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下一页
六十八大仙
西天二十八祖
百二十八使
百二十八尊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十八有
色界十八天
地藏二十八益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第十八愿
悉昙十八章
四十八智
佛类词典(续上)
白莲社十八贤六十八大仙
西天二十八祖
百二十八使
百二十八尊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十八有
色界十八天
地藏二十八益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第十八愿
悉昙十八章
四十八智
白莲社十八贤
【佛学大辞典】
(名数)白莲社中,缁白之翘楚有十八人,称十八贤:一东林慧远法师,二西林慧永法师,三慧持法师,四道生法师,五昙顺法师,六僧睿法师,七昙恒法师,八道炳法师,九昙诜法师,十道敬法师,十一觉明法师,十二佛驮跋陀三藏,十三刘程之,十四张野,十五周续之,十六张诠,十七宗炳,十八雷次宗。见佛祖统纪二十六,莲宗宝鉴四。
(名数)白莲社中,缁白之翘楚有十八人,称十八贤:一东林慧远法师,二西林慧永法师,三慧持法师,四道生法师,五昙顺法师,六僧睿法师,七昙恒法师,八道炳法师,九昙诜法师,十道敬法师,十一觉明法师,十二佛驮跋陀三藏,十三刘程之,十四张野,十五周续之,十六张诠,十七宗炳,十八雷次宗。见佛祖统纪二十六,莲宗宝鉴四。
六十八大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三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哩支大仙,五钵利拿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隐知识大仙,八婆斯瑟佗大仙,九跋弥迦大仙,十迦摄波大仙,十一老迦摄波大仙,十二毗栗咎大仙,十三鸯祇罗大仙,十四鸯祇洛迦大仙,十五鸯祇刺四大仙,十六有相分大仙,十七有慈大仙,十八布刺须大仙,十九鹿顶大仙,二十琰摩火大仙,二十一洲渚大仙,二十二黑洲渚大仙,二十三诃利底大仙,二十四诃利多也那大仙,二十五甚深大仙,二十六三忙祇罗大仙,二十七嗢揭多大仙,二十八三没揭多大仙,二十九说忍大仙,三十名称大仙,三十一善名称大仙,三十二尊重大仙,三十三阿说罗也那大仙,三十四劫布得迦大仙,三十五香山大仙,三十六住雪山大仙,三十七护相大仙,三十八难住大仙,三十九末达那大仙,四十设腊婆大仙,四十一调伏大仙,四十二尊者大仙,四十三鹦鹉大仙,四十四毗诃钵底大仙,四十五网轮大仙,四十六珊尼折罗大仙,四十七觉悟大仙,四十八上具里大仙,四十九健陀罗大仙,五十独角大仙,五十一仙角大仙,五十二揭伽大仙,五十三单荼也那大仙,五十四干陀也那大仙,五十五摩登伽大仙,五十六可畏摩登伽大仙,五十七乔答摩大仙,五十八黄色大仙,五十九白色大仙,六十赤马大仙,六十一白马大仙,六十二持马大仙,六十三妙眼大仙,六十四朱目大仙,六十五婆罗器椤大仙,六十六那刺拖大仙,六十七山居大仙,六十八讫栗弥罗大仙,见大孔雀咒王经下。
(名数)一頞瑟吒迦大仙,二婆莫迦大仙,三婆摩提婆大仙,四摩哩支大仙,五钵利拿摩大仙,六末建提也大仙,七安隐知识大仙,八婆斯瑟佗大仙,九跋弥迦大仙,十迦摄波大仙,十一老迦摄波大仙,十二毗栗咎大仙,十三鸯祇罗大仙,十四鸯祇洛迦大仙,十五鸯祇刺四大仙,十六有相分大仙,十七有慈大仙,十八布刺须大仙,十九鹿顶大仙,二十琰摩火大仙,二十一洲渚大仙,二十二黑洲渚大仙,二十三诃利底大仙,二十四诃利多也那大仙,二十五甚深大仙,二十六三忙祇罗大仙,二十七嗢揭多大仙,二十八三没揭多大仙,二十九说忍大仙,三十名称大仙,三十一善名称大仙,三十二尊重大仙,三十三阿说罗也那大仙,三十四劫布得迦大仙,三十五香山大仙,三十六住雪山大仙,三十七护相大仙,三十八难住大仙,三十九末达那大仙,四十设腊婆大仙,四十一调伏大仙,四十二尊者大仙,四十三鹦鹉大仙,四十四毗诃钵底大仙,四十五网轮大仙,四十六珊尼折罗大仙,四十七觉悟大仙,四十八上具里大仙,四十九健陀罗大仙,五十独角大仙,五十一仙角大仙,五十二揭伽大仙,五十三单荼也那大仙,五十四干陀也那大仙,五十五摩登伽大仙,五十六可畏摩登伽大仙,五十七乔答摩大仙,五十八黄色大仙,五十九白色大仙,六十赤马大仙,六十一白马大仙,六十二持马大仙,六十三妙眼大仙,六十四朱目大仙,六十五婆罗器椤大仙,六十六那刺拖大仙,六十七山居大仙,六十八讫栗弥罗大仙,见大孔雀咒王经下。
西天二十八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于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禅家立二十八祖之传灯。(参见:二十八祖)
(术语)天台于天竺定二十四祖之付法,禅家立二十八祖之传灯。(参见:二十八祖)
二十八祖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诃迦叶至师子尊者,于西天立二十三祖,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禅家于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于慧炬之宝林传,成于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禅经之达磨多罗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證之以付藏传为谬书可烧。二十八祖:传灯录一,传法正宗记二曰:一摩诃迦叶、二阿难尊者、三商那和修、四优婆鞠多、五提多迦、六弥遮迦、七婆须蜜。八佛陀难提、九伏驮蜜多、十胁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十四龙树尊者、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罗睺罗多、十七僧伽难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鸠摩罗多、二十闇夜多、二十一婆修盘头、二十二摩拿罗、二十三鹤勒那、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二十六不如蜜多、二十七般若多罗、二十八菩提达磨。是于付法藏传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须蜜与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而四明之四教仪,以六义难之。
