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全宋诗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著《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为《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乾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为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汪元量(约1241-约1317) 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以善琴事谢后、王昭仪,宋亡,随三宫留燕,后南归为道士。有《水云集》、《湖山类稿》、《水云词》。
元诗纪事
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唐人。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全宋文·卷八三二七
汪元量(一二四一——一三一七),字大有,号水云,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善琴供奉掖庭。德祐二年恭帝降元,元量随三宫入燕,多历年所,后乞为黄冠还钱塘。元量又工诗,著有《湖山类稿》(存)、《水云集》(存)。其诗多慷慨悲歌,大凡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间关愁叹之状,皆备见于诗篇,故当时闻人多推为诗史。见《南宋书》卷六二,马廷鸾《湖山类稿跋》等。
《骈字类编》:十首
唐 白居易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
分类:十首
《国语辞典》:比心  拼音:bǐ xīn
比同此心。晋。张华〈女史箴〉:「比心螽斯,则繁尔类。」晋。张协〈杂诗〉十首之九:「重基可拟志,回渊可比心。」
《漢語大詞典》:八采
亦作“ 八彩 ”。亦作“ 八綵 ”。
(1).八种彩色。 梁 沈约 《内典序》:“莫不龙章八采,琼花九色。”新唐书·南蛮传下·骠:“裙襦画鸟兽草木,文以八綵杂华。”
(2).孔丛子·居卫:“昔 尧 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后因以“八彩”指 尧 眉或形容帝王容颜。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清 邹容 《革命歌》:“但要救民登衽席,不须八彩与重瞳。”
(3).谓 隋 卢思道 作 北齐 文宣帝 挽歌十首,被采用八首。 唐 元稹 《重酬乐天》诗:“百篇书判从饶 白 ,八采诗章未伏 卢 。”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卢思道 ﹞时人称为‘八米卢郎’,‘米’字盖‘采’字之误也。十首中采八首耳。”参见“ 八米卢郎 ”。
《漢語大詞典》:八米卢郎(八米盧郎)
(1).谓 隋 卢思道 。北史·卢思道传:“ 文宣帝 崩,当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比喻才高。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神通力遍 恆 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
分類:或谓
《漢語大詞典》:十离诗(十離詩)
诗体的一种。以十首为限,每首诗题均有“离”字,如“犬离家”、“笔离手”、“竹离丛”之类,因称“十离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元相公 在 浙东 时,宾府有 薛书记 ,饮酒醉后,因争令掷注子击伤相公犹子,遂出幕。醒来乃作十离诗献府主。”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蜀才妇:“ 韦公 既知且怒,於是不许从官。 涛 ( 薛涛 )乃献十离诗,情意感人,遂復宠召。”参阅 宋 阮阅 诗话总龟·讥诮下
《国语辞典》:甘言巧辞(甘言巧辞)  拼音:gān yán qiǎo cí
逢迎谄媚的话。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褒客七〉:「便僻脂韦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辩。」也作「甘言美语」、「甘言好辞」。
《漢語大詞典》:十大曲
指 宋 金 人所作并广泛流传的十首词。即 苏小小 《蝶恋花》、 邓千江 《望海潮》、 苏轼 《念奴娇》、 辛弃疾 《摸鱼儿》、 晏几道 《鷓鸪天》、 柳永 《雨霖铃》、 吴激 《春草碧》、 朱淑真 《生查子》、 蔡松年 《石州慢》、 张先 《天仙子》。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他便是风流 王焕 ……怀揣十大曲,袖褪乐章集,衣带鵪鶉粪,靴染气毬泥。”参阅 元 杨朝英 阳春白雪前集卷一引《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