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陈匡范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41 【介绍】: 五代泉州南安人。仕闽。王羲永隆时为国计使。羲侈靡无度,匡范请日进羡余百金,加礼部侍郎。匡范初增算商贾数倍,人不堪其苦,后商贾之算不能供日进数,复贷诸各钱足之。恐事觉,忧惧而卒。会诸省务以匡范贷帖闻,景宗大怒,斫棺断尸,弃水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字赞禹。廖爽子。仕楚。善文辞,授江南观察判官。马希范时选为天策府学士。居数年,卒官。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其名又有作图、正图、光图者,皆宋人避太祖赵匡胤讳改。字赞禹,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本为虔州豪族,后梁太祖时,钟章为虔州刺史,打击豪强,匡图等遂举族奔湖南。楚王马殷辟为江南观察判官。后楚开天策府,与李宏皋、徐仲雅、刘昭禹等人并为天策府十八学士。生平散见《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南唐书》卷二九、《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匡图文学博赡,与李宏皋诸人俱以文藻知名。辛文房称其诗“警策极多,必见高致”(《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廖氏家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廖匡图集》1卷,皆佚。《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僧匡白 朝代:五代吴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吴时庐山东林寺僧。让帝大和六年(934)作《江州德化东林寺白氏文集记》,署“管内僧正讲论大德赐紫沙门”。赐号文通大师。与诗人左偃为友。事迹散见《庐山记》卷四与卷五、《全唐文》卷九一九《白氏文集记》、《全唐诗》卷七四〇左偃诗。《崇文总目》卷五载其诗集10卷,已佚。《庐山记》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九
匡白。太和中沙门。
史匡翰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41 【介绍】: 五代时雁门人,字元辅。史建瑭子。石敬瑭妹夫。刚毅有谋略,御军严整,有政声。好读书,尤喜《春秋左氏传》。为人宽厚。始袭九府都督,历代州、辽州副使,检校太子宾客。后晋建国,授检校司空、怀州刺史,累迁义成军节度使。以疾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虔州虔化人。廖匡图弟。仕楚。以功署决胜指挥使。会溪州部族乱,匡齐率兵战死。马希范厚恤其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五代楚时永州刺史廖爽之子,廖匡图之弟。仕楚,以军功官至决胜指挥使,死于与溪州蛮之战。《十国春秋》卷七三《廖匡图传》附其事迹。《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五引《青琐后集》收廖匡齐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李匡远 朝代:后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后蜀。孟昶时为盐亭令。时盗贼充斥,匡远擒捕无虚日,时人号之曰“健令”。已而迁盐铁判官,代宰相毋昭裔理使务。性卞急,一日不断刑,则惨然不乐。年八十二卒于任。
陆昭符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金陵秣陵人,初名匡符,避宋太祖讳改。南唐李璟保大间,官常州刺史,有善政。后授进奏使,出使居汴。入宋,久不得调而卒。
朱匡业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舒城人。朱延寿子。嗜酒使气。仕南唐。从李昪为军校,积功至神卫将军。北周侵淮南,以匡业为内外巡检使,四境肃然。李璟时以直言获罪,贬抚州团练使。李煜时拜神武统军,加中书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1 【介绍】: 辽蓟州玉田人。韩知古子。以医术侍阿保机与述律后。穆守时为太祖庙详稳。景宗即位,拜南京留守摄枢密使,封燕王。保宁十一年,为宋军所围,因耶律休哥等来援,解围。攻宋至满城,败还。几为景宗所杀,皇后徐为开解,乃杖而免之。降封秦王。官至西南面招讨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6 【介绍】: 即宋太祖。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全宋文·卷一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世为涿郡(今河北涿县)人,生洛阳夹马营中。后汉乾祐元年,应募为郭威部属。仕后周,补东西班行首,累官殿前都指挥使,拜定国军节度使。后周显德六年,升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使。七年,率兵拒北汉、契丹兵,至陈桥驿,将士大噪,拥之南还,受周禅,即帝位,国号宋。平李筠、李重进之叛,继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并于开宝二年亲征北汉。惩五代节镇过重、君弱臣强之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文臣知州,以朝官知县,以京朝官监临财赋,又置转运使、通判,遂使兵权、财权、司法权尽归朝廷。在位十七年,年号三:建隆、乾德、开宝。见《宋史》卷一至卷三《太祖纪》。

人物简介

简介
本名吴真流,常乐吉利乡(今越南北宁省威灵市)人。少业儒,及长,投开国云峰寺受具,精研佛典,年甫四十,即名满天下,为越南“无言通”派第四代传人。丁朝太平二年(971),丁先皇召对,称旨,拜为僧统,赐号匡越大师。据《大越史记全书·黎记》载,宋太宗雍熙三年(986),李觉出使越南,返汴之夕,匡越禅师按李后主《阮郎归》制曲《王郎归》以饯。此词是越南现存最早的一首汉字词,匡越禅师能填写这样水准较高的词作确属难能可贵。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法名不详。五代南唐时禅僧。嗣福州罗山道闲。后住吉州。《景德传灯录》卷二三有传,录存匡山和尚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李匡明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开宝九年太平兴国元年(976)任舒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997 【介绍】: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光义(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弟。执政21年,励精图治,重视文化,史家称其为一代明君。赵光义好读书、喜词赋、善书法,《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书作品《登黄鹤楼》诗碑帖,论者评为“草法娴熟,笔势婉转,疾徐缓冲,提按顿挫,恰到好处,尤其是气壮力强,宽博圆融,有帝王之气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辅太祖创业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禦使,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封晋王。开宝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绍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陈洪进纳土,钱俶入朝。未几,灭北汉。乘胜攻辽,欲取幽冀地,败归。雍熙三年再攻,又败。此后行守内虚外之策。罢节镇领支郡以强化朝廷之权,置审刑院以统司法之权,设考课院、审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场积弊、增科举名额以广取士,建崇文院、敕编《太平御览》诸书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纪元五: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缘识》五卷(均存)。详《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纪》。
赵匡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1019 【介绍】: 辽平州卢龙人,字致君。初授西宫使。改麓州刺史,加观察使。累知临海军节度使事。去烦苛,劝农桑,缮庐舍。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