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乾位
奚儿
朔客
鞮译
胡羌
胡夷
毡罽
毡包
北音
青庐
并州儿
玄帝
胡塞
北曲
咬春
《漢語大詞典》:乾位
乾卦所象征的方位,即西北方。汉书·礼乐志:“至 武帝 定郊祀之礼,祠 太一 於 甘泉 ,就乾位也。” 颜师古 注:“言在京师之西北也。” 宋 刘允济 《天赋》:“叶乾位而凝化,建坤仪而作辅。”《西游记》第六五回:“自古‘天不满西北’。 昆仑山 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顶天塞空之意,遂名 天柱 。”
《國語辭典》:奚儿(奚兒)  拼音:xī ér
胡人,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唐。杜甫 悲青坂诗:「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漢語大詞典》:朔客
(1).指北方边地的将领。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 申胡子 ,朔客之苍头也。朔客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 庙,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 王琦 汇解:“朔客,盖为北方边地之将者。”
(2).指 春秋 晋 赵朔 的门客。 明 何景明 《下宫行》:“嗟 杵臼 ,尔为 朔 客我为友,立孤诚难死何有!”
《國語辭典》:鞮译(鞮譯)  拼音:dī yì
传译。《新唐书。卷一八一。列传。李蔚》:「鞮译差殊,不可研诘。」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匦牍相寻,鞮译无旷。」
《漢語大詞典》:鞮译象寄(鞮譯象寄)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鞮译象寄”借指四方少数民族。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其业之精也,则自 虞 、 夏 、 商 、 周 之典章,鞮译象寄之语言,至于射御摽縵襍服之枝,凡可以为国家天下之用者,能贯而通之。”
《漢語大詞典》:胡羌
胡人和羌人。亦泛称西方和北方各族。 汉 蔡琰 《悲愤诗》:“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宋 曾巩 《地动》诗:“朝廷肃穆法度治,岂用懔懔忧胡羌。” 宋 陆游 《江上对酒作》诗:“ 汴 洛 我旧都, 燕 赵 我旧疆,请书一尺檄,为国平胡羌。”
《漢語大詞典》:胡夷
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胡夷并称亦泛指外族或外族人。后汉书·祭肜传:“ 肜 之威声,畅於北方,西自 武威 ,东尽 玄菟 及 乐浪 ,胡夷皆来内附,野无风尘。”晋书·刘琨传:“其中弟 叔军 好学有智谋,为 匹磾 所信,谓 匹磾 曰:‘吾胡夷耳,所以能服 晋 人者,畏吾众也。’”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虽 轩后 至道,由闻 蚩尤 之师;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於轂下。”《宣和遗事》后集:“次歷诸县,皆如中州,但风俗皆胡夷耳。”
《漢語大詞典》:毡罽(氈罽)
亦作“氊罽”。
(1).毡和毛毯。 晋 王嘉 拾遗记·蜀:“锦绣毡罽,积如丘巄。”《旧唐书·张柬之传》:“ 汉 置 永昌郡 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 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
(2).借指以毡罽为服的北方少数民族。
《國語辭典》:毡包(氈包)  拼音:zhān bāo
1.中亚游牧民族用以居住的帐篷。以木条支撑,上覆兽皮、手织品等,顶部中央有圆形天窗,易于拆装。也称为「蒙古包」。
2.以兽毛或毛毡编制的袋子,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金瓶梅》第八回:「只见西门庆家小厮玳安,夹著毡包,骑著马,打妇人门首过。」《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两人坐了,两个长随跟著,一个抱著毡包,一直来到河下。」
《國語辭典》:北音  拼音:běi yīn
1.北方语音。如:「他操一口北音。」
2.北方的音乐。《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國語辭典》:青庐(青廬)  拼音:qīng lú
旧时举行婚礼的地方。《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漢語大詞典》:并州儿(并州兒)
指北方边地的豪侠少年。 并州 、 幽州 为我国古代北方重镇,民风崇尚游侠,多勇义之士,故有此称。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借问谁家子, 幽 并 游侠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復能乘骏马,倒著白接䍦。举手问 葛彊 :何如 并州 儿?’…… 彊 是其爱将, 并州 人也。”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一:“经过 燕 太子,结託 并州 儿。”
《漢語大詞典》:玄帝
(1).北方之帝,即 颛顼 。管子·幼官:“一会诸侯,令曰:‘非 玄帝 之命,毋有一日之师役。’” 尹知章 注:“玄帝,北方之帝。”庄子·大宗师“ 顓頊 得之,以处玄宫” 唐 成玄英 疏:“ 顓頊 , 黄帝 之孙,即帝 高阳 也,亦曰 玄帝 ……年九十七崩,得道,为北方之帝。”
(2).指 夏禹 。 禹 有治水功,水色黑,故称 玄帝 。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碑》:“ 玄帝 传家,五百数终。”
(3).指道教所奉的 真武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贫道 玄武殿 里道士 何正寅 ,昨夜梦见 玄帝 分付贫道説:‘这里有个 唐某 当为此地女主,尔当辅之。’”
《漢語大詞典》:胡塞
塞外的胡国。亦泛指西方和北方边地。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胡塞尘清计日归, 汉 家草緑遥相待。”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如 谢承 汉书,偏党 吴 越 ; 魏收 《代史》,盛夸胡塞,復焉足怪哉!”
《國語辭典》:北曲  拼音:běi qǔ
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盛行于元代,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曲调来源有从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来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乐而成。采七声音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无入声,平声分阴阳,不同于南曲有入声。现存元杂剧多用北曲组成。也称为「元曲」、「元杂剧」。
《國語辭典》:咬春  拼音:yǎo chūn
北京立春日食生萝卜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