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颜之仪(字 子升 )
司马皓(字 文升 )
蒋升(字 凤起 )
柳遐( 霞 字 子升 闻喜县公 )
卫玄(字 文升 檦爵兴势公、同轨郡公 )
范安贵(字 孝升 安宁郡公 壮 )
李祖升
崔弘升(字 上客 黄台县侯 )
侯莫陈颖(字 遵道 升平郡公 定 )
顾升
卢照邻(字 升之 号 幽忧子 别称 初唐四杰 )
王远知( 远智 字 广阳 别称 王法主 升真先生、升玄先生 )
薛曜(别称 薛耀 字 升华 汾阴男 )
崔昪( 升 )
其它辞典(续上)
刘骘(字 子升 )颜之仪(字 子升 )
司马皓(字 文升 )
蒋升(字 凤起 )
柳遐( 霞 字 子升 闻喜县公 )
卫玄(字 文升 檦爵兴势公、同轨郡公 )
范安贵(字 孝升 安宁郡公 壮 )
李祖升
崔弘升(字 上客 黄台县侯 )
侯莫陈颖(字 遵道 升平郡公 定 )
顾升
卢照邻(字 升之 号 幽忧子 别称 初唐四杰 )
王远知( 远智 字 广阳 别称 王法主 升真先生、升玄先生 )
薛曜(别称 薛耀 字 升华 汾阴男 )
崔昪( 升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8 【介绍】: 东魏彭城人,字子升。刘廞子。弱冠州辟主簿,奉使诣阙,见孝庄帝,应对闲敏,帝善之。遂除员外散骑侍郎,出补徐州开府从事中郎。廞死,率乡部抗御高欢部,兵败被执,寻赦。高澄为仪同开府,以骘为属,本州大中正,转中书舍人,官至司徒左长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91 【介绍】: 北周琅邪临沂人,字子升。颜之推兄。幼颖悟,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初仕梁,梁亡,随例北迁长安。北周明帝以为麟趾学士、司书上士。武帝选使侍读太子。宣帝时,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数犯颜诤谏。宣帝死,刘昉等矫诏以杨坚(隋文帝)为丞相,之仪拒不连署。坚忌其威望,不敢加害,出为西疆郡守。及隋代周,拜集州刺史。旋致仕还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河内温人,字文升。起家梁太学博士。元帝承圣中,除太子庶子。魏克江陵,随例入长安。梁宗屠戮,太子殡瘗失所。及北周受禅,皓以宫臣,表求还江陵改葬。陈宣帝太建八年,自北周还,宣帝特降殊礼。历通直散骑常侍、司州大中正。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楚国平河人,字凤起。少好天文玄象之学。常侍字文泰左右,以备顾问。所言多验。武帝保定二年,除河东郡守。入为太史中大夫。后加定州刺史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霞。北周河东解人,字子升。柳庆从子。笃好文学,起家梁平西府法曹参军,梁岳阳王萧察授为吏部郎,迁大都督。及萧察为西魏附庸,建后梁,乃辞官归乡里,以经籍自娱。北周武帝保定中,始应征入朝,官使持节、骠骑大将军、霍州诸军事、霍州刺史。天和中卒,年七十二。全后周文·卷十九
霞字子升,河东解人,世居襄阳,宋太尉元景从孙,仕梁为州主簿,历平西陵王纶法曹参军,转外兵,除尚书工部郎。岳阳王察临雍州,选为侍中,迁别驾,及察于襄阳承制,授吏部郎、员外散骑常侍,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赐爵闻喜县公,进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察即帝位于江陵,以襄阳属魏。去职归里。至周保定中为霍州刺史,天和中卒,年七十二,赠金、安二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约618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文升。初,北周武帝在藩时引为记室。累迁至京兆尹。入隋,历仕淮州总管、资州刺史。文帝仁寿初少数部族山民为乱,玄单骑往说利害,乃解兵去。镇抚当地部族,前后归附者十余万口。除遂州总管,安抚剑南一带。炀帝即位,历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京兆内史。与代王杨侑留守京都。后李渊军进长安,忧惧称疾归,恭帝义宁中卒。全隋文·卷二十三
