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勾魂  拼音:gōu hún
1.勾取灵魂。如:「勾魂使者」。
2.比喻具有使人被吸引而心神不宁的魅力。如:「虽然她并非美若天仙,但是却有一双可以勾魂的眼睛。」
分類:勾魂灵魂
《國語辭典》:勾魂摄魄(勾魂攝魄)  拼音:gōu hún shè pò
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使人为之迷恋。《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单是他那一双脚,只有一点点,怎么叫人瞧了不勾魂摄魄?」
《國語辭典》:无常(無常)  拼音:wú cháng
1.时常变动。如:「喜怒无常」、「晴雨无常」。《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西游记》第一○回:「想那梦中之龙,哭啼啼哀告求生,岂知无常,难免此患。」
2.俗以为死的代称。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二折:「若是太保不肯,我就在此寻个无常也。」
3.佛教用语。指刹那生起,生已即灭,生生灭灭转变不已。《大智度论》卷三:「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有智者不应著我,我所。」
4.能勾人魂魄,使人死亡的鬼差。《喻世明言。卷三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阎君得旨,便差无常小鬼,将重湘勾到地府。」
《漢語大詞典》:白无常(白無常)
旧时迷信,谓白衣白帽的勾魂鬼役。 茅盾 《子夜》十二:“他看见池子那边的四个白衣人了。‘倒像是四个白无常!’--怒火在他胸间迸跃。”
《漢語大詞典》:活无常(活無常)
(1).即无常。迷信的人谓专事勾魂的鬼。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王九》:“小説所载活无常, 淮 扬 谓之勾使。” 鲁迅 《热风·智识即罪恶》:“半夜,我躺在公寓的床上,忽而走进两个东西来,一个‘活无常’,一个‘死有分’。”
(2).喻指险恶之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在自己头上戴上一顶‘抗战’的高帽子,于是尽管是一个活无常,大家也只好在他的面前贴服了!”
《国语辞典》:勾使鬼  拼音:gōu shǐ guǐ
1.阴曹地府中的勾魂使者。也称为「勾司人」。
2.阴谋坏事的人。《金瓶梅》第一三回:「只见他家那大丫头在墙那边探头舒脑的,原来是那淫妇使的勾使鬼来勾你来了。」也作「勾司人」。
《国语辞典》:勾司人  拼音:gōu sī rén
1.传说中阴间的勾魂使者。《西游记》第七十六回:「行者道:『我是勾司人。』那呆子慌了道:『长官,你是那里来的?』」也称为「勾死鬼」、「勾死人」、「勾使人」、「勾使鬼」、「勾魂使者」。
2.阴谋坏事的人。如:「那老王像个勾司人,去到那儿,破坏到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