰天长号,因葬于洛阳之北邙山,冀国夫人祔焉,寝苫枕块,以所仇同天为大酷。」也作「寝苫枕草」。
《漢語大詞典》:卧射
射击的一种姿势,卧倒在地上射击。
《漢語大詞典》:卧式镗床(卧式鏜牀)
最常用的一种镗床。主轴的轴线是水平的。安装工件的工作台一般能在水平面内作前后左右移动或回转,主要用于加工箱形零件的孔,并可以铣平面和加工螺纹等。
《漢語大詞典》:卧榻岂容酣睡(卧榻豈容酣睡)
见“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
《漢語大詞典》:卧榻之侧(卧榻之側)
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侧’,相离很近,但 闯王 决定暂不攻打。”参见“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
《漢語大詞典》:卧榻之侧,岂容酣睡(卧榻之側,豈容酣睡)
见“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红楼梦第七六回:“你可知 宋太祖 説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们不来,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亦省作“ 卧榻岂容酣睡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赤水 ﹞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岂容酣睡!’”
《漢語大詞典》: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卧榻之側,豈容鼾睡)
类说卷五三引 宋 杨亿 谈苑:“ 开宝 中王师围 金陵 , 李后主 遣 徐鉉 入朝,对於便殿,恳述 江 南事大之礼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謁,非敢拒詔。 太祖 曰:‘不须多言, 江 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后因用以为典,常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别人侵占。鼾,也写作“酣”。
《漢語大詞典》:卧冰求鲤(卧冰求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 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鲤”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 卧冰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养莫交亏。” 宋 梅尧臣 《胡夫人挽歌》:“谁復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明沈受先《三元记·及第》:“忆昔卧冰求鲤,泣竹笋生,第恐难成。” 聂绀弩 《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温夏凊之类,或作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卧冰埋儿之类的,正和挖空心事来虐待父母的人一样,连一个也没有。” 峻青 《海啸》第三章:“我一定对你老人家克尽孝道,即使卧冰求鲤,割股事亲也决不在话下。”
分類: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