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邱文溥,字宗博,江阴人。文定公八世孙。中宪大夫,所任具有惠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用博。正德举人,以母老疏乞教职就养,署唐县教谕,补信丰县学,升国子助教卒。
喻希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喻希学,字博之,河南汝宁府光山县人,民籍。河南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进士。
姜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姜博,字约甫,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民籍。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江西乡试第十八名举人,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会试第二十名,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9—1574 【介绍】: 明山西蒲州人,字惟约。嘉靖八年进士。历兵部职方郎中,随翟銮巡九边,于所在山川形势、土俗好恶、士卒多寡悉加记录。尚书张瓒处理边事,倚博如左右手。帝或中夜降诏,博随事条答,悉能称旨。总督蓟辽,守边有功,进吏部尚书,理兵部事。出任四十余年,始终以兵事著。卒谥襄毅。有《本兵疏议》等。
维基
杨博(1509年—1574年),字惟约,别号虞坡,山西蒲州(今蒲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博于嘉靖四年(1525年)登山西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三甲四十八名进士,授盩厔县知县,调长安县。徵为兵部武库司主事,历职方司郎中。早年为翟銮巡查边疆守卫的随行,因其作了详细记录和规划。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破格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地区。到任后,治理有方,并揭发仇鸾贪污腐败。此后历官兵部右侍郎、左侍郎,管理蓟州、保定军务。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蒙古把都儿、打来孙劫掠蓟镇,杨博身不解甲抗敌,蒙古军无法攻破,明世宗赏赐獬豸衣。次年,打来孙再犯益昌,被击退。此后戒除大同兵危。杨博大修边界防御设施、提高民生、整理军务有秩,明世宗加封其为太子太师。万历元年(1573年),杨博辞职归里,次年病故。万历皇帝赠授太傅,谥号“襄毅”。
张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博(1526年—?),字子约,号仰松,山阴县人,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军籍。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二名进士。刑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常熟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南刑部主事,四年五月改刑部,十二月改工科给事中,五年十二月升刑科右,六年七月降合阳县丞,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应山知县,四年八月升太仓州知州,六年十二月升淮府右长史,八年正月致仕。
程学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孝感人,字近约,号二蒲。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重庆知府,清严刚直,庭无积案。后官贵州参议,平息东川、乌蒙等地动乱。官至太仆卿。
维基
程学博(1532年—?),字近约,湖广德安府孝感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二百二名,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擢守重庆,清严刚直,案无留牍。再守兖州,隆庆六年(1568年)八月晋浙江按察司副使,改淮扬海防兵备副使,万历五年正月以拾遗调简。万历十二年(1584年)降调贵州左参议。时东川乌蒙为患,谕以利害,皆心慑散志。迁云南兵备,下苴诸寨作乱,遣谍入其营,购贼内应,出师夹攻之,三日,擒贼首八人,降二百余人。擢行太仆寺卿。致政归。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宏科(1560年—?),字融博,号意白,浙江余姚人,灶籍。府学生,考中万历十三年(1585年)浙江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联捷丙戌科会试九十名,廷试三甲二百十九名进士。都察院观政。二十年十月授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曾署理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盐务,巡按贵州、辽东、直隶、顺天府、广东诸省府,三十一年九月提督南直隶(今江苏)学政。三十五年闰六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三十七年三月升右少卿,三十九年八月转左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1635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万历二十年进士,除九江推官,授西华知县。崇祯元年升太仆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进。能书画,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亚于王维俭、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长。评画之作,文字绝佳。诗亦纤艳可喜。有《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槜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录》、《六研斋笔记》等。
