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65 【介绍】: 东汉会稽曲阿人,字子良。少为诸生,师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光武帝建武初举孝廉,除郎中,入授太子《论语》。明帝永平中迁大鸿胪,以师恩特加赐俸禄,皆散与诸生之贫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制举登科。玄宗开元间历大理司直,官至集贤院学士。工诗,有才名,与子包何、包佶号三包。又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历官集贤院直学士、大理司直。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旧唐书·于休烈传》)。亦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传》附《包佶传》)。包融与孟浩然交谊甚厚,孟有诗叙二人交往。《全唐诗》存诗8首。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包融,生卒年不详,间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工诗。神龙中,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等吴越之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上索,合称“吴中四士”。开元中,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参军,后官至大理司直、集贤院学士。与孟浩然、殷遥友善。有《包融诗》一卷,已佚。殷璠集融及储光羲、殷遥等间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集》,亦佚。《全房诗》存诗八首。

作品评论

殷墦《丹职集》
(融诗)清幽语奇,颇多剪刻。
新唐书·刘晏传
(包)佶……父融,集贤院学土,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
唐诗纪事
润州延陵有包融、储光羲,曲阿有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丘、监察御史察希周、渭南尉蔡希寂、处士张彦雄、张朝、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瑀、长洲尉谈截,句容有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搏沈如筠,江宁有右拾遗孙处玄、徐延寿,丹徒有江都主簿马侹、武进尉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殷墦次为《丹阳集》。
唐才子传
(包)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苟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或作建阳人。字显道,号克堂。与兄包约、弟包逊皆师陆九渊。九渊卒,率其生徒诣朱熹,执弟子礼。曾辑朱熹语为四卷,其间有扬平日之言论,托于朱熹。后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始削去之。
全宋文·卷六四四一
包扬,字显道,号克堂,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与兄约、弟逊皆师陆九渊。九渊卒,率生徒诣朱熹,执弟子礼。尝辑朱熹语录四卷。见《考亭渊源录初稿》卷一二,《宋元学案》卷七七。
包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泾县人,号南堂居士。嗜学孝友,教子方严。家贮书为万卷堂。兄弟子侄聚居八十余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2—1268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宏父,号宏斋。包扬子。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历知台州、建宁、隆兴、平江等府,所至破豪猾,去奸利,政声赫然。累迁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文肃。有《敝帚稿略》。
全宋诗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金溪簿。历光泽簿,建宁府学教授,沿江制置司干官,通判台州、临安府,知台州,提点福建刑狱兼知建宁府,广东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知隆兴府兼江西转运使,湖南转运使。理宗景定初,拜大理卿,迁中书舍人。四年(一二六三),出知平江府兼发运使。度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咸淳二年(一二六六)进签书枢密院事。三年致仕。四年卒,年八十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全宋文·卷七三二八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扬子。嘉定十三年举进士,历仕州县,为诸路监司。景定初拜大理卿、枢密都承旨,权礼部侍郎,寻为中书舍人,权刑部侍郎,出知平江、绍兴府。度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咸淳四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肃。著有《敝帚稿略》。见《宋史》卷四二一本传,《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5—1336 【介绍】: 元婺州路义乌人,字文叔,号南涧。居乡授徒,宋濂尝师事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汝调。与弟包鼐并举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俱有声绩。出为池州知府,为政务大体,不事烦苛,号为清简。性恬退,未老乞休。
