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金刚
【佛学大辞典】
(物名)羯磨金刚之异名。羯磨金刚之三钴杵,横竖交叉,作十字形,故谓之十字金刚。大日经疏十九曰:「十字金刚,即羯磨金刚也。」
(物名)羯磨金刚之异名。羯磨金刚之三钴杵,横竖交叉,作十字形,故谓之十字金刚。大日经疏十九曰:「十字金刚,即羯磨金刚也。」
十字佛顶印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真言)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啰(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破坏)。」
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r!、哩(引)j/、j!、(引)、j/四字,子音中其结合字乞叉Ks!a,及滥Llam%,恰如日本之伊吕波假名字,严密言之,则难称为字母,故有时省略之。如大日经第二,母音中,唯举一阿字,总略其馀,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结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唯举十二摩多,缺四别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昙字记亦缺四别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滥之二字,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归传第四谓悉谈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举五十字母之经典中,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文殊问经字母品,加结合字乞洒,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南本涅槃经第八,大般泥洹经第五等,加攞Lla,北本涅槃经第八加d!a,无有一准。然于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于随音点anusva%ra,涅槃点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颚音,舌音,齿音,唇音之顺序,排各各强弱,含气,不含气之诸字母,次列半母音,齿头音,吹气音。盖此等字母,印度小学儿童,必先学习,寄归传第四所谓斯乃小学标章之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国为使童幼妇女学习谙诵之,设种种之法,有一法,乃选语之头字有字母,或其语中含字母之语,以此语说明其字母之意义也。例如选字母阿在头字之阿你怛也A^nitya(无常之义)之语,说阿为无常之义,又选阿提a%di(初或本之义)及阿耨波陀Anutpa%da(不生之义)之语,示阿字有本不生之义,后密教用此童蒙学习之法,解释浅略之文字字母于深秘,直显绝待究竟之极理,五十字门,悉是法尔之法曼荼罗,通于三世十方,常恒不变。故学之书之,则得常住之佛智,诵之观之,则證不坏之法身。乃至说为诸教之根本,诸佛之父母。大日经疏第七,谓「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论明萨婆若有三种名: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实一心中得,为分别令人易解故,作三种名,即此阿字义也。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啰字者,馀诸字义皆然。又一切言语中带阿声者,皆阿字门所摄。若带啰声者,皆啰字门所摄。馀字亦尔。(中略)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庐遮那。何有深浅之别。若行者能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无差别义,当知是人通达二谛义亦识真言相也。」此可以见其义趣。今为便览,表示北本涅槃经已下诸经之字母数,即如图(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经,南涅即南本涅槃经,泥洹即大般泥洹经,文殊即文殊师利问经,瑜母即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殊母即文殊问经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经,庄严即方广大庄严经,字记即悉昙字记,皆略符也)。
