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3,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下一页
刘云汉(字 卓之 )
胡德迈(字 卓人 号 鹿亭 )
金昌立(字 卓尔、卓而 号 泽斋 )
拉都立(字 卓人 号 云庵 )
莽鹄立(字 树本 号 卓然 勤敏 )
卓梦采(字 狷夫 )
陈世贤(字 卓人 )
徐懋德(字 卓贤 )
帅家相(字 伯起、伯子 号 卓山 )
大和卓木(别称 波罗尼都、博罗尼都 )
陶履中(字 叔和 号 卓亭 )
卓道异(字 则超 )
卓肇昌(字 思克 )
小和卓木(别称 霍集占 )
其它辞典(续上)
孙卓(字 予立 号 如斋 )刘云汉(字 卓之 )
胡德迈(字 卓人 号 鹿亭 )
金昌立(字 卓尔、卓而 号 泽斋 )
拉都立(字 卓人 号 云庵 )
莽鹄立(字 树本 号 卓然 勤敏 )
卓梦采(字 狷夫 )
陈世贤(字 卓人 )
徐懋德(字 卓贤 )
帅家相(字 伯起、伯子 号 卓山 )
大和卓木(别称 波罗尼都、博罗尼都 )
陶履中(字 叔和 号 卓亭 )
卓道异(字 则超 )
卓肇昌(字 思克 )
小和卓木(别称 霍集占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七
孙卓,字予立,号如斋,宣城人。康熙己未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甓社斋诗稿》。维基
孙卓(1655年2月7日—1683年),字予立、号如斋,江南宣城(今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五岁丧父,由叔父孙省抚养成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中式归允肃榜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奉命册封安南,赐正一品服。行至粤西全州暴病而卒,年三十六。有《甓社斋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云汉,字卓之,广东杏坛镇逢简人,清朝文学家。同进士出身。刘振国之子。康熙三十六年,登进士,能诗善书,著有《北游草》。父子同辑《清白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0—1715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卓人,号鹿亭。康熙十六年举人。历任御史,顺天府丞,署府尹。书学钟、王,画法倪瓒。有《适可轩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安东人。字卓尔、卓而。号泽斋。
人物简介
维基
拉都立(1668年—1722年),字卓人,号云庵,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庚午举人,甲戌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补授兵部主事,升内务府员外郎,出任天津税务,升翰林院侍读学士,管坐粮厅事,缘事革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2—1736 【介绍】: 清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字树本,号卓然。初授理藩院笔帖式,累迁员外郎,迭充右翼监督、浒墅关监督。世宗时,深受信任,历甘肃巡抚、正蓝旗蒙古都统、工部尚书等官。善用西洋画法绘肖像,曾绘圣祖御容。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五
莽鹄立,字树本,号卓然,满洲旗人。官至都统。谥勤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世贤,字卓人,福建福清人,清政治人物、进士出身。雍正七年,福建乡试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进士,三甲第四十三名,官至户部贵州司员外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Andreas Pereira,(1690—1743) 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士。葡萄牙人。字卓贤。康熙五十五年来华。初在华南各省传教十余年,至广州,任耶稣会会计职。雍正二年,因擅长历算,应召赴北京,协助戴进贤修订历法,授以钦天监监副之职。在钦天监供职十五年,与戴进贤合著《历象考成》。十年,任耶稣会中国省区会长。卒于北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奉新人。字伯起,号卓山。帅仍祖子。乾隆二年恩科进士,任吏部主事,官至广西浔州知府。有《卓山诗集》,又名《三十乘书楼集》。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帅家相,字伯子,号卓山,奉新人。乾隆丁巳进士,历官浔州知府。有《三十乘书楼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9 【介绍】: 博一作波,一作布那尼敦,即大和卓木。清时天山南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与父玛罕木特、弟霍集占被准噶尔拘为人质,居伊犁。乾隆二十年,清军入伊犁,送之归叶尔羌,使统其旧部。二十二年,从霍集占议,举兵谋割据。兵败后,逾葱岭,投巴达克山汗,兄弟俱被杀。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陶履中(1700-1765),字叔和,号卓亭,清无锡人。乾子,诸生。有《养真诗草》。
人物简介
维基
卓道异,字则超。福建福清人,书法家,同进士出身。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进士,三甲第一名。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小和卓木,中国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名霍集占。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地区封建主玛罕木特(一作马木特)之次子, 大和卓木波罗尼都之弟。生于伊犁。与其父、兄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1644—1697)拘于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清兵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获释。清政府留其暂驻伊犁掌管伊斯兰教, 但他却暗中支持阿睦尔撒纳反清。后畏罪逃回南疆, 二十二年, 举兵杀死清政府派往晓谕的副都统阿敏道和百余名兵士, 自称 “巴图尔汗”, 建立 “巴图尔汗国”, 分裂祖国的统一。二十四年夏, 清军攻占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后, 与兄逃往巴达克山, 被巴达克山苏丹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