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8,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升
升陟
躐升
升合
云升
序升
得升
晋升
时升
升真
升座
升车
昭升
如升
升龙
《漢語大詞典》:不升
(1).不登堂。仪礼·聘礼:“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 贾公彦 疏:“不升者,谓私覿庭中受之不升堂。”
(2).犹不登。收成不好。《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年不升,告糴诸侯。”后汉书·何敞传:“一穀不升,则损服彻膳。”
《漢語大詞典》:升陟(陞陟)
(1).攀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山下大泽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昇陟,取畅山情。”
(2).晋升。《魏书·崔鸿传》:“苟必官须此人,人称此职,或超腾昇陟,数岁而至公卿。”
(1).升登;攀登。 汉 王充 论衡·効力:“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将援引荐举,亦将弃遗於衡门之下,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论説政事之务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緇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四:“过桥,復东北升陟岗陀,四里,抵 思陇 。”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坡陀倦升陟,蹭蹬愁躋举。”
(2).升迁;提升。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侍中弘正以课来上,书为第一。不有升陟,谓之蔽能,得於信臣,予用丕允。”
提升;晋级。 宋 范仲淹 《奏重定臣僚转官及差遣体例》:“或陞陟差遣,其幕职州县官,未该磨勘,而有上项劳政者,亦与比类升擢。”
《漢語大詞典》:躐升(躐陞)
亦作“ 躐陞 ”。 谓越级升迁。 宋 沈遘 《文思使郝元规可右骐骥使》:“故朕以尔往领郡事,又躐升使列数等,以重其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逆 贤 擅政时,因 山海关 等处缺马,遂将皇城内官人稍堪办进者,躐陞数百人骑马,每次各进一匹。”
分類:越级升迁
《漢語大詞典》:升合
(1).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三国志·蜀志·杨洪传“ 洪 迎门下书佐 何祗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使人投算, 祗 听其读而心计之,不差升合,其精如此。” 宋 曾巩 《救灾议》:“一切弃百事而专意於待升合之食,以偷为性命之计,是直以饿殍之养,养之而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不则八斗难充升合,五车不敌片纸。虽多虽富,亦奚以为。”
(2).借指少许米粮。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雪儿》:“炊常断,妻 苏氏 ,以针黹佐升合。”
《骈字类编》:云升(云升)
宋 陆游 春雨示邻曲 春来天气苦萧森,如缕云升便作霖。
《国语辞典》:序升  拼音:xù shēng
依次而升进。《仪礼。乡饮酒礼》:「众宾序升,即席。」
分类:依次升进
《骈字类编》:得升
宋 黄庭坚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 其一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分类:得升
《國語辭典》:晋升(晉升)  拼音:jìn shēng
在有等级之分的工作上,职务的位阶从低职位晋级到高职位。如:「他因功晋升为少将。」
《骈字类编》:时升(时升)
易升彖柔以时升
《韵府拾遗 真韵》:升真(升真)
旧唐书高宗纪赐故玉清观道士王远知谥曰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
《漢語大詞典》:升座
亦作“ 升坐 ”。 登上座位。荀子·乐论:“降,説屨升坐,修爵无数。”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韶悔杀伐:“ 王韶 在 熙河 ,多杀伐,晚年出知 洪州 ,颇多恨悔,栖心空寂,冀有以洗涤之。尝请 佛印 元公 升座, 元 知其意。”《三国演义》第一回:“﹝帝﹞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 聂政 升座,三人相让一回,仍凭栏席地而坐。”
分類:上座座位
《漢語大詞典》:升车(升車)
(1).登车,上车。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升车,则有鸞和之音。”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汉书·成帝纪赞》:“ 成帝 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宋 方凤 《物异考·虫异》:“ 吴 诸葛恪 将朝,犬啣衣止之,如此者再,乃令人逐犬,遂升车入朝。是日被害。”
(2).缆车。 清 薛福成 《白雷登海口避暑记》:“岸高也,则有升车以省紆绕;波平也,则有小舟以恣荡漾。”
分類:登车上车
《漢語大詞典》:昭升
显著地升闻。书·文侯之命:“父 义和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 孔 传:“言 文王 圣德明升于天。”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其恶能立功立事,敷闻於下,昭升於上,若兹巍巍者乎?”
分類:显著著地
《分类字锦》:如升
南史侯景传东阳人李瞻起兵为贼所执送诣建邺景先出之市中断其手足刻析心腹破出肝肠瞻正色整容言笑自若见其胆者乃如升焉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升龙(升龍)
乘龙升天。文选·张衡〈西京赋〉:“想升龙於鼎湖,岂时俗之足慕。” 李善 注:“史记曰:‘ 齐 人 公孙卿 曰: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骑龙,乃上去。’” 晋 陆机 《折杨柳》诗:“升龙悲絶处,葛藟变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