(名数)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三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r!、哩(引)j/、j!、(引)、j/四字,子音中其结合字乞叉Ks!a,及滥Llam%,恰如日本之伊吕波假名字,严密言之,则难称为字母,故有时省略之。如大日经第二,母音中,唯举一阿字,总略其馀,子音出三十三字,缺结合字,合列三十四字母。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唯举十二摩多,缺四别摩多,子音三十四字中加乞叉,合列四十六字母。悉昙字记亦缺四别摩多,子音中加乞叉滥之二字,为三十五字,合列四十七字母。又南海寄归传第四谓悉谈本有四十九字,是也。又如列举五十字母之经典中,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文殊问经字母品,加结合字乞洒,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南本涅槃经第八,大般泥洹经第五等,加攞Lla,北本涅槃经第八加d!a,无有一准。然于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于随音点anusva%ra,涅槃点visarga,次依子音中喉音,上颚音,舌音,齿音,唇音之顺序,排各各强弱,含气,不含气之诸字母,次列半母音,齿头音,吹气音。盖此等字母,印度小学儿童,必先学习,寄归传第四所谓斯乃小学标章之称,六岁童子学之,六月方了者,是也。彼国为使童幼妇女学习谙诵之,设种种之法,有一法,乃选语之头字有字母,或其语中含字母之语,以此语说明其字母之意义也。例如选字母阿在头字之阿你怛也A^nitya(无常之义)之语,说阿为无常之义,又选阿提a%di(初或本之义)及阿耨波陀Anutpa%da(不生之义)之语,示阿字有本不生之义,后密教用此童蒙学习之法,解释浅略之文字字母于深秘,直显绝待究竟之极理,五十字门,悉是法尔之法曼荼罗,通于三世十方,常恒不变。故学之书之,则得常住之佛智,诵之观之,则證不坏之法身。乃至说为诸教之根本,诸佛之父母。大日经疏第七,谓「于一字之中,具无量义,且略言之,阿字自有三义,谓不生义,空义,有义。如梵本阿字有本初声,若有本初,则是因缘之法。故名为有。又阿者,是无生义。若法揽因缘成,则自无有性。是故为空。又不生者,即是一实境界。一实境界,即是中道。故龙树云:因缘生法,亦空亦假亦中。又大论明萨婆若有三种名:一切智与二乘共,道种智与菩萨共,一切种智是佛不共法,此三智其实一心中得,为分别令人易解故,作三种名,即此阿字义也。又如啰字亦有三义:一者尘义;二者以入阿字门故,即是无尘义,又有波罗蜜义,以究竟到彼岸故,即是本即不生,当知亦具三点;三点即摄一切法,如阿字啰字者,馀诸字义皆然。又一切言语中带阿声者,皆阿字门所摄。若带啰声者,皆啰字门所摄。馀字亦尔。(中略)如上所说,皆是随他意语,明浅略义耳。若就随自意语明深密义,随入一门,皆具一切法界门。乃至诸世天等,悉是毗庐遮那。何有深浅之别。若行者能于无差别中解差别义。差别中解无差别义,当知是人通达二谛义亦识真言相也。」此可以见其义趣。今为便览,表示北本涅槃经已下诸经之字母数,即如图(表中,北涅即北本涅槃经,南涅即南本涅槃经,泥洹即大般泥洹经,文殊即文殊师利问经,瑜母即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殊母即文殊问经字母品,大日即大日经,庄严即方广大庄严经,字记即悉昙字记,皆略符也)。
西方十字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之名号,有六字九字十字之三种。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为十字之名号。此中归命二字,虽为众生之信心,然以之为所归之佛名者,净土门之妙义也。
(术语)谓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之名号,有六字九字十字之三种。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为十字之名号。此中归命二字,虽为众生之信心,然以之为所归之佛名者,净土门之妙义也。
悉昙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悉昙章)
(术语)(参见:悉昙章)
十字街头
【俗语佛源】
即纵横交叉的热闹街道。见于《五灯会元》卷十九:「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在禅宗那里,「十字街头」一般指世间,事相等。与「千峰顶上」所指的出世间、理体等相对而言。禅宗还用「十字街头,撞见爷娘」比喻参禅者在繁杂的尘劳和事相中,忽然开悟,顿见清净自性。如清·敬安《解夏小参》:「暑退凉生,各宜抖擞精神,向一念未生前,看个分晓。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识尽情灰,铁壁银山忽尔推倒,便得无量安稳自在。到此时,真如十字街头,撞见爷娘,说不出的忻悦。」把参禅开悟的境界,说得很生动。后多用「十字街头」泛指闹市,闹市口。如艾青《向太阳》诗:「早安啊,你站在十字街头,车辆过去时,举著白袖子的手的警察。」(李明权)
即纵横交叉的热闹街道。见于《五灯会元》卷十九:「大众须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却在千峰顶上握手;向千峰顶上相逢,却在十字街头握手。」在禅宗那里,「十字街头」一般指世间,事相等。与「千峰顶上」所指的出世间、理体等相对而言。禅宗还用「十字街头,撞见爷娘」比喻参禅者在繁杂的尘劳和事相中,忽然开悟,顿见清净自性。如清·敬安《解夏小参》:「暑退凉生,各宜抖擞精神,向一念未生前,看个分晓。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识尽情灰,铁壁银山忽尔推倒,便得无量安稳自在。到此时,真如十字街头,撞见爷娘,说不出的忻悦。」把参禅开悟的境界,说得很生动。后多用「十字街头」泛指闹市,闹市口。如艾青《向太阳》诗:「早安啊,你站在十字街头,车辆过去时,举著白袖子的手的警察。」(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