(名数)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诃迦叶至师子尊者,于西天立二十三祖,若加第三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禅家于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于慧炬之宝林传,成于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禅经之达磨多罗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證之以付藏传为谬书可烧。二十八祖:传灯录一,传法正宗记二曰:一摩诃迦叶、二阿难尊者、三商那和修、四优婆鞠多、五提多迦、六弥遮迦、七婆须蜜。八佛陀难提、九伏驮蜜多、十胁尊者、十一富那耶舍、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十四龙树尊者、十五迦那提婆、十六罗睺罗多、十七僧伽难提、十八伽耶舍多、十九鸠摩罗多、二十闇夜多、二十一婆修盘头、二十二摩拿罗、二十三鹤勒那、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二十六不如蜜多、二十七般若多罗、二十八菩提达磨。是于付法藏传之二十三祖加第七之婆须蜜与婆舍斯多已下之四人也,而四明之四教仪,以六义难之。
百二十八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百二十根本烦恼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
(名数)与百二十根本烦恼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
百二十八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十七尊)
(名数)(参见:三十七尊)
三十七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此数自应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参见:九会曼陀罗)。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中略)十佛刹微尘数尊。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之主脑也。第一根本成身会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与属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罗蜜菩萨属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萨,内四供养,外四供养之八供,及四摄菩萨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萨为慧德,四波八供四摄为定德。此数自应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数也。(参见:九会曼陀罗)。因于密教依诸尊废立之数法门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中略)十佛刹微尘数尊。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所说(参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
(名数)大乘所说(参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
十八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八空所破十八种之妄执谓之十八有,止观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
(名数)十八空所破十八种之妄执谓之十八有,止观三之一曰:「破十八有云十八空。」
色界十八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界)
【佛学常见辞汇】
在色界中一共有十八层天。
【三藏法数】
初禅三天:一、梵众天。梵,净也,以无染欲故。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民众也。二、梵辅天,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三、大梵天,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三千大千世界也。(梵语尸弃,华言火。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言三千大千者,总别双举也。)二禅三天:一、少光天,谓此天光明少故。二、无量光天,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三、光音天,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三禅三天:一、少净天,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二、无量净天,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三、遍净天,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四禅九天:一、无云天,以前诸天空居,依云而住。此天在云之上,居无云之首,故号无云。二、福生天,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故。三、广果天,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四、无想天,谓此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一期者,谓从生至死也。)五、无烦天,谓此天离欲界苦,及色界乐,苦乐两灭,无烦恼故。六、无热天,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七、善见天,谓此天妙见十方世界圆澄无尘垢故。八、善现天,谓此天空无障碍,精见现前故。九、色究竟天,谓此天于诸尘几微之处,研穷究竟故。
(名数)(参见:三界)
【佛学常见辞汇】
在色界中一共有十八层天。
【三藏法数】
