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不差升合
蜀志杨洪传注何祇使人投算祇听其读而心计之不差升合其精如此
分类:数学
《分类字锦》:不可阶升(不可阶升)
论语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分类:
《國語辭典》:朝升暮合  拼音:zhāo shēng mù gě
合,量词,十合为一升。朝升暮合指早上买一升,晚上买一合的米。形容生活贫困,无隔天的粮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有得一两二两赢馀,便也留著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馀?」
《国语辞典》:步步高升(步步高升)  拼音:bù bù gāo shēng
祝福人仕途顺利,职位不断提升的吉祥话。如:「春节团拜,大家互祝『恭喜发财,步步高升』。」也作「步步高升」。
《分类字锦》:白地三升
元史食货志中统五年诏僧道也里可温荅失蛮儒人凡种田者白地每亩输税三升水地每亩五升军站户除地四顷免税馀悉徵之
分类:赋税
《國語辭典》:白日升天(白日昇天)  拼音:bái rì shēng tiān
1.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日升天成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也作「白日飞升」。
2.比喻向来贫寒的人突然间富贵起来。如:「自从他得到那份奖金后,便有如白日升天似的,完全变了一个样。」
《漢語大詞典》:白日上升(白日上昇)
犹言白日升天。 唐 贾岛 《赠丘先生》诗:“常言喫药全胜饭, 华岳 松边採茯神。不遣髭鬚一茎白,拟为白日上昇人。”参见“ 白日昇天 ”。
《國語辭典》:白日升天(白日昇天)  拼音:bái rì shēng tiān
1.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日升天成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也作「白日飞升」。
2.比喻向来贫寒的人突然间富贵起来。如:「自从他得到那份奖金后,便有如白日升天似的,完全变了一个样。」
《國語辭典》:白日飞升(白日飛昇)  拼音:bái rì fēi shēng
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昼升入天界成仙。也作「白日升天」。
《國語辭典》:白日升天(白日昇天)  拼音:bái rì shēng tiān
1.古人以为服食仙丹,或积累善行,便可以在白日升天成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也作「白日飞升」。
2.比喻向来贫寒的人突然间富贵起来。如:「自从他得到那份奖金后,便有如白日升天似的,完全变了一个样。」
《國語辭典》:拔宅飞升(拔宅飛昇)  拼音:bá zhái fēi shēng
因修道而使全家升天成仙。《平妖传》卷一二:「贫道常住看经念佛,保佑你夫妻拔宅飞升。」也作「拔宅上升」。
《國語辭典》:拔宅上升(拔宅上昇)  拼音:bá zhái shàng shēng
因修道而使全家升天成仙。《太平广记。卷一四。真君传》:「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也作「拔宅飞升」。
分類:全家成仙
《國語辭典》:拔宅上升(拔宅上昇)  拼音:bá zhái shàng shēng
因修道而使全家升天成仙。《太平广记。卷一四。真君传》:「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也作「拔宅飞升」。
分類:全家成仙
《分类字锦》:大堪一升
西京杂记曹元理明算术尝从其友人陈广汉广汉曰吾有二囷米忘其石数子为吾计之元理以食箸十馀转曰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又十馀转曰西囷六百九十七石八㪷遂大著囷门后出米西囷六百九十七石七㪷九升中有一鼠大堪一升东囷不差圭合元理后岁复过广汉广汉以来数告之元理以手击床曰遂不知鼠之殊米不如剥面皮矣
分类:
《分类字锦》:大猷允升
书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允升于大猷
分类:卦名
《漢語大詞典》:鼎成龙升(鼎成龍升)
见“ 鼎成龙去 ”。
《漢語大詞典》:鼎成龙去(鼎成龍去)
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词:“已被 昭阳 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亦作“ 鼎成龙升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 高庙 鼎成龙升之日, 建文 即位, 成祖 以 燕王 来,奔丧而不朝,盖以叔不拜姪也。”亦省作“ 鼎成 ”。 清 钱谦益 《云南道监察御史赵于逵授文林郎制》:“勑曰:我先帝践阼未几, 舜 旌斯举,除授臺諫,如不终日。鼎成之后,接踵而来,皆先帝所遗朕也。”
分類:帝王去世
《漢語大詞典》:出幽升高
犹言出谷迁乔。《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詔曰:‘ 伦 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託疾自从,苟肆狷志。’” 李善 注引:“出于幽谷,升于乔木。”
《漢語大詞典》:七升之布
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国语·鲁语上:“ 子服 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 韦昭 注:“八十缕为升。”按,古代朝服十五升(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七升之布,缕数不及其半,故为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