词学图录
李日华(1565-1635) 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浙江嘉兴人。迁太仆少卿。工书画,精鉴赏,声名亚于董其昌。有《恬致堂集》、《竹懒画媵》、《六研斋笔记》等。词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十六
日华,字君实,号九疑,嘉兴人。万历壬辰进士,累官太仆少卿,告归。通籍凡四十四载,乞养者二十四载,休沐者前后十载。其难进易退如此性冲淡嗜古弘博风力绝尘有李太仆集尤好辑录神异之事隽永之言如紫桃轩杂缀六砚斋笔记是也一时士大夫风流儒雅好古博物者祥符王损仲云间董玄宰君实书画亚于玄宰博雅亚于损仲而微兼二公之长落落穆穆韵度颓然可谓名士矣其自记天启癸亥十二月廿五夜梦与道者遇谈三生事谓予过去七生乃唐天宝中词臣也忆上与玉真妃御浮香阁宣唤李白白不至因令长孙锡代之长孙锡者予也因作上已观褉诗曰晓岸曈曈日春山蔼蔼岚初逢雕辇出渐觉绮罗团花影鸟飞散絮毬鱼触残水滨三日宴惟简丽人看上与妃皆笑曰不忝作圭儿辈师也其事甚异并附志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实,嘉兴人。万历壬辰进士,除九江推官,谪判汝州,转西华知县,升南礼部主事,历太仆少卿,有《恬致堂集》。
维基
李日华(1565年—1635年),字君实,一字九疑,号竹懒、痴居士,浙江嘉兴人。晚明官员,书画家、鉴赏家。李日华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幼时聪敏,其父“口授以《大学》,率能成诵”,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日华参加辛卯科浙江乡试,为文放纵不羁,考官郝敬赏识其才,破格录取,且称:“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日华联捷三甲二十二名进士,任江西九江府推官、西华知县。官至太仆少卿。归隐后,以著述、鉴藏自娱。《明史·文苑传》称其“恬澹和易,与物无忤。”,崇祯八年(1635年)卒。
田大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定远人,字博真。万历十四年进士。授钟祥知县,迁户科给事中。上疏陈矿税之害,谓内官务为劫夺,指民间丘垄阡陌为“矿”。又疏论湖广税监陈奉不法。帝皆不省。三十三年以久次添注太常少卿。性骨鲠,守官无他营。
维基
田大益(1562年—?年),字或损,号博真,四川重庆府定远县人。历任钟祥知县、升兵科给事中,太常少卿。田大益早年在县城(今中心镇)之天印山南的九洞里,与张一鲲、田大年、张登仕等人一起苦读,后多人中进士。他亦授钟祥知县,兵科给事中。为官期间,多书奏折,批评时弊。概时帝倦勤,上章着虽千万言,大率屏置勿阅故也。时冯应京武昌被逮之事,他上书言:“陛下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衅自上开,愤由怨积,奈何欲涂民耳目,以自解释,谩曰权宜哉!今楚人以奉故,沈使者不返矣,且欲甘心巡抚大臣矣。中朝使臣不敢入境侦缓急,逾两月矣。四方观听,惟在楚人。臣意陛下必且旷然易虑,立罢矿税,以靖四方,奈何犹恋恋不能自割也!夫天下至贵,而金玉珠宝至贱也。积金玉珠宝若泰山,不可市天下尺寸地;而失天下,又何用金玉珠宝为哉!今四方万姓,见陛下遇楚事而无变志,知祸必不解,必且群起为变。此时即尽戮诸珰以谢天下,宁有济耶?”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重泰(1572-1636),字原博,一字大来,号淡缘。明无锡人。延勋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任山东郓城教谕,迁福建长乐知县,有政绩。以触忤上官论调,欣然束装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一
张博,从化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举人。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瞿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瞿溥(1574年—?),字伯博,号维西,四川夔州府达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四川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通政司观政,三十六年授湖广衡阳知县,三十八调江夏县,四十一年升刑部主事,丙辰升员外,四十五年升衢州知府,天启元年升广东副使,二年丁忧,四年起河南副使,五年升湖广参政,七年升山东按察使,崇祯元年考察。

人物简介

简介
博尔济吉特·明安,黄金家族后裔,蒙古科尔沁部贝勒。《满文老档》称他为明安老人。明安为科尔沁部贝勒,纳穆赛之子,有兄弟二人,莽古斯、孔果尔。对明安最早的记载是与1593年的古勒山之战相关。此战中,努尔哈赤打败明安参加的九部联军。明安骑的马陷入泥淖中,只得骑一匹没有马具的马逃走。次年,明安、喀尔喀贝勒老萨相继遣使,与努尔哈赤通好。从此,蒙古诸部与努尔哈赤部通使不绝。努尔哈赤听说明安的女儿贤惠,派使礼聘。壬子年(1612年)正月,明安送女至,努尔哈赤以礼迎,完成婚礼。其女即安布福晋。是为满蒙联姻启始。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世芳,字济之,号穆园,山西平阳府蒲州人锦衣卫官籍。兵部尚书谥襄毅杨博曾孙。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年)授翰林院检讨,充展书官,教习内书堂,二年四月充实录纂修官,十一月回籍养病。五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十一月管理诰敕撰文,七年八月以门户冠带闲住。崇祯继位,十二月起复原官。崇祯三年十二月,以神宗宝训实录告成,升右庶子,荐历詹事府少詹事兼学士,崇祯四年与刘必达主持武举,以溺职下狱,被杖责一百,听折赎。世芳少聪颖,读书十行俱下,操笔为文,千万言立就,其他琴书诸艺并臻其妙。持身复严重,循礼法。魏珰用事,不肯附权奸,茍且功名,径请告去。珰恚甚,矫旨夺其官。怀宗嗣位,珰伏诛,诏以原官起用。乙丑(天启五年)、辛未(崇祯四年)两与校闱,所拔华其芳、张溥诸人皆宿名士,未几复请告归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