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8,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盘蓝
三把刀
热乡
善后借款合同
沙鳁
蛮歌獠语
蛮公子
蛮猓
蛮话
蛮罽
蛮樯
蛮声哈剌
蛮声獠气
蛮珍海错
马价银子
《漢語大詞典》:盘蓝(槃藍)
南方一种少数民族,以 槃蓝 为姓。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一:“郊坰半是 槃蓝 侣,十载 汀 南未罢征。”自注:“ 盘瓠 之餘,错处於 虔 、 漳 、 潮 之间,以 槃蓝 为姓。”参见“ 槃瓠 ”。
《漢語大詞典》:槃瓠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 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记》作“ 槃护 ”。后 槃瓠 助 帝喾 取 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 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北 貊 起自 淳维 ,南 蛮 出於 槃瓠 。”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 荆南 辰州 ,与 黔 邻界毗所,崇冈万叠,绵亙二百餘里,中悉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唐 陈陶 《钟陵道中作》诗:“烟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乡。” 明吾邱瑞《运甓记·平蛮奏凯》:“挥戈瘴雨晴,仗剑蛮烟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潜形。”
《漢語大詞典》:三把刀
旧时南方妇女簪发的首饰。其状似刀,故名。 郁达夫 《饮食男女在福州》:“还有现在东门外、北门外的许多工女农妇,头上仍带着三把银刀似的簪为发饰,俗称他们作三把刀。”
《漢語大詞典》:热乡(熱鄉)
气候炎热之地。指南方。《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 唐 孔颖达 疏:“ 孙毓 以为寒乡率早寒,北方是也;热乡乃晚寒,南方是也。”
《漢語大詞典》:善后借款合同
又称“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漢語大詞典》:沙鳁
南方溪涧中的一种小鱼。又名鲨鱼、鮀鱼、吹沙。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鲨鱼
《漢語大詞典》:蛮歌獠语(蠻歌獠語)
南方少数民族的歌声和讲话声。 宋 张耒 《鸣蛙赋》:“若 羌 丝野鼓,杂乱无节兮,又似夫蛮歌獠语,诡怪之迭作也。”
《漢語大詞典》:蛮公子(蠻公子)
对南方少年的戏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君勿漏言。蛮公子颇充裕,年又雏,未必深解五木诀。我赢些须,明当奉屈耳。”
《漢語大詞典》:蛮猓(蠻猓)
旧时对西南方某些落后部族的蔑称。 严复 《救亡决论》:“三者之俗,蛮猓不如,仁义非中国有也。”
《國語辭典》:蛮话(蠻話)  拼音:mán huà
蛮横不讲理的话。《西游记》第二四回:「你的耳聋?我是蛮话,你不省得?你偷吃了人参果,怎么不容我说?」
《漢語大詞典》:蛮罽(蠻罽)
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生产的一种毛织品。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贱买古画马:“ 外郎 奇之,命取以视,则古丝烟晦,幅联三四,蛮罽裁标。”
《漢語大詞典》:蛮樯(蠻檣)
指南方船舶。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彼蛮檣与海楫,得乘时伺便而至耳。”
分類:南方船舶
《国语辞典》:蛮声哈剌(蛮声哈剌)  拼音:mán shēng hā là
蛮,蛮子,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称呼。蛮声哈剌指叽哩咕噜的南方口音,含有讥讽的意思。《金瓶梅》第六四回:「薛内相道『那蛮声哈剌,谁晓的他唱的是甚么!』」
《漢語大詞典》:蛮声獠气(蠻聲獠氣)
旧时北方人嘲笑南方人说话的声气。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听不上蛮声獠气,倒敢恁烦天恼地。”
《漢語大詞典》:蛮珍海错(蠻珍海錯)
南方山野和海洋所产的各种珍贵食品。 宋 苏轼 《丁公默送蝤蛑》诗:“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漢語大詞典》:马价银子(馬價銀子)
明 初规定各地蓄马以供边备,后以南方不产马而改征银,储太仆寺常盈库,称作马价银子。《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常言道: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紧着起来,朝廷爷一时没钱使,还问太僕寺借马价银子支来使。”亦省作“ 马价银 ”、“ 马价 ”。明史·兵志四:“请支太僕马价银四万二千两,於 平 、 庆 、 临 、 巩 买种马七千。”明史·兵志四:“ 成化 二年,以南土不产马,改徵银,四年始建太僕寺常盈库,贮备用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