槜李诗系·卷十
鼎字汝调,嘉兴人。成化戊戌,与弟鼐同举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出知池州府。为政持大体,性恬退,年未老乞休,莳花垒石以自适。孙节孝,俱为御史。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调,嘉兴人。成化戊戌进士,除兵部主事历郎中出知池州府
维基
包鼎,字汝调,号舒庵,浙江嘉兴府嘉兴县人,民籍。早年出身国子生,后进天顺六年壬午科浙江乡试第二十六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与弟包鼐同中戊戌科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出为直隶池州府知府。为政务识大体,郡中大治。
包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150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民望,号东川。弘治九年进士。拜监察御史。巡按湖广,执法严正,奏罢藩臬不称者,勒王府退还所占民田。自称“阎罗包老”,操行介洁,一时为名御史。有《东川政绩》。
维基
包泽(1449年—1505年),字民望,号东川,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八十七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授云南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子沐。嘉靖元年举人。任苏州府通判。时织造中贵怙势傲睨,梧独长揖不屈,裁革额外取索殆尽。遭诬陷,谪无为州同知。寻升漳州府同知。漳濒海多盗薮,长吏常置不问,梧设计侦查,致捕系过严,因而夺职。为文奇诡雄俊,自成一家言。有《白厓集》。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子木,号白崖。少有异才,以举人授判苏州。时中贵人督织造,凡郡属俱庭谒,子木独长揖不屈,且数裁之,遂为所诬奏,谪同知无为州,迁同知漳州府,罢归。为诗文奇轶自喜,余觅其白厓集未得,俟异日补之。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子同,号同谷,嘉靖戊子举人官知县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师圣,自号鹤洲野人,山阴人。官岳州府同知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
字五衢,号岩叟,少有文名以太学生官同知德州江干包氏世有词人德州最为后来之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宁波人,字庸之,号三川。官建阳县丞。曾参预抗倭。有《包参军集》。
甬上耆旧诗·卷十五
字庸之,以太学生官运司知事。有《参军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6—1556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徙居松江华亭,字元达,号蒙泉。嘉靖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入为监察御史。出按湖广,显陵守备太监廖斌骄横不法。节拟惩治,语泄,反遭诬陷,下诏狱榜掠,谪戍庄浪卫,病死。有《陕西行都司志》、《包侍御集》。
槜李诗系·卷十二
节字元达,别号蒙泉,子鼎之孙。幼孤力学,与弟孝相继成进士。节中嘉靖壬辰榜,孝中乙未榜,为御史亦有直声。节由东昌刑官拜御史,接闽、滇,风裁特著。继按湖广,巨珰𢋫赟,镇守为虐。节劾其不法,廷杖,谪戍庄浪卫。居行间十二年,闻母讣,昼夜哀号。又五年,弟没,益恸,竟以是卒。隆庆初,赠光禄少卿。有苑诗类选、台中、湟中二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达,华亭人。嘉靖壬辰进士,以东昌府推官拜御史出按湖广谪戍庄浪卫有台中湟中二集
维基
包节(1506年—1556年),字元达,号蒙泉,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民籍,浙江嘉兴县人。祖父包鼎官池州府知府,遂全家迁移至华亭。包节五岁丧父,母亲杨氏坚持教育培养。嘉靖七年(1528年)中式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会试第265名,三甲105名进士。授山东东昌府推官,入为监察御史,弹劾兵部尚书张瓒贪秽。出按云南,请求体恤贫民,得到批准。之后巡按湖广。显陵守备太监廖斌骄横不法,包节准备惩治,事情泄露,反被诬陷,下诏狱,谪戍庄浪卫。闻母亲病亡,哀毁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徙居松江华亭,字元爱。嘉靖十四年进士。由中书舍人为南京御史。疏论礼部尚书温仁和主宰辛丑(嘉靖二十年)会试有奸弊,为谏官著风采。母亡,哀痛而死,年四十六。
维基
包孝(1508年—?),字元爱,号吴石,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民籍,浙江嘉兴县人,同进士出身。祖父包鼎,官至池州府知府。到了父亲一辈,全家迁居直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嘉靖十年(1531年),包孝中式辛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八名,三甲九十九名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担任南京监察御史。直言敢谏,曾疏论礼部尚书温仁和,主宰嘉靖辛丑会试有奸弊,并且弹劾庶子童承叙、赞善郭希颜、编修袁炜,没有得到嘉靖帝回执。不久,又弹劾巡抚孙襘、吴瀚,吴瀚被罢免。母亲病卒,包孝哀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