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南戒
丹徼
蛮娘
漂漂
坤隅
毛竹
南藩
蛮王
洞主
赤熛
越徼
南食
录公
蛮音
熛怒
《漢語大詞典》:南戒
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 四川 、 陕 南、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福建 一线。新唐书·天文志一:“ 一行 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是谓北纪,所以限戎狄也。南戒,自 岷山 、 嶓冢 ,负地络之阳,东及 太华 ,连 商山 、 熊耳 、 外方 、 桐柏 ,自 上洛 南逾 江 、 汉 ,携 武当 、 荆山 ,至于 衡阳 ,乃东循 岭 徼,达 东甌 、 闽中 ,是谓南纪,所以限蛮夷也。故《星传》谓北戒为‘胡门’,南戒为‘越门’。” 清 钱谦益 《新阡八景诗·拂水回龙》:“ 虞山 南戒一枝来,腾踊龙身万里迴。” 清 赵翼 《偕王仲瞿蒋于野游洞庭东西两山》诗:“足跡半天下,南戒徧登眺。”
《漢語大詞典》:丹徼
古代称南方的边疆。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南方徼色赤,故称丹徼,为南方之极也。”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之一:“苍江緑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旧唐书·辛替否传:“ 韦月将 受诛於丹徼, 燕钦融 见杀於紫庭。” 明 杨慎 《送祝文安知楚雄府》诗:“ 禺山 阁道盘丹徼, 岷水 牂牁带黝溪。”
分類:南方边疆
《漢語大詞典》:蛮娘(蠻娘)
指南方青年妇女。 唐 李贺 《湘妃》诗:“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緑泪花红。” 明 徐渭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三:“篋茜奩螺取次将,长红大翠儘蛮娘。” 清 陈维嵩 《竹枝·粤东词》:“番君庙后鷓鴣飞,素馨花落蛮娘归。”
《國語辭典》:漂漂  拼音:piāo piāo
1.飞扬、高飞的样子。汉。贾谊吊屈原文〉:「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2.漂浮流去。《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沸水漂漂,九阳之山。」
3.漂泊。唐。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漢語大詞典》:坤隅
西南方。 唐 李华 《含元殿赋》:“ 望仙 闢於巽维, 建福 敞於坤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山堂大门在寺坤隅,门内植老桂百餘株。”参见“ 坤维 ”。
《國語辭典》:坤维(坤維)  拼音:kūn wéi
地的四角。《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
《國語辭典》:毛竹  拼音:máo zhú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属,地下茎横走,侧出单秆散生。秆高可达十二公尺以上,节环突起。箨表面密布紫褐色细毛并具暗褐色斑块。叶多三枚一丛,狭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稍带白色。花穗多数,密集为披针状圆柱形,淡绿色。原产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南诸省,是优良的建筑材料,也可用来制造器物。也称为「孟宗竹」、「江南竹」。
《漢語大詞典》:南藩
亦作“ 南蕃 ”。
(1).犹南疆。史记·赵世家:“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 漳 、 滏 之险,立长城,又取 藺 、 郭狼 ,败 林 人於 荏 ,而功未遂。”陈书·高祖纪上:“公赤旗所指,祅垒洞开,白羽纔撝,兇徒粉溃。非其神武,久丧南藩。” 唐 杜甫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復千虑。”
(2).南方的屏障。《隋书·高祖纪下》:“ 有梁 之国,我南藩也,其君入朝,潜相招诱,不顾朕恩。”
分類:南方屏障
《漢語大詞典》:蛮王(蠻王)
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趁墟 滇 客龙名市,纳款蛮王象渡河。”
《漢語大詞典》:洞主
(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陈书·周迪传:“ 琳 至 湓城 , 新吴 洞主 余孝顷 举兵应 琳 。” 唐 王建 《送流人》诗:“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他们互相热爱着,却受到凶恶的洞主抢婚迫害。”
(2). 唐 宋 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叙山南:“ 南唐 昇元 中,因洞( 白鹿洞 )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 李善道 为洞主,以主教授。”
《漢語大詞典》:赤熛
“ 赤熛怒 ”的省称。南方之神,司夏。后亦以借指夏天,夏日。 唐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序》:“赤熛沉节,青女司辰。”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十:“玄冥凛洌而水结成冰,赤熛熺炎而金流为汁。”参见“ 赤熛怒 ”。
分類:南方夏天
《漢語大詞典》:赤熛怒
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南方之神,司夏天。亦称“ 赤帝 ”。《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汉 郑玄 注:“五帝……赤曰 赤熛怒 , 炎帝 食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贾公彦 疏引《春秋纬文耀钩》:“夏起赤受制,其名 赤熛怒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 唐 开元 礼:‘立夏祀 赤帝 ,祝文:敢昭告于 赤帝 赤熛怒 。’”
《漢語大詞典》:越徼
南方边远之地。 唐 顾况 《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故人穷越徼,狂生起悲愁。” 唐 白居易 《与陆庶诏》:“卿望重周行,寄分越徼。”
分類:南方边远
《漢語大詞典》:南食
用南方烹饪方法做成的饭菜。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开宝 末, 吴越王 钱俶 始来朝。垂至, 太祖 谓大官:‘ 钱王 , 浙 人也,来朝宿共帐内殿矣,宜剏作南食一二以燕衎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南食店,鱼兠子,桐皮熟膾麵,煎鱼饭。”
《漢語大詞典》:录公
(1).录尚书事的敬称。南齐书·海陵王纪:“ 宣城王 辅政,帝起居皆諮而后行。思食蒸鱼菜,太官令答无録公命,竟不与。”《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并録尚书事” 元 胡三省 注:“ 光武 不任三公,事归臺阁,惟録尚书事者权任稍重,自是迄于 齐 梁 ,谓之録公。”
(2). 宋 代南方称押司录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彭 献诗谢之曰:……‘令尹声声言有过,録公口口道无灾。思量也解开东阁,留取头蹄待秀才。’南方谓押司録事为‘録公’,览者无不絶倒。”
《漢語大詞典》:蛮音(蠻音)
南方口音。北齐书·陆法和传:“又 法和 平常言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无敌,然犹带蛮音。” 唐 许棠 《寄陆睦州》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蛮音。”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墟里寒泉在,蛮音稚子餘。”
《漢語大詞典》:熛怒
(1).火盛貌。《诗·小雅·正月》“燎之方扬” 汉 郑玄 笺:“火田为燎,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寧有能灭息之者!”隋书·礼仪志二:“夏迎 赤熛怒 者,火色熛怒,其灵炎至明盛也。”
(2).引申为热盛。 元 王恽 《苦热叹四十韵》:“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岁。金晶才始状,熛怒势此鋭。”
(3).风迅猛貌。文选·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颺熛怒。” 李善 注:“熛怒,如熛之声。”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之七:“ 飞廉 熛怒向人间, 徐福 求仙恨未还。”
(4). 赤熛怒 的省称。古谓五方帝之一,指南方赤帝,司夏。 金 王琢 《癸酉岁大热》诗:“手摇斗柄酌炎海,力逐 熛怒 乘离宫。” 清 唐孙华 《酷暑次日忽大风雨》诗:“直疑 招矩 战 熛怒 ,乾坤震动惊雷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