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时移势易(時移勢易)
犹时异势殊。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时移势易,踵事增华,亦不得独罪 商君 矣。”
《高级汉语词典》:身势学  拼音:shēn shì xué
对非语言的身体运动(如脸红,耸肩,挥手)及其与传达信息关系的系统研究
《國語辭典》:摄威擅势(攝威擅勢)  拼音:shè wēi shàn shì
揽握大权、舞威弄势。《淮南子。泛论》:「昔者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漢語大詞典》:声势汹汹(聲勢洶洶)
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弓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亦作“ 声势汹汹 ”。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文盲们不大懂得他的议论,但看见声势汹汹,知道一定是反对的意思,也只好作罢了。”
《漢語大詞典》:声势烜赫(聲勢烜赫)
声威气势盛大显赫。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有 文觉禪师 者出都,声势烜赫,骑从如云,道出 袁浦 , 兖 豫 二州方面大僚率属郊迎恐后。”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海军统领 萨镇冰 展舲西指,声势烜赫。”
《漢語大詞典》:声势熏灼(聲勢熏灼)
谓声威气势逼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仁宗 亲政, 和坤 下狱赐死,諭云:‘当 和坤 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於纠劾, 曹锡宝 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諍臣,加恩追赠副都御史,伊子照加赠官衔,给予荫生。’”
《高级汉语词典》:声势重灼
声威气势逼人
《漢語大詞典》:声势赫奕(聲勢赫奕)
声威气势盛大显赫。《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氏 三兄弟,都做了大官,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自然声势赫奕。”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西域之变,大将军 福公 奉命进勦,统领 巴图鲁 及 吉林 健旅,声势赫奕。”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國語辭典》:声势浩大(聲勢浩大)  拼音:shēng shì hào dà
声威气势十分壮盛。如:「游行的车队声势浩大,引来不少围观群众。」
《漢語大詞典》:声张势厉(聲張勢厲)
声势煊赫。 清 曾国藩 《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时 和珅 柄国,声张势厉,家奴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分類:声势煊赫
《國語辭典》:审时度势(審時度勢)  拼音:shěn shí duò shì
详细考量时局情势的发展变化。《隋唐演义》第七八回:「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也作「审时定势」。
《國語辭典》:审曲面势(審曲面勢)  拼音:shěn qū miàn shì
详细观察事物的曲直形势。《周礼。冬官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唐。柳宗元《梓人传》:「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
《漢語大詞典》:审曲面埶(審曲面埶)
亦作“ 审曲面势 ”。 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周礼·考工记序:“或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郑玄 注:“审曲面埶,窗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 汉 张衡 《东京赋》:“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审曲面势,泝 洛 背 河 ,左 伊 右 瀍 。”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高皇帝 之经邑也,审曲面势,盖尝靡地不营矣。”亦省作“ 审曲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
《漢語大詞典》:审几度势(審幾度勢)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漢語大詞典》:手势令(手勢令)
酒令的一种。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他日会饮 章 第,酒酣,为手势令, 弘肇 不能为,客省使 阎晋卿 坐次 弘肇 ,屡教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后汉 诸将相宴集,为手势令,其法以手掌为虎膺,指节为松根,大指为蹲鴟,食指为鉤戟,中指为玉柱,无名指为潜虬,小指为奇兵,腕为三洛,五指为奇峯。但不知其用法云何。”
分類:酒令
《漢語大詞典》:手势语(手勢語)
手语的一种。参见“ 手语 ”。
《國語辭典》:手语(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势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再与手语,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势或动作示意的语言。用来教诲聋哑儿童,为聋哑与聋哑、或聋哑与谙手语的常人间沟通思想的工具。