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南徐
(1).古代州名。 东晋 侨置 徐州 於 京口城 , 南朝 宋 改称 南徐 ,即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历 齐 梁 陈 ,至 隋 开皇 年间废。《宋书·州郡志一》:“ 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 ,而 淮北 但曰 徐 。 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为 南兗州 , 江南 为 南徐州 ,治 京口 。” 唐 王昌龄 《客广陵》诗:“楼头 广陵 近,九月在 南徐 。”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忆昔扁舟醉 石头 ,别来几梦 南徐 客。”
(2).亦称“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与当时的 鱼弘 皆以豪华奢侈著称。《南史·徐羡之传》:“﹝ 徐君蒨 ﹞为 梁 湘东王 镇西諮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有时载伎肆意游行, 荆楚 山川,靡不毕践。朋从游好,莫得见之。时 襄阳 鱼弘 亦以豪侈称,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鱼 ,南路 徐 。’”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一:“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纪 南徐 。”
(2).亦称“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与当时的 鱼弘 皆以豪华奢侈著称。《南史·徐羡之传》:“﹝ 徐君蒨 ﹞为 梁 湘东王 镇西諮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有时载伎肆意游行, 荆楚 山川,靡不毕践。朋从游好,莫得见之。时 襄阳 鱼弘 亦以豪侈称,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鱼 ,南路 徐 。’”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一:“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纪 南徐 。”
《漢語大詞典》:南台(南臺)
(1). 十六国 夏 主 赫连勃勃 取 长安 后,称 长安 曰 南台 。《晋书·地理志上》:“ 勃勃 僭号於 统万 ,是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刘义真 於 长安 ,遣子 璝 镇焉。号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骈字类编》:南向(南向)
一作乡,又作向。书顾命: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 礼记曲礼见东乡下。
又疏席南向,北乡。,以西方为上者。,谓东西设席,南向北乡,则以西方为上头也 周礼司几筵:凡大朝觐、大享、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向。,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
又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向。,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
又小司寇:其位:。王南向,。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东面。策诗:。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传:西向户。南向户也 战国 莫敖子华曰: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廉,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向。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史记项羽本纪见东向下佞。又孝文帝本纪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 不足以称宗庙,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不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向让者再。
又武安侯传见东乡下 汉书陈汤傅: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曰:臣闻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彊,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瓜牙,不可不重也。
又王尊传: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门下。衡南向,赏等西乡。衡更为赏布东乡席,起立延赏坐。私语如食顷之。后汉书庞参传: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 晋书何曾传:曾闺门整肃,自少至长,无声乐嬖倖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已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就。宋书礼志:博士跪曰祠事毕,就燎。博士太常引皇帝燎位,当坛东阶,皇帝南向立,太祝令以案奉玉璧、牲体、爵酒、黍饭诸馔物,登柴坛施设之。又索虏传:虏攻虎牢,未复南向,若便摄军舍项城,则淮西诸郡,无所凭依。齐书礼志:永明十一年,兼祠部郎何佟之议。案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荅阴之义也。郑元云:荅,犹对也。北墉,社内北墙也。王肃云:阴气北向,故君南向以荅之。荅之为言,是相对之称。知古祭社北向设位,斋官南向明矣。又王融传:曲从物情,伪窃章服。历年将绝,隐蔽无闻。既南向而泣者,日夜以觊;北顾而辞者,江淮相属。凶谋岁窘,浅虑无方。
又垣崇祖传:崇祖启明帝曰:淮北士民,力屈胡虏,南向之心,日夜以冀。崇祖父伯并为淮北州郡,门族布在北边,百姓所信,一朝啸咤,事功可立。名位尚轻,不足威众,乞假名号,以示远近。北史齐高祖纪:王若马首南向,问鼎轻重,朕虽无武,欲止不能。必为社稷宗庙出万死之策,决在于王,非朕能定。臣庄于明此以南向,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也。 吕览: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向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王水经注:昆崙山上有大鸟,名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星云笈七签:招真有尊卑之差,求神有上下之序。若无 之时,天阴之夕,可于寝室南向存之,有星可出中庭,坐立任意。此所谓奔南辰之法,不传地仙。 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韩翃别汜水县尉诗见 北临下。
又疏席南向,北乡。,以西方为上者。,谓东西设席,南向北乡,则以西方为上头也 周礼司几筵:凡大朝觐、大享、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向。,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
又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王南向。,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
又小司寇:其位:。王南向,。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东面。策诗:。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传:西向户。南向户也 战国 莫敖子华曰: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廉,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向。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史记项羽本纪见东向下佞。又孝文帝本纪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 不足以称宗庙,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不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向让者再。
又武安侯传见东乡下 汉书陈汤傅: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曰:臣闻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彊,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瓜牙,不可不重也。
又王尊传: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门下。衡南向,赏等西乡。衡更为赏布东乡席,起立延赏坐。私语如食顷之。后汉书庞参传:昔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罪,使为边守,匈奴不敢南向。 晋书何曾传:曾闺门整肃,自少至长,无声乐嬖倖之好。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已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就。宋书礼志:博士跪曰祠事毕,就燎。博士太常引皇帝燎位,当坛东阶,皇帝南向立,太祝令以案奉玉璧、牲体、爵酒、黍饭诸馔物,登柴坛施设之。又索虏传:虏攻虎牢,未复南向,若便摄军舍项城,则淮西诸郡,无所凭依。齐书礼志:永明十一年,兼祠部郎何佟之议。案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荅阴之义也。郑元云:荅,犹对也。北墉,社内北墙也。王肃云:阴气北向,故君南向以荅之。荅之为言,是相对之称。知古祭社北向设位,斋官南向明矣。又王融传:曲从物情,伪窃章服。历年将绝,隐蔽无闻。既南向而泣者,日夜以觊;北顾而辞者,江淮相属。凶谋岁窘,浅虑无方。
又垣崇祖传:崇祖启明帝曰:淮北士民,力屈胡虏,南向之心,日夜以冀。崇祖父伯并为淮北州郡,门族布在北边,百姓所信,一朝啸咤,事功可立。名位尚轻,不足威众,乞假名号,以示远近。北史齐高祖纪:王若马首南向,问鼎轻重,朕虽无武,欲止不能。必为社稷宗庙出万死之策,决在于王,非朕能定。臣庄于明此以南向,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也。 吕览: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向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王水经注:昆崙山上有大鸟,名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星云笈七签:招真有尊卑之差,求神有上下之序。若无 之时,天阴之夕,可于寝室南向存之,有星可出中庭,坐立任意。此所谓奔南辰之法,不传地仙。 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韩翃别汜水县尉诗见 北临下。
分类: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