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汉语词典》:医家有割股之心
喻医生有治病救人的虔诚愿望
《漢語大詞典》:青囊
(1).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縹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人,怨深白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人,怨深白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漢語大詞典》:四圣(四聖)
(1).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昔 黄帝 ,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过》:“ 尧 、 舜 、 禹 、 汤 ,四圣敦仁,允施德音,民安无穷,旅人相望,未同朝乡。”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伏羲 、 轩辕 ( 黄帝 )、 高辛 ( 帝喾 )、 禹 。《云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图, 轩辕 受符, 高辛 受天经, 夏禹 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於河渚,故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礼记·保傅》载, 成王 中立而听朝, 周公 常立于前, 太公 常立于左, 召公 常立于右, 史佚 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唐 代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医家称 黄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鹊 )、 张机 为“四圣”。 清 黄元御 著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7).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8).佛教语。禅林称 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大势至菩萨 、 大海众菩萨 为“四圣”。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过》:“ 尧 、 舜 、 禹 、 汤 ,四圣敦仁,允施德音,民安无穷,旅人相望,未同朝乡。”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伏羲 、 轩辕 ( 黄帝 )、 高辛 ( 帝喾 )、 禹 。《云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图, 轩辕 受符, 高辛 受天经, 夏禹 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於河渚,故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礼记·保傅》载, 成王 中立而听朝, 周公 常立于前, 太公 常立于左, 召公 常立于右, 史佚 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 唐 代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万邦。孰居近土,袭盗以狂。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四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医家称 黄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鹊 )、 张机 为“四圣”。 清 黄元御 著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史稿·艺文志三》。
(7).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
(8).佛教语。禅林称 阿弥陀佛 、 观世音菩萨 、 大势至菩萨 、 大海众菩萨 为“四圣”。
《國語辭典》:招牌 拼音:zhāo pái
1.商店机构作为标识的牌子。宋。张任国 柳梢青。挂起招牌词:「挂起招牌,一声喝采,旧店新开。」《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将来挂招牌,就可以称儒医。」《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下车进去,见一家大门上挂著一块黑底金字的招裨,上写著『保国强种不缠足会』八个大字。」
2.演艺人员或团体揭示其所献技艺有关事项的牌子。《水浒传》第五一回:「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写著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韫籍的格范,唤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将及到家之际,遇见一个全真先生,手执招牌,上写著『风鉴通神』。」
3.拿手的,可做为标识的。如:「这首歌是她最为大家熟知的招牌歌曲。」
4.比喻骗人的幌子。清。李渔《意中缘》第六出:「我借他做个招牌,结识起士大夫来。」
2.演艺人员或团体揭示其所献技艺有关事项的牌子。《水浒传》第五一回:「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写著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韫籍的格范,唤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将及到家之际,遇见一个全真先生,手执招牌,上写著『风鉴通神』。」
3.拿手的,可做为标识的。如:「这首歌是她最为大家熟知的招牌歌曲。」
4.比喻骗人的幌子。清。李渔《意中缘》第六出:「我借他做个招牌,结识起士大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