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4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宇文述(字 伯通 破野头 许国公、博陵公、濮阳、褒国公 恭 )
李博乂( 陇西王 恭 )
阎立本( 博陵县男 文贞 )
王博
韦思谦( 仁约 博昌县男 字 思谦 )
刘体微( 博阳县男 )
李辅国(名 静忠 护国 郕国公、博陆郡王、成国公 丑 )
李季卿(别称 恢博君子 )
张滂(字 孟博 )
胡珦(字 润博 )
张少博
权德舆(字 载之 文 行第 三 扶风郡公 )
王博武
赵博宣
其它辞典(续上)
温彦博(字 大临 虞国公 恭 )宇文述(字 伯通 破野头 许国公、博陵公、濮阳、褒国公 恭 )
李博乂( 陇西王 恭 )
阎立本( 博陵县男 文贞 )
王博
韦思谦( 仁约 博昌县男 字 思谦 )
刘体微( 博阳县男 )
李辅国(名 静忠 护国 郕国公、博陆郡王、成国公 丑 )
李季卿(别称 恢博君子 )
张滂(字 孟博 )
胡珦(字 润博 )
张少博
权德舆(字 载之 文 行第 三 扶风郡公 )
王博武
赵博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3—637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大临。温大雅弟。通书记,警悟而辩。仕隋为文林郎,幽州总管罗艺司马,随艺归唐,任中书舍人,俄迁中书侍郎。高祖武德八年,以并州道行军长史从张瑾攻突厥,军败被俘。突厥以其近臣,苦问唐兵多少及国虚实,固不肯言,因囚阴山苦寒地。太宗即位,突厥归款,始征彦博还朝,拜中书侍郎。贞观四年,迁中书令,进爵虞国公。突厥来降,力主处之于河朔之地,太宗从之。十年,迁尚书右仆射。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国之利害,知无不言。卒谥恭。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七
彦博字大临。黎国公大雅弟。隋开皇末授文林郎。复事罗蓺赞归唐。武德中为中书侍郎。贞观初累官中书令。封虞国公。迁尚书右仆射。十一年薨。年六十四。赠特进。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6 【介绍】: 隋代郡武川人,字伯通。本姓破野头,鲜卑族人,从主姓,改为宇文氏。少骁勇,擅弓马,仕北周,累功拜上柱国。入隋,以平陈功拜安州总管。杨广奏请转寿州刺史、总管。为广设废立之谋。炀帝即位,封许国公,参预朝政。性贪鄙,广纳贿赂,金宝累积,知人有珍异之物必求取之。征辽之役,所统军溃败不可禁止。帝怒,斥为民。寻复官爵。后劝帝幸江都。至江都,病笃,临终以二子化及、智及托于帝。全隋文·卷二十三
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本姓破野头。周武帝时,起家拜开府。历左宫伯,英果中大夫,封博陵公,改封濮阳。大象末,超拜上柱国,进封褒国公。隋受禅,为右卫大将军,拜寿州总管,历太子左卫率。炀帝即位,迁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从幸江都,卒。赠司徒、尚书令,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1 【介绍】: 唐宗室。高祖次兄蜀王李湛第二子。武德元年受封陇西王。历宗正卿、礼部尚书加特进。骄侈不循法度,与其弟渤海王李奉慈俱为高祖所鄙。卒谥恭。全唐文·卷九十九
博乂。高祖兄蜀王湛子。武德元年封陇西王。高宗时历宗正卿礼部尚书。加特进。咸亨二年薨。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曰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 【介绍】: 唐雍州万年人。阎立德弟。高宗显庆中累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迁右相,赐爵博陵县男。咸亨元年迁中书令。工于画,《奉府十八学士图》及《凌烟阁功臣图》等皆其手迹。惟善图画,非宰辅器。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卒谥文贞。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3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宗时为司封郎中。高宗显庆初,累官将作大匠,四年(659)迁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自司平太常伯拜右相,封博陵县男。咸亨元年(670),改中书令。四年卒,谥文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历代名画记》卷九。立本善画,工人物、车马、台阁,尤擅写真,笔力圆劲雄浑,《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等,为时所称。亦能诗文。《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立本。大安公赠吏部尚书立德弟。显庆中累官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以司平太常伯拜右相。封博陵县男。咸亨元年。官复旧名。改中书令。卒谥曰文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郑州阳武人,名仁约,以字行。举进士,历监察御史。高宗永淳中,为御史大夫。田仁会诬奏张仁祎,思谦为之辞辩,音旨明畅,高宗善之,仁祎得不坐。思谦在宪司,振举纲目,朝廷肃然。武则天光宅中,为右肃政大夫,寻迁凤阁鸾台三品,封博昌县男。又为纳言。以太中大夫致仕。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六
