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卡片  拼音:kǎ piàn
1.画有栏位,可供电脑或一般登录、处理资料使用的硬纸片。
2.内含文字、图片,用以赠人的硬纸片。如贺年卡、生日卡等。
《高级汉语词典》:缩微卡片  拼音:suō wēi kǎ piàn
由一般缩小20倍,用16或35毫米胶卷制成的,尺寸为7&+{1}/&-{2}×12&+{1}/&-{2}厘米的照片,它是缩微版本的一种形式
《国语辞典》:卡片软体(卡片软体)  拼音:kǎ piàn ruǎn tǐ
一种提供制作多媒体卡片的电脑软体。可以列印出或使用电子邮件来传送。
《国语辞典》:卡片目录(卡片目录)  拼音:kǎ piàn mù lù
用卡片编成的目录。通常按照笔画的多寡,笔顺的点、横、竖、撇、折,英文字母的先后及图书分类法,顺序排列于卡片目录箱中,以便检寻资料。
《国语辞典》:电子卡片(电子卡片)  拼音:diàn zǐ kǎ piàn
利用电脑软体制作的数位化卡片。可透过网路传递。
《国语辞典》:卡片码(卡片码)  拼音:kǎ piàn mǎ
用以记录计算机程式、资料或控制指令在卡片上的码。记录卡片上有特定的孔位,每一组成排的孔位里,依照表示的意义不同,决定穿孔或不穿孔,用来代表一个符号或命令的二进位码。
《国语辞典》:回片  拼音:huí piàn
用卡片形式代替的回条。《文明小史》第四九回:「拿出一块洋钱,给那差官,另外一张回片说:『回去替我道谢。』」
分类:卡片
《国语辞典》:打卡  拼音:dǎ kǎ
1.一种传统上规范或记录工作者到达与离开工作场所之制度,可采打卡机为之。
2.旧式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要先将资料细目用机器打成有孔的卡片,这种打穿卡片的工作,称为「打卡」。
3.打字员把资料、目录等打印在卡片上。
《国语辞典》:塑胶货币(塑胶货币)  拼音:sù jiāo huò bì
可以代替货币使用的卡片。如信用卡、预付卡、转帐卡、电话卡等。也称为「电子钱包」。
分类:货币卡片
《国语辞典》:光学读字机(光学读字机)  拼音:guāng xué dú zì jī
应用光学的方法,读取纸带或卡片上的资料,并自动转换成数位信号的机器。参见「光学字元阅读机」条。
《国语辞典》:电脑读卡机(电脑读卡机)  拼音:diàn nǎo dú kǎ jī
将程式由记錄卡片讀入电脑的机器。早期的电脑尚无磁带及磁片这种便利的储存工具,只好将程式打在一张张格式固定的厚纸卡片上,讀卡机借由卡片上不同位置的孔來辨識程式的内容。
《国语辞典》:国际电话信用卡(国际电话信用卡)  拼音:guó jì diàn huà xìn yòng kǎ
一种国内、国际通用,可先打电话后付费的卡片。国际电话信用卡有记帐通话免付现、不限最低基本费、省却旅馆附加费等好处。英语缩写为ET CARD。
《国语辞典》:指纹纪录(指纹纪录)  拼音:zhǐ wén jì lù
将个人一切资料录入其指纹卡片的过程。
《国语辞典》:棒球卡  拼音:bàng qiú kǎ
一种以职棒球员照片及其比赛纪录所制成的卡片。常为职棒球迷收集、交换的重要收藏品。如:「国内自从推动职棒后,棒球卡的收藏也渐渐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