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寒谷
(1).山谷名。一名 黍谷 。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 。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 汉 刘向 《七略别录·诸子略》:“ 邹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 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 晋 左思 《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寒谷 待鸣律。”
(2).常用以自比为对别人提携奖掖的谢词。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 寒谷 生辉。”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譬如 寒谷 ,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
(3).阴冷的山谷。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唐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鶯。”
(2).常用以自比为对别人提携奖掖的谢词。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 寒谷 生辉。”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譬如 寒谷 ,幸蒙六律之吹;有若秋毫,遂借千钧之重。”
(3).阴冷的山谷。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唐 韩偓 《病中初闻复官》诗之二:“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鶯。”
《漢語大詞典》:南台(南臺)
(1). 十六国 夏 主 赫连勃勃 取 长安 后,称 长安 曰 南台 。《晋书·地理志上》:“ 勃勃 僭号於 统万 ,是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刘义真 於 长安 ,遣子 璝 镇焉。号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國語辭典》:五城 拼音:wǔ chéng
1.相传神仙住的地方。唐。韩翃〈同题仙游观〉诗:「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2.旧时北京地面,分中、东、南、西、北五城,各设巡城御史暨兵马司,掌听讼、诘奸、弭盗诸事。
2.旧时北京地面,分中、东、南、西、北五城,各设巡城御史暨兵马司,掌听讼、诘奸、弭盗诸事。
《漢語大詞典》:燕京
(1). 北京市 的别称。因市区在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国 国都而得名。 宋 梅尧臣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诗:“知去 燕京 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首诗,单夸我朝 燕京 建都之盛。” 清 戴名世 《诰封光禄大夫副总兵官都督同知张公墓志铭》:“ 皇清 定鼎 燕京 , 豫王 引兵南下,擢公副总兵官。”
(2).山名。即 山西省 管涔山 。《淮南子·墬形训》:“ 汾 出 燕京 。” 高诱 注:“ 燕京 ,山名也。在 太原 汾阳 , 汾水 所出。” 庄逵吉 校:“《山海经》、《水经》皆云 汾 出 管涔山 ,古字燕、管,京、涔声近通用。”
(2).山名。即 山西省 管涔山 。《淮南子·墬形训》:“ 汾 出 燕京 。” 高诱 注:“ 燕京 ,山名也。在 太原 汾阳 , 汾水 所出。” 庄逵吉 校:“《山海经》、《水经》皆云 汾 出 管涔山 ,古字燕、管,京、涔声近通用。”
《漢語大詞典》:北京
(1).指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 南朝 宋 都 建康 ,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2).指 京口 。在今 江苏 镇江市 。 京口 是 南朝 宋 的发祥地, 文帝 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
(3).指 平城 。在今 山西 大同市 东北。 北魏 于 太和 十九年自 平城 南迁都 洛阳 ,因称旧都 平城 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
(4).指 太原府 。在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 晋源镇 。 唐 和 五代 的 唐 、 晋 、 汉 都发祥于此,因谓之 北京 。 唐 钱起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 南仲 ,天心寄 北京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 天福 十二年夏﹞甲午,以判 太原府 事 刘崇 为 北京 留守。”
(5).指 大名府 。今 河北 大名县 。因 宋真宗 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 庆历 二年五月﹞戊午,建 大名府 为 北京 。”
(6). 金 天眷 元年改 辽 上京 临潢府 为 北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 巴林左旗 波罗城 。见《金史·熙宗纪》。
(7). 金 贞元 元年迁新都于 中都 大兴府 (今 北京市 ),以旧都 中京 大定府 在新都之北,改称 北京 。故址即今 内蒙古 宁城县 西北 大明城 。见《金史·海陵纪》。
(8). 明 初指 开封府 。即今 河南 开封市 。《明史·太祖纪一》:“﹝ 洪武 元年﹞八月己巳,以 应天 为 南京 , 开封 为 北京 。”
(9). 明 永乐元年 , 成祖 将他做 燕王 时的封地 北平府 改为 顺天府 ,建 北京 ,即今 北京市 。 永乐 十九年,自 应天 (今 江苏 南京市 )迁都 顺天 ,改 北京 为 京师 。 洪熙 元年,拟还都 应天 ,复改 京师 为 北京 。 正统 六年,定 北京 为国都,又改称 京师 。历 清 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 明 永乐 以后都称 北京 。参见“ 北京市 ”。
《國語辭典》:两都(兩都) 拼音:liǎng dū
汉代的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的合称。《乐府诗集。卷六三。杂曲歌辞三。南朝宋。鲍照。升天行二首之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