初禅三天:一、梵众天。梵,净也,以无染欲故。众,犹民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民众也。二、梵辅天,辅,佐也。谓此天是初禅天主之辅佐臣僚也。三、大梵天,谓此天是初禅天之主也。名尸弃,劫初先生,劫尽后灭,主领三千大千世界也。(梵语尸弃,华言火。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言三千大千者,总别双举也。)二禅三天:一、少光天,谓此天光明少故。二、无量光天,谓此天光明增胜无限量故。三、光音天,谓此天以光明为语音故。三禅三天:一、少净天,谓此天意识乐受清净故。二、无量净天,谓此天净胜于前不可量故。三、遍净天,谓此天乐受最胜,净周遍故。四禅九天:一、无云天,以前诸天空居,依云而住。此天在云之上,居无云之首,故号无云。二、福生天,谓此天修胜福力而生其中,从因得名故。三、广果天,谓此天果报广大,无能胜故。四、无想天,谓此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一期者,谓从生至死也。)五、无烦天,谓此天离欲界苦,及色界乐,苦乐两灭,无烦恼故。六、无热天,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七、善见天,谓此天妙见十方世界圆澄无尘垢故。八、善现天,谓此天空无障碍,精见现前故。九、色究竟天,谓此天于诸尘几微之处,研穷究竟故。
三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地藏二十八益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无盗贼厄。九、人见钦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转男身。十二、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从。十八、眷属欢乐。十九、诸横销灭。二十、业道永除。二十一、去处尽通。二十二、夜梦安乐。二十三、先亡离苦。二十四、宿福受生。二十五、诸圣赞欢。二十、聪明利根。二十七、饶慈悯心。二十八、毕竟成佛。见地藏菩萨本愿经下。
(名数)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萨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无盗贼厄。九、人见钦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转男身。十二、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为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从。十八、眷属欢乐。十九、诸横销灭。二十、业道永除。二十一、去处尽通。二十二、夜梦安乐。二十三、先亡离苦。二十四、宿福受生。二十五、诸圣赞欢。二十、聪明利根。二十七、饶慈悯心。二十八、毕竟成佛。见地藏菩萨本愿经下。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大要。常称曰十八会指归。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大要。常称曰十八会指归。
阿修罗说五念处三十八品
【佛学大辞典】
(传说)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于地,又嫉佛之说法,佛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三十七品,则说三十八品,常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传说)世界初成时,住须弥顶亦有宫殿,后光音天下,如是展转至第五天,修罗瞋,便避之,无所住,遂下生于地,又嫉佛之说法,佛为诸天说四念处,修罗则说五念,佛说三十七品,则说三十八品,常为曲心所覆。见止观二之二。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摩登迦经之异译,说二十八宿之吉凶者。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摩登迦经之异译,说二十八宿之吉凶者。
第十八愿
【佛学大辞典】
(名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此名王本愿,众生念佛得往生于净土者唯依此愿,因此名为念佛往生之愿。教行信證三本曰:「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斯愿名选择本愿,亦名本愿三心之愿,复名至心信乐之愿,亦可名往相信心之愿也。」
【三藏法数】
愿我刹土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那由他,华言万亿。)
(名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四十八愿中此名王本愿,众生念佛得往生于净土者唯依此愿,因此名为念佛往生之愿。教行信證三本曰:「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斯愿名选择本愿,亦名本愿三心之愿,复名至心信乐之愿,亦可名往相信心之愿也。」
【三藏法数】
愿我刹土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梵语那由他,华言万亿。)
悉昙十八章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摩多体文四十七言(又四十九言),为本而生之文字有十八章,载于悉昙字记。寄归传四曰:「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馀字,合三百馀颂。」
(术语)以摩多体文四十七言(又四十九言),为本而生之文字有十八章,载于悉昙字记。寄归传四曰:「本有四十九字,共相乘转成一十八章。总有一万馀字,合三百馀颂。」
四十八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约十二缘起于四谛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谛,老死之集,即集谛,老死之灭即灭谛,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谛。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谛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为四十八智也。
(名数)约十二缘起于四谛而观,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来之老死,即是苦谛,老死之集,即集谛,老死之灭即灭谛,老死之趣灭行,即道谛。如老死乃至过去行之四谛亦然。无明无因,故不观之,故十二支与四智合而为四十八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