仁约字思谦。以近武后父嫌名。遂以字行。郑州阳武人。第进士。累调应城令。擢监察御史。高宗朝累迁尚书左丞。进御史大夫。转司属卿右肃政大夫。封博昌县男同凤阁鸾台三品。转纳言。以太中大夫致仕。卒赠幽州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彭城人。中宗景龙中,为始平主簿,朔方总管张仁亶奏为幕僚,分总军事。玄宗开元二年,官偃师令,封博阳县男。入为金部郎中,出为郑州刺史,后累迁谏议大夫、卫尉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3 【介绍】: 唐人。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阉奴,貌陋。初事高力士,后得侍东宫。因参与谋诛杨国忠,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肃宗即位擢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后改今名。至德间进封郕国公,上元间拜兵部尚书。外谨密而内贼深,擅权用事。代宗立,尊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封博陆郡王,愈恣横。帝遣侠者夜刺杀之。赠太傅,谥丑。全唐文·卷九百九十八
辅国本名静忠。以阉奴事高力士。后以王鉷荐侍东宫。肃宗即位灵武。辅国豫其谋。擢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改名护国。又改今名。进拜少府殿中二监。封成国公。首谋迁元宗西内。以功擢兵部尚书。代宗立。进司空兼中书令。加尚父。后帝遣使刺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67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李适子。工文词。玄宗开元初,明经及第,复登博学弘辞科,再迁鄠县尉。肃宗朝,历户、吏二部郎中,累迁中书舍人,贬通州别驾。代宗即位,征为京兆少尹,复为中书舍人。由秘书少监迁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大历二年,改右散骑常侍。性豁达,善与人交,在朝以推贤进士为务,士以此多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能文,举明经,博学宏辞。肃宗时为中书舍人。代宗时累官右散骑常侍。时称恢博君子。卒赠礼部尚书。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季卿。京兆人。明经擢第。代宗朝官潮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800 【介绍】: 唐贝州清河人,字孟博。起家唐安郡参军。代宗大历初,以大理司直充河运使判官,授高陵令。十四年,改库部员外郎,充监仓库使。德宗建中初,贬抚州司马,后移婺州长史、袁州刺史,有政声。贞元六年,改司农少卿,知太仓出纳。八年,迁户部侍郎,兼诸道盐铁转运使。除卫尉卿。十一年,贬汀州长史。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滂。德宗朝官盐铁使。忤裴延龄左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0—818 【介绍】: 唐清河人,字润博。代宗大历七年进士。德宗建中中,户部侍郎赵赞荐为监察御史,迁坊州、舒州刺史。岁大熟,麦一茎数穗,闾里歌颂之。考功以闻,迁尚书驾部郎中。数以事犯尚书李巽,贬为凤翔少尹。巽死,迁大理少卿。宪宗元和十二年,拜少府监。寻病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9—818 【介绍】: 唐天水略阳人,字载之。权皋子。四岁即能属诗,十五岁为文数百篇,成《童蒙集》,名声日大。德宗雅闻其名,征为太常博士。迁起居舍人,兼知制诰,再迁中书舍人。贞元末,拜礼部侍郎,三掌贡举,号为得人。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后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改刑部尚书,以检校吏部尚书出镇兴元。德舆综贯经术,其文雅正赡缛。卒谥文。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15 字载之,排行三,原籍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权皋之子。幼慧,15岁为文已数百篇。