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50 【介绍】: 或作华州、华舟、华还。春秋时齐国人。庄公时大夫。从庄公伐莒,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74 【介绍】: 五代时蓟州渔阳人。后唐明宗时进士,历任徐、兖、陈、许四镇从事。后汉初为河东掌书记。得刘崇推爱,及崇称帝,累官至门下侍郎。与郭无为不协,出知岚州。宋太祖开宝二年宋军围岚,乃降。文度本名弘,避帝父讳,乃赐今名。官安国军节度使。后历迁三镇卒。为人应对捷洽,善戏谑,能诗。有《观光集》。
全宋诗
赵文度(九一四~九七四),本名弘,避宋太祖父赵弘殷讳改今名,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一说青州(今属山东)人。后唐清泰三年(九三六)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仕后唐、后汉。入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授检校太傅、安国军节度使。又徙镇华州、耀州。开宝七年卒,年六十一。有《观光集》,已佚。《宋史》卷四八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通州静海人,字正臣。第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后历任地方州官,卒于京师。虽能任繁剧,然治家则凌乱无纪。
全宋诗
施昌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仁宗时进士(明万历《通州志》卷一)。通判滁州,迁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后历知州府。英宗治平元年,知越州,卒(《北宋经抚年表》卷四)。《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二
施昌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举进士高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官至礼部员外郎,加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曾为河北都转运使、江淮发运使,历知太平、华、沧、应天、延、澶、滑、杭、越等州。尝上《政论》三十篇,不传。《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2—1076 【介绍】: 宋东平须城人,初名元赓,字永叔,后更名,字潜亮。郭劝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知萧山县,有惠政。累迁殿中丞、太常博士。英宗治平二年,御史知杂事吕诲等以奏弹中书议追崇濮安懿王典礼非是被黜,以源明补监察御史里行,源明乞免除命,请追诲等,遂听免。神宗立,以荐擢知华州,以事免。后以职方员外郎知单州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7—1097 【介绍】: 宋京兆蓝田人,字微仲。吕大忠弟。仁宗皇祐初进士。调冯翊主簿,改永寿令。英宗即位,为太常博士,迁监察御史里行,谏英宗勿追崇濮王。神宗时除知制诰,坐环庆兵变,降知临江军。元丰初徙永兴军,时用兵西夏,大防调度有方,务在宽民。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郡公。元祐三年,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等同掌国政,凡八年。绍圣中,以党论累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卒谥正悯。有《吕汲公文录》、《韩吏部文公集年谱》等。
全宋诗
吕大防(一○二七~一○九七),字微仲,蓝田(今属陕西)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三○)。调冯翊主簿、知永寿、青城县,入权盐铁判官。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泗州。召直舍人院,除知制诰。四年,知延州,以事落知制诰,以太常博士知临江军,徙华州、秦州。元丰初,徙永兴。数年,知成都。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郡公。三年,超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哲宗亲政,以党籍,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绍圣四年,再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至虔州信丰病卒,年七十一。谥正悯。《宋史》卷三四○、《东都事略》卷八九有传。今录诗六首。
梁彦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98 【介绍】: 宋郓州须城人,字贯之。梁适子。以荫补秘书省正字。历殿中丞、国子博士、知邢州。契丹使王遵义来聘,往劳之。遵义言太守不服金带,是薄己,不肯见,彦通执意朝服不可改。官终知华州,有惠政。
《骈字类编》:华州(华州)
唐 李洞 华山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分类:华州
《国语辞典》:爱荷华州(爱荷华州)  拼音:ài hé huá zhōu
Iowa
州名。位于美国中部,面积十四万五千一百三十三平方公里。经济以农业为主,毛猪及鸡蛋产量极大。
《漢語大詞典》: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漢語大詞典》:仙掌
(1). 汉武帝 为求仙,在 建章宫 神明台 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 灯暗数声来。”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
(2). 华山 仙人掌峰 的省称。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 仙掌 。” 明 何景明 《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 仙掌 去。”参见“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华州 为 仙掌 ,后遂称 华州 及 华阴县 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华州:“﹝ 华阴县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寻復旧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诗:“自无 仙掌 分,非是圣心偏。”原注:“去年曾梦除 华州 刺史。” 唐 无可 《寄华州马戴》诗:“水寒 仙掌 路,山远 华阳 人。”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 仙掌 路,何人为弔 柳屯田 。”详“ 仙人掌 ”。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属,常绿肉质灌木。高约二公尺。茎多节,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而肥厚,深绿色。叶退化为小针形。花无梗,著生于顶端者,常开放成盘状,黄红色。原产于南美洲,现分布广泛,不限于热带。
2.汉武帝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铜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盘状。
3.山名。陕西省华阴太华山的东峰。峰侧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迹,据说为黄河河神以手擘开山峰以利河水通过所留。
《漢語大詞典》:二华(二華)
(1).指 春秋 宋国 华元 、 华喜 。左传·成公十五年:“二 华 , 戴 族也。” 杨伯峻 注:“ 华元 、 华喜 皆 宋 戴公 之后。”
(2).指 太华 、 少华 二山。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 华 ,巨灵贔屓,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薛综 注:“ 华 ,山也……《山海经》曰:‘ 太华 之西, 少华 之山。’” 宋 苏轼 《西岳庙开启祈雨道场青词》:“伏以二 华 之尊,作镇於西极,兆人所急,望岁於秋。” 明 何景明 《华州作柬桑汝公》诗:“天上岳莲开二 华 ,云中关树引 三秦 。”
(3).指 北魏 所置 华州 及 北华州 。周书·宇文导传:“﹝ 魏文帝 ﹞徵 导 还朝。拜大将军、大都督、三 雍 、二 华 等二十三州诸军事。”
《国语辞典》:郭子仪(郭子仪)  拼音:guō zǐ yí
人名。(西元697~781)唐朝名将,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曾平安史之乱,并联回纥,征吐蕃。官至太尉、中书令,时称为「郭令公」。因封汾阳郡王,世称为「郭汾阳」。一生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一身而系天下之安危二十年。享年八十五岁,卒谥忠武。
《漢語大詞典》:捧靴
唐 华州 刺史 崔戎 离任时,州人恋惜他,有脱去他的靴子,不让走的。见《旧唐书·崔戎传》。后用为挽留清廉地方官的典故。 清 袁枚 《送中丞至惠山蒙赐人参留别》诗:“一路官民尽捧靴,中丞病起奈劳何。”
《国语辞典》:华祝三多(华祝三多)  拼音:huà zhù sān duō
华州封人以寿、富及多男子三愿赠尧。参见「华封三祝」条。今以此为祝颂之辞。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