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周武帝为鲁公时,引为记室,迁给事上士,袭父檦爵兴势公,转宣纳下大夫。建德中,拜益州长史,迁开府仪同三司、太府中大夫,治内史事,领京兆尹。宣帝时,以忤旨免。大象中,检校熊州事。隋受禅,迁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坐事免。寻拜岚州刺史,检校朔州总管事,入为卫尉少卿。仁寿初,拜资州刺史,除遂州总管。炀帝即位,复徵为卫尉卿。迁工部尚书,拜魏郡太守。入为右候卫大将军,检校左候卫事。转刑部尚书,拜金紫光禄大夫。辽东之役,拜京兆内史,留守京师,加右光禄大夫。唐兵入关,归于家。义宁中卒。年七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1—615 【介绍】: 隋朔方岩渌人,字孝升。隋文帝开皇三年起家为都督。以讨突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仁寿二年,以拒突厥侵边功,授检校盐州刺史。三年,进右武侯大将军,封安宁郡公。炀帝大业初,改右骁卫大将军。从炀帝西巡,以平吐谷浑功,授右光禄大夫。七年,从征高丽,统险渎道。九年,转左候卫大将军。十一年,于代北与突厥战,轻进战死。谥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赵郡平棘人。文宣帝李皇后之兄。仕至齐州刺史,为徒兵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2 【介绍】: 隋博陵安平人,字上客。崔弘度弟。在周为右侍上士。从帝平尉迟迥,封黄台县侯。入隋,进爵为公,授骠骑将军,历慈州、郑州刺史,襄州总管。妹为秦王妃,女为河南王妃,故待遇隆重。及二妃相继诛、废,弘升亦免官。炀帝即位复出仕。辽东之役与宇文述等同败,奔还,发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代郡人,字遵道。侯莫陈崇子。西魏末以父军功受赐爵。仕北周,累从征讨,迁开府仪同三司。隋文帝受禅,进爵升平郡公,拜瀛州刺史,有惠政。时岭南州县多贪鄙。少数部族人民有怨叛之心。乃拜颖为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到官,以恩信抚民,各族民人咸悦服来归。炀帝时为南海太守,卒于官。谥定。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尉。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居洛阳时。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与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代表作为《长安古意》。五言排律用力亦勤。其诗风格典重清峻。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初授邓王府典签。调新都尉。因风疾去官。沈痼挛废。不堪其苦。投颍水死。年四十。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若生之死,谓之何哉?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诗薮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唐音癸签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远智。隋唐时道士。琅邪人,一说扬州人,字广阳。少聪敏,博通书传,传说曾事陶弘景,传其术。又从臧矜传诸秘诀,后隐于茅山。隋炀帝曾召见于涿郡临朔宫,执弟子礼,为置洛阳玉清玄坛。秦王李世民亦曾从其受三洞法。时称王法主。据传享年一百二十六岁卒,谥升真先生,后改谥升玄先生。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薛耀。字升华,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薛元超之子。尚城阳公主。武后登封元年(696),官礼部郎中。圣历中,依张易之,预修《三教珠英》,迁正谏大夫。官至给事中。袭封汾阴男。生平见新、旧《唐书·薛元超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九。曜以文学知名,与王勃有交谊。《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录文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曜。中书令元超子。尚城阳公主。圣历中附张易之。与修三教珠英。官正谏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升。唐博陵安平人。崔玄炜弟。武周长安年间,为司刑少卿。长安末,宰相张柬之等收杀张昌宗等,迎太子中宗即位。有司正昌宗罪,昪执论大辟,与兄并以守正见重于时,官至尚书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