德宗时任包佶转运从事、太常博士、左补阙、知制诰、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三掌贡士,号为得人。元和五年(810)相于宪宗,直言敢谏,宽和待下。3年后,出为东都留守、刑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以疾归阙,殁于道。生平事迹见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与新、旧《唐书》本传。今有蒋寅《权德舆年谱略稿》。诗文雅正赡缛,为一代宗匠。“工古调,乐府极多情致”(《唐才子传》卷五),以奉和、应制、酬赠、送别为主要内容,五古、五绝成绩较大,严羽以为有“绝似盛唐者”,“有似韦苏州、刘长卿处”(《沧浪诗话·诗评》),王世贞称其诗为“铁中铮铮者”(《艺苑卮言》卷四)。有《权载之文集》50卷传世。其诗,《全唐诗》编为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0首。唐诗汇评
权德与(761-818),字载之,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居润州丹问(今江苏丹阳)建中中,为包佶转运从事。贞元初,以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佐江西李兼幕。七年,召为太常博士,改右补阙。迁起居舍人、驾部员外郎、司勋郎中,均知制诰。除中书舍人,十八年,兼知贡举。迁礼部侍郎,转户、兵、吏三部侍郎、太子宾客,复为兵部,迁太常卿。元和五年,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八年,留守东都。复历大常卿、刑部尚书。十一年,出镇兴元。卒。德舆工诗善文,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故时人尊为宗匠。达官名人碑志集序,多出其手。有《权德舆集》五十卷,今存。又《制集》五十卷、《童蒙集》十卷,均佚。《全唐诗》编诗十卷。全唐诗补逸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田各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
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贞元时累官礼部侍郎。转户部。元和五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本官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封扶风郡公。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镇兴元。卒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作品评论
石林诗话
德舆在唐不以诗名,然词亦雅畅。唐诗纪事
德舆,字载之,元和中为相。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向然可慕。沧浪诗话
权德舆之诗,却有绝似盛唐者。权德舆或有似韦苏州、刘长卿处。唐才子传
德舆能赋诗,工古调,乐府极多情致。积思经术,无不贾综,手不释卷。虽动土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唐诗品》
权公幼有令度,神情超越,遂专词艺,为时所慕。贞元以后,近体既繁,古声渐杳,公乃独专其美,取隆高代。五言近体,亦先气格而后讨藻,然气候既至,藻亦自丰,其在开元名手,亦堂奥之间者也。《诗源辨体》
权德舆,贞元时人,五言古虽不甚工,然杂用律体者少,中有四、五篇,气格绝类盛赓。七言古语虽绮艳,而格亦不卑。律诗,五言声气实胜,而七言则未为工。《诗辩坻》
元和诗响,不振已极,唯权文公乃颇见初唐遗构,亦一奇也。灵芬馆诗话
权文公以文草名世,而诗多丰缛修整,无可动人。惟《敷水驿》一绝:“空见水名敷,秦楼诗事无。临风驻征骑,聊复将髭须。”颇有风趣。《清明弋阳》云:“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薪火,点作孤灯照洞房。”亦清婉有致。此种甚少也。权公《危语》诗:“被病独行逢乳虎,托风骇浪失棹橹。举人看榜闻晓鼓,孱夫孽子遇妒母。”皆有矛头淅米之意,然无如“举人看榜”一语之妙,身历扯境者与知之也。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陆韩卿,而远祖嵇叔夜,风流典瞻,累在才多,下笔不休,取评冗散。乃如“浩歌坐虚室,庭树生凉风”,亦自工意发端,通体神远。律裁清稳,七言绮丽;离合建除,称名六府;梁陈小体,亦拟简文,而艳炼不如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许州人。母溺死,博武自投于水。节度使使吏求得其尸,葬之,表其墓曰“孝子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冀州人。赵涓子。登进士第。文章俊拔,性率嗜酒。陈许节度使曲环辟为从事,后权知舞阳县事。宾筵之间,傲忽少检,环不能容。时朝廷方讨淮、蔡,遂诬奏博宣受吴少诚赂为反间,又妄说国家休咎,诏令杖四十,流康